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繪畫

私人美術館的新戰場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02-16 12:49:41 | 文章來源: 名匯Famous

私人財富的“公共化”

私人美術館的大量出現並不鮮見,而業內人士認為,龍美術館的建成,比較耐人琢磨之處在於,它預示著中國第一批很有實力的介入收藏領域的藝術品擁有者們,現在已經到了開始集體思考“收藏公共化”的階段。

中央美術學院教授趙力説,“像這樣的私人美術館的建立,使原本屬於個人的財富,又重新回到了公眾視野,不僅反映了國內私人收藏家的力量,而且也為國內私人收藏樹立了公共化的榜樣,同時私人藏家也開始向公共領域成功轉變,這對私人收藏、對社會來説都有很好的意義。這就是建立美術館的意義——真實地回歸。”

談到建立美術館的初衷,即將在2013年中期開幕的上海昊美術館創始人鄭好就把這種舉措形容為“水到渠成的自然行為”:“事實上是無心插柳柳成蔭,很多藏家都是十幾年前開始收藏,收藏的東西多了以後,他有這種願望,也有這種實力,這想法就自然會成形。”

當年馬未都在北京建立了國內第一傢俬人博物館—觀復博物館也正是如此。20世紀80年代,收藏文物的人極少,用很便宜的價錢就能“淘”到好東西,這也給了馬未都最好的機會,讓他低價買到了不少珍貴的藏品。收藏的東西多了,很自然地,他開始漸漸産生一個願望,就是能不能自己開個用來展覽的博物館?他遞交了申請,最終讓觀復博物館在1996年獲批,成為首批營運的私人博物館。

令馬未都至今都頗為自負的是,他自認觀復博物館是國內唯一一家實現盈虧平衡的博物館,而且沒有花國家一分錢。“2008年,也就是開業後的第11年,我們第一次實現了盈虧平衡,這讓我感到博物館可以一直這樣做下去,即便我不在了,把它交給社會,它仍然能生存。”

馬未都這些年經營觀復博物館的歷程,也等同於中國最早一批私人博物館發展的縮影。他稱觀復博物館建立到現在,“基本上是5年一個階段”。最早的一個階段是90年代的那5年,當時的背景是國內沒有私人博物館,人們普遍的常識是辦博物館是國家的事,個人去“摻和”有什麼意義?“這5年是我的摸索期,當時經營博物館,我其實算是在‘玩票’,沒想好怎麼繼續下去,更沒想到博物館會越做越大。”第二個5年中,博物館的經營逐漸步入正軌。這時,馬未都看明白自己不是在經營一傢俬人博物館,而是在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尤其是那些本該被重視、現在卻被忽視的文化。這種感覺讓他覺得沉重,不再像原來那樣自由了,玩票的心態也沒有了。目前是“觀復”的第三個5年,影響力與日俱增,事業也在擴張。觀復博物館杭州分館、廈門分館都已經開張。

從1996年建立到現在,“觀復”從摸著石頭過河,到終於找到了一條路,再到知道以後該幹什麼了。而在馬未都眼裏,中國的私人博物館大致也都是這樣一個歷程。

馬未都在想方設法經營博物館的同時,始終沒有想過賣藏品。“因為我認為,一旦靠經營藏品為生,那博物館就不純粹了。”他在遊歷了歐洲眾多著名博物館時發現,這些國外著名的博物館,每年大約有2%左右的藏品被淘汰,淘汰的目的只是為了騰出空地,以便引入更有價值的藏品,同時能有更多精力收藏最好的珍品。“我想,以後也建立這樣的制度,不靠人,而是靠制度每年淘汰出售一點兒藏品,大約也是可行的,但是現在我們沒有這樣的計劃。”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