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倒藝術圍墻 美術館的美育使命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02-06 19:09:42 |
文章來源: 中國網

徐悲鴻精品展展廳現場

2012“中國美術館年”

2012年,被稱之為“中國美術館年”,這一年由沿海到內陸各類美術館的興建熱潮席捲全國。高端民營美術館、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私立美術館、區域美術館、藝術院校的專業美術館陸續涌現在世人眼前……

西安作為全國重要的文化城市,近年來美術館博物館建設也處於一個發展熱潮期,而最為突出的是位於曲江的西安美術館,在三年的探索後,日漸成為西安人口中“美術館”的代名詞。

作為西安目前發展勢頭最快的西安美術館,館長楊超希望通過大展和學術研究帶動西安美術館的發展。近期的徐悲鴻藝術大展作為西安美術館2013年的開年展,引起了社會各界的極大關注,在徐悲鴻文化藝術精神的感召下,拉開了西安美術館新年度的公共美育系列活動。而對美術館應該承擔的公共美育使命,楊超館長也有著自己的理解。

美術館承擔的公共美育使命

國內美術館業內人士近年開始提出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中國人需要什麼樣的美術館?美術館在構建城市文化、承擔公共美育責任的過程中,又能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作為中國目前發展勢頭最快的西安美術館,館長楊超提出美術館應在重視學術研究,舉辦高層次藝術展覽的同時,重點解決好藝術與城市、藝術與城市文化、藝術與城市公共文化空間以及藝術與公眾的關係。美術館不應純粹是藝術家和批評家自娛自樂的平臺,而更應是社會大眾美育培育的基地。

現狀:中國沒有一家成熟的美術館

記者:對於2012年的“美術館熱”,您怎麼看?

楊超:應該説,這十年來,國內建立了很多美術館,但中國的美術館還處於僅僅做展覽的初級形態,中國的國家級美術館也一樣,收藏不系統,學術研究滯後。這兩年出現的很多私人美術館,大部分是為個人樹碑立傳的平臺,而不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美術館。

記者:西方美術館的發展歷程是怎樣的?

楊超:西方中世紀晚期,架上繪畫誕生後,美術館的概念及實體也相應出現,西方美術館經歷了從展覽、收藏、為學術研究提供幫助到自身成為藝術研究的核心主體,其發展到今天,美術館本身成為被研究的對象,成為一門新的學科——美術館學。

記者:這是藝術在發展過程中,和整個社會發展相吻合的一種體現。

楊超:是的,當西方的美術館被成為研究對象的時候,我們僅僅還處在美術館是展覽作品的階段,説明我們的美術館是非常落後的。我們缺少收藏,本身的學術研究不夠,公共性缺失,功能不夠健全……但這些問題都不是核心的問題。

記者:核心的問題應該是?

楊超:美術館是幹什麼的。美術館從誕生那天起,就是個公共文化、公共美育平臺,肩負著一個城市、一個地區重要的文化使命。今天中國的美術館基本上是畫家和批評家自娛自樂的平臺,美術館和大眾、和城市之間的關係被切割了。

原因:中國傳統文化公共性缺失

記者:西方人已形成了週末進美術館的習慣,而國內我們現在基本還沒有形成這樣的觀念。這種差別有著怎樣的歷史原因?

楊超:首先要明確,不能説今天的人不進美術館博物館是今天的問題,其實這是一個歷史文化問題。今天之所以形成中國跟西方發達國家在公共文化、公共藝術上的差距,主要在於傳統文化形態的不同,我們的祖先在創建中華文化體系的時候,在公共文化方面是缺失的。

記者:怎麼講?

楊超:西方文化從誕生那天起,就帶有很強的公共性,這種公共性具體體現文化本身的公共性和文化展示的公共性,以及文化傳播的公共性。其文化本身是對個體生命、整體精神信仰和精神價值的體現,而這種帶有強烈公共性的文化展示以城市的精神物化地標為平臺,這種城市精神地標又是傳播公共文化的的媒介,從而形成城市文化、城市文化空間和城市公共空間的緊密結合。如:古埃及和古希臘的神廟,古羅馬至中世紀的教堂,還有其後出現的美術館、博物館、城市公共文化廣場等。中國不一樣,中國文化從誕生那天起,就是個缺乏公共文化的“家國”文化系統,“家”就是家庭,“國”就是朝庭,在朝廷和家庭之外,廣大的公共空間缺乏文化訴求,從而導致中國古代城市城市文化的缺失。其實,在西方無論是早期的多神崇拜還是晚一點的單一宗教崇拜,其文化的精神地標是神廟和教堂,而表現文化的是雕塑,其精神地標就是一個自然的藝術展示平臺,也就是早期的公共美術館。

記者:按您的邏輯推理下來就是,沒有公共文化,所以直到今天,沒有建立公共文化空間,老百姓也就不會走進公共文化空間去欣賞文化、品味藝術?

楊超:1949年以後,中國建立了一些博物館、美術館,特別在一些文化比較發達的地方,很多博物館有了自己的收藏,但這些藏品有個大問題,就是基本上不展出,依然延續中國人古老的收藏文化,“收回來”然後是“藏起來”。這種自娛自樂的收藏,是沒有公共文化的具體表現。而中國傳統藝術創作由於文化本身的原因,藝術家基本和公共社會不發生關係。傳統藝術創作只是藝術家個體精神情懷的表現,這就形成了藝術家創作公共性和公共文化的雙重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