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典藝術 主流聲音 您的位置: 首頁>繪畫
 關鍵詞推薦
 瀏覽中國網欄目

徘徊于兩性之間的美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8-12-22 10:04:52 | 文章來源: 雅昌藝術網

  (三)“現象”背後的社會與文化:

  翻開藝術史就會發現,一個圖像的産生、一個現象的存在,必然有與之緊密聯繫得社會與文化成因;而對作為現象的“中性”符號的解讀,也應該從促使這個現象發生和發展的社會、文化角度入手。那麼,造成這種文化現象的背後究竟存在著怎樣的意識流呢?

  ① 通過“中性”符號透視社會中存在的性別問題:

  進入人類社會以後,將生殖特徵作為標准將人的“性別”劃分為只有男性與女性的“二元分化體系”,並作為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的機制被逐漸建立起來,就形成了性別秩序。所謂的“性別秩序”並不是一個生物學的範疇,而是作為社會契約被逐漸建構的文化概念,人們在這種明確的體系中準確地找到自己的性別定位,並依照標準努力規訓自己的行為。正如人類學家安·波琳(Anne Bolin)所提到的,性別並非純粹是依據生殖特徵來“歸類”的,而是在社會上努力完成的。人類的性別並非只有兩種而是以多種形態存在的,不同的社會對性別的劃分標準也不同。“二元化”的性別秩序建立後,多種形態的性別逐步向穩定的兩性模式發展,而出現在兩性秩序之外的偏離者(如同性戀),就會被視為異化的、不適宜的、醜陋的。 隨著對性別的研究的不斷發展,人們漸漸發現無論從生物學的角度還是文化學的角度來看,“性別其實是五花八門的”。福柯主張把性從觀念的束縛中解放出來,將性還原為多元的性主體。在當代社會,人性的解放使人們不想再充當被動的生物符號,“二元化”性別秩序的合理性不斷遭到質疑,人們試著擺脫被長期束縛的性壓抑狀態,建立多樣化的性類別,許多在以往被視為洪水猛獸的性別問題漸漸浮出水面。

  在尋求各種方式的性解放的過程中,藝術家試圖站在文化的角度表達自己的看法與立場,以藝術的形式對社會現象進行揭露與批判,希望建立多元化的性身份。所以,經常關注同性戀、變性者等在社會中的處於亞文化的生存狀態,就成為藝術創作需要不斷發掘與表現的藝術主題。在作品中藝術家刻意製造性別界限模糊的形象,或是表現同性戀的曖昧題材,通過對性身份的多元化演繹,進而挑戰兩性性別秩序的正統地位。藝術圖像中的“中性”性別符號的出現,打破了身體“一元化”的性別特徵,在個體性別製造了“矛盾”與“混亂”的狀態,從而將束縛於人身體之上的性別文化破壞、重構,試圖以象徵的形式在美學的基礎上建立一種對社會學的全新理解。

  因此,對“中性”符號的理解不能僅僅停留在藝術現象層面的研究,發生在現象背後的嚴肅而深刻的社會根源,才是符號本身最具文化價值的存在。

  ② 作為“土壤”的傳統“中性文化”的影響:

  當代藝術中“中性”符號的形成,與中國傳統文化——“中性”文化有著密切的聯繫。

  中國傳統文化與西方之間存在著一個重要的差異,就是“母性崇拜”。《説文》曰:“古之神聖人母,感天而生子,故稱天子。” “媧,古之神聖女,化萬物者也。”這是關於泥土造人的母神“女媧”的記載。這種以母性為神聖起源的觀念與西方的天父造人説,就體現了中西方從本質上截然不同的文化色彩。在中國幾千年的父權社會中,母性崇拜古老原始的文化情結並沒有在歷史的長河中被遮蔽、驅除,而且已成為中國文化中核心的和主體的精神。中國的母性崇拜在塑造了自身文化的基本結構範式的基礎上,在文化的領域又繼續將其逐步深化與具體化了,最具典型代表性的就是在哲學觀念上與西方的“父本主義”相對的中國哲學的“母本主義”。

