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建國的藝術動力:産生在最明確的社會背景下

時間:2012-03-27 09:58:56 | 來源:南方週末

資訊>展評>

2006年,北京“環鐵”測試基地,進行提速試驗的火車就在環鐵藝術區裏的藝術家工作室外一圈又一圈風馳電掣,不捨晝夜,鬧得人心神不寧。當時隋建國感慨:“藝術家覺得自己總是走在時代前面,其實政府比他們急得多。速度不斷提上去,最後是為了什麼?”

隋建國在“環鐵”上選了12個點,用12台錄影機同時錄影半小時。這12段未經剪輯的錄影同步播放,就是作品《大提速》。

6年過去了,2012年3月在“佩斯北京”為隋建國舉辦的大型個展中,《大提速》又一次出現。作品還是那個作品——行人、鐵路、馬車、火車……還是那個問題——速度不斷提上去,最後是為了什麼?然而每位觀眾的答案應該和當初有所不同,如今與“大提速”緊密相連的兩個詞是“溫州動車”、“劉志軍”。

這次展覽,隋建國力作傾巢而出,從1987年直到今天的作品,總數達20件。“在我的每一件作品裏,都能再明確不過地找到當時的社會背景因素。”隋建國説。

隋建國作品《衣缽》。中山裝正面的殘舊是作者主觀意圖的表達。“中山裝”系列是他最有代表性,也賣得最好的作品。 (受訪者/圖)

每個中國人都穿著看不見的中山裝

1995年初,隋建國在中央美術學院雕塑係任教,他與同係另外兩位青年教師展望、于凡成立了一個工作小組,宗旨是“專門針對和自己有關的、具體的社會問題産生作品”。

就在這一年夏天,中央美術學院搬離王府井,教師們認為這是商業對文化的驅逐。拆遷之際,隋建國的小組就地取材,把廢棄的畫稿、鋼筋水泥、破桌爛椅等堆在一起,命名為《開發計劃》。“算是教師對拆遷的表態,當時我們也沒有其他平臺。”隋建國告訴南方週末記者。

香港回歸前後,關於中國百年近現代史的討論相當活躍。隋建國剛好去廣東參觀了孫中山故居,“前邊山墻是西式的,後邊套院是中式的。我明白了為什麼有人説中山裝前面看是英國紳士,後面看是中國農民。”隋建國説。

 
隋建國

在澳大利亞墨爾本訪學期間,一位澳大利亞藝術家問隋建國,“中國人拼命工作、賺錢、買房子,好像完全沒有生活一樣,你能告訴我這是為什麼嗎?”

這個問題勾起了隋建國在孫中山故居前的感觸,“這一百年來中華民族積貧積弱,人民不停地備戰備荒,還得在運動裏互相整。簡單地説,在墨爾本馬路上走著的任何一個中國人,他可能也説英語穿西裝,但在我看來,每個中國人身上都穿著一件你看不見的中山裝。”

澳大利亞人明白了,隋建國也開竅了。他馬上動手,做了十件能擺在桌子上的“中山裝”。展覽現場的小中山裝就是在澳大利亞做的,作品是寫實手法,但中山裝正面的殘舊是作者主觀意圖的表達。

回國之後,隋建國找到了毛澤東和蔣介石穿著中山裝在重慶的合影,參照毛澤東那件中山裝繼續創作,結果一件接著一件,體量越做越大。“我儘量機械地去做,冷冰冰地去做,藝術家的個性、手法都消失不論。”隋建國説,“直到140釐米稿方有起色,至240釐米稿時,人站在衣服造型面前能明顯感受到一種威懾力,它很豐滿,它很沉重,此之謂‘衣缽’”。展覽現場240釐米的巨大中山裝,擺到成衣鋪門口就是不折不扣的店招,人為的塑造、做舊等藝術手法全部不見蹤影。

《衣缽》出籠,正趕上巴黎舉辦香榭麗舍世紀雕刻大展,隋建國海運三件巨型中山裝參展,結果半路上輪船失火,作品全部燒燬。《衣缽》掙到的第一筆錢不是來自出售作品,而是作品燒燬的保險賠償。此後他不斷地、冷冰冰地製作中山裝,基本上做一個賣一個。

“中山裝”聲名大振,成為隋建國最有代表性,也賣得最好的作品。有錢了,安逸了,隋建國心裏卻越來越不是滋味,“我搞藝術的初衷不是為了掙錢。”他花了一個夏天,把以前所有的作品、草圖、照片看了一遍。“原先我的作品賣不了多少錢,但都做得很有力量。於是我再下決心,找回當初的力量。”隋建國説。

1  2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
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