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參加了于北京舉行的為期5個月的“突破”訓練營之後,13位80後雕塑家交出了40余件鑄銅作品,12月11日至18日以《切口》為名呈現于上海多倫現代美術館。
近年來,從藝術院校雕塑係畢業的學生規模龐大,而最終專精於雕塑創作的人卻是鳳毛麟角。個中原因,在展覽和訓練營的策劃者、雕塑家伍時雄看來:“經濟條件的局限和對藝術道路的迷茫,是人才流出雕塑圈的主要原因。”從參加訓練營,到作品參展,這些青年藝術家正試圖通過這個“切口”探路市場。
參展的雕塑家王琳向《第一財經日報》表示:“創作室對於藝術家相當重要。很多剛畢業的青年,由於資金缺乏,差不多處於流離失所的狀態。訓練營提供的工作室對他們來説就是一個比較好的創作環境。”從明年開始,王琳準備從景德鎮轉移到上海發展。“這個展覽對我來説是一個新的起點。”
畢業于中國美術學院雕塑係的王琳,她的作品帶有童話和超現實主義的色彩。希望“細細生活,用細密的畫筆和泥土記錄世界”的她在訓練營期間創作了3幅銅鑄作品,在風格上沿襲了她做瓷塑的路線:線條柔和,造型纖細,寄寓著溫馨的遐想。她的兩件參展作品《女孩》和《金烏藏嬌》,分別刻畫了女性的夢想與對自身性別的看法。
作為整個活動的策劃者,伍時雄是到場的參展雕塑家提及最多的名字。作為一個較早涉足現代藝術,並注意到市場對藝術影響的藝術家,伍時雄對於處在這個時代中的青年藝術家所需要的成長條件,有著比較切實的認識。
2009年,伍時雄在中國雕塑網上發出了召集令,主要是面向30歲以下的青年藝術家。“我們以作品路線和觀念為標準,從60人中篩選出13人參加集中創作。我們為青年們提供的是創作的場所和與社會公眾接觸的平臺。”對於13位參加展覽的藝術家,伍時雄説,“今後他們的道路,我無法強求,只是希望能與他們同行一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