  中國哲學的母本主義最突出的表現,首先在道家的思想中。老子即以母性為形上之“道”,他説:“玄牝之門,是謂天地之根”。“牝”即母性,而“玄牝者,形而上之牝也。”所以“母性”即“道”(本體、本源)。對原始母性的崇尚,使道家文化哲學發出對雌弱陰柔的由衷讚美,進而提出“慈”、“靜”、“儉”、“曲”、“賤”、“後”、“淡然”、“不爭”、“守雌”的處世之道。而“陰陽”思想作為道家哲學的核心範疇,被廣泛運用於天文、地理、曆法、醫學、農學、藝術等各領域中。“一陰一陽之謂道”(《周易·係辭上》)。“陰陽互根”,二者相互滲透,“陽中有陰,陰中有陽”;又相互轉化,“陽至而陰,陰至而陽”(《內經·素問》)。而兩者達到的理想狀態,就是陰陽平衡,達到和諧。這相反相成的對立統一,使天地萬物由此而生生不息。因此,由陰陽學説中可清楚地感受到中國文化對“和”的崇尚。

  在中國居於正統地位的儒家思想,在人格精神上“陰柔氣質”也相當重。儒家提倡“中庸”的文化態度,孔子內向、保守、謙和的性格在很大程度上已放大成中華民族的性格,平靜、恬淡、中和的特徵,偏愛柔美的文化氣質,已經作為“集體無意識”滲透到整個民族的文化與觀念中。

  中國傳統文化的雌性陰柔的特質,以及崇尚“中和”的美學精神,造就了中華民族的“中性氣質”,也是中國文化中的一個重要特徵,這為藝術中存在的“中性化”的審美取向提供了文化淵源。

  ④消費文化——“中性美”的溫床:

  身體可以是反映文化的強有力的工具,是因為它可以有無窮無盡的潛力被操縱、控制,進而可以通過重塑與設計,來符合人們對其文化價值的需求。在市場經濟主導的現代社會中,“消費文化”把身體的“功能”及其表現力更進一步的發揮出來,並以輕鬆愉快的方式將“身體”帶到大眾面前任其自由的享用,通過對身體外表的極致追求,體現人們推崇唯美的精神昇華。

  身體作為消費對象在追求不同時代的“完美”過程中不斷演進,那麼附加在“身體”之上的“性別”則可以為身體提供更為廣闊的升值空間。也就是説,“性別”作為“身體”的一個文化行為符號,賦予了身體不同的文化角色;不同的文化角色則可以轉化為不同的文化資源與價值,來滿足各色人群的“消費需求”。在男性審美為主導下的商業文化中,由於女性的缺席而致使男性佔有了觀看權力。所以,“女性”圖像是主要的消費對象,並隨著觀看者的需求不斷更新、變換;而就在大量的“女性”圖像充斥人們眼球的今天,“男性”圖像也悄然的加入到這類“視覺商品”的行列。是什麼原因讓男性也“放下身段”取悅於人呢?原因應該出在男性在當代消費文化中“創造”的壟斷權被逐漸分化了。伴隨著消費主體結構的不斷變化,女性消費群體的規模越來越壯大,消費能力也逐步增強;相對於迅速膨脹的女性消費而言,男性消費群及其對消費文化的輻射能力則顯示出消極的狀態。因此,女性同樣作為消費文化的“強勢需求”的佔有者,開始逐漸的左右消費文化的走向。由於女性兼具“雙重身份”的特殊審美心理,所以在對待“性別”時經常會抱有寬容的態度,從雙性的身份中獲得超越性別的體驗。兩性特徵兼而有之的“中性美”的出現,可以同時滿足她們內心的雙重需求,使內心潛在的雙性慾望得到釋放。再回過頭來看時尚文化造就的一個個“帥氣”女孩、“俊美”男孩的形象,就不難理解這種“中性美”的流行趨勢為何能夠輕而易舉的成為大眾審美的“理想型”化身。

  早期好萊塢的著名男演員,就是被後人稱為默片時代"電影皇帝"的魯道夫·瓦倫蒂諾(Rudolph Valentino),就是以他神秘的“中性美”,創造了一個電影史上的神話。瓦倫蒂諾的銀幕形象顛覆了過去和現在所有關於男人的想像,他時而英俊陽剛、時而陰柔嫵媚,時而穿著華麗、時而古香古色,從外觀上根本辨別不出性別,就是這種"不男不女"的、世人不曾想像過的美讓整個世界為之傾倒。瓦倫蒂諾是無性的,因此被所有人當做情人,他曾説:"我想人們喜歡我是因為我將片刻的浪漫帶到了他們的生活中。"的確,他把浪漫帶給了所有的男人和女人。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昵 稱 匿名

 

相關文章
· [專稿] 牛房倉庫近期活動
· [專稿] 2008•中國設計師高峰論壇
· [專稿] 物是:當代藝術中的物主題
· [專稿] 陳丹青、馬可魯、馮良鴻畫展
· [專稿] 2008中國創意精英年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