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進步的中國

教育帶動未來 新中國高等教育改革發展歷程

發佈時間:2021-01-06 15:55:00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呂依依

建國初期高等教育情況

新中國成立之初,4億人口中有八成是文盲,每人平均受教育年限1.6年。1949年,我國僅有高等學校205所,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僅為0.26%,全部在校生不足12萬人,其中工科在校生只有3萬人。

1953年我國頒布第一個五年計劃。“一五計劃”實施期間,僅工業、運輸業和地質勘探等方面就需要技術人員30萬,而已有技術人員包括見習技術員僅14.8萬,缺口達15萬;當時的工科院校和工程技術係科每年僅能招收新生1.6萬人,整個“一五計劃”期間,只能向國家輸送不到5萬名畢業生,不足當時工業建設實際需要的25%。

高等教育結構中存在的種種問題,如規模小、培養學生數量少、學校類型結構不合理、文重工輕師範缺乏、學校人才培養的層次結構比例不協調、多數院校分佈在沿海地區和大城市造成地區結構佈局不合理等,不適應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和國民經濟全面恢復後,社會主義建設發展的要求。

 1952年,教育部根據“以培養工業建設人才和師資為重點,發展專門學院,整頓和加強綜合大學”的方針,在全國範圍內進行了高等學校院係調整工作。

依據當時我國經濟建設對專門人才的急需,借鑒蘇聯發展高等教育為經濟建設快速培養對口人才的經驗,歷時6年調整,到1957年時,全國共有高等學校229所,其中,綜合大學17所、工業院校44所、師範院校58所,基本上改變了舊中國高等教育文重工輕、師範缺乏的狀況,順應了中共中央關於高等教育“要很好地配合國民經濟發展的需要,特別要配合工業建設的需要”的要求,為國家培養了一大批經濟建設所急需的專門人才,對新中國的工業化建設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高考制度恢復,學位制度完善

 1977年10月,國務院批轉教育部《關於一九七七年高等學校招生工作的意見》發佈。文件規定,凡是工人、農民、上山下鄉和回鄉知識青年、復員軍人、幹部和應屆畢業生,符合條件均可報考。招生辦法是自願報名,統一考試。

1978年,全國報考青年總數又激增至615萬人,共有40.2萬名新生考入大學。與此同時,中國教育也敞開了通向世界的大門。1978年6月,鄧小平在聽取清華大學彙報時作出了關於擴大派遣留學生的重要指示:“我贊成留學生的數量增大,主要搞自然科學”“要成千上萬地派,不是只派十個八個”“這是五年內快見成效、提高我國科教水準的重要方法之一”。

恢復高考是中國改革的先聲,出國留學是中國開放的前奏。自此,尊重知識、尊重人才成為時代和國家的最強音,科教興國逐步確立為黨和國家的發展戰略。從1978年第一批52人啟程赴美,到如今中國已有500余萬人到海外留學,遍佈世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涌現出了一大批中國現代化建設的卓越人才,留學生也已成為中華民族復興和中國連接世界的生力軍。

 儘管高考恢復,但由於沒有完善的學位制度,當時我國只有留洋博士,沒有本土博士,嚴重阻礙了我國高層次人才的選拔與培養。對此,1980年2月12日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三次會議上,《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被最終審議通過,確定了我國設學士、碩士、博士級學位,並在學位分級、各級學位的學術標準、嚴格審定學位授予單位等方面作了規定。這一制度的建立,對我國獨立培養、選拔專門人才,特別是高層次專門人才起了重要作用。

擴大招生提升教學品質

 1992年,鄧小平南方談話中提出要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黨的十四大明確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目標。然而,作為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輸送高素質人才的主渠道,直到1998年我國大學生在校人數只有780萬,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僅為9.8%,遠遠不能滿足人民群眾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和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求。

  1998年全國高校的招生人數為108萬,1999年則招生159萬人,比1998年增加了51萬人,增幅達47.4%;到2002年,我國普通高校招生320萬人,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已達到15%,正式進入大眾化階段。此後,這一數字仍大跨步增長,2010年達到26.5%,2018年達到48.1%,高等教育向普及化階段快速邁進。

伴隨擴招,過去“條塊分割、部門辦學”的舊體制,已經不能適應高等教育快速發展的現實,“共建、調整、合作、合併”的管理體制改革,使高等教育走向了“三級辦學、兩級管理、以省為主”的發展路徑,極大調動了中央、地方及社會各方面參與辦學的積極性,教育品質和辦學效益大幅提升。

為迎接世界新技術革命和日益激烈的國際競爭,1992年國家提出“要面向21世紀,重點辦好一批(100所)高等院校”(“211工程”),以帶動整個高等教育發展。1998年又決定重點支援國內部分高校創建世界一流大學和高水準大學(“985工程”),推動我國高等教育向世界一流挺進。

高校擴招的同時,品質提升也是重要建設目標。新世紀初,由於經費投入不足,部分教師、學生對教學投入不足等原因,高等教育品質問題逐漸凸顯,受到國家乃至社會各界的關注。2000年,教育部印發《關於實施“新世紀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工程”的通知》,啟動“新世紀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工程”;2007年,教育部、財政部印發《關於實施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品質與教學改革工程的意見》,“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品質與教學改革工程”啟動;2011年,“本科教學工程”實施意見正式發佈。

制定人才培養標準、推進專業綜合改革、推進優質資源建設共用、強化實踐教學、提高教師教學能力等系列提質工程的實施,是我國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眾化教育轉型、由外延式發展模式向內涵式發展模式轉型、由傳統的計劃管理向現代的教育治理轉型的關鍵舉措,推動了我國高等教育品質大幅躍升。

招生制度改革,著眼終身發展

黨的十八大以來,隨著一批標誌性、引領性改革舉措的頒布和實施,我國高等教育發展走上了快車道。2014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主持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四次會議時強調,考試招生制度是國家基本教育制度。總體上看,我國考試招生制度符合國情,同時也存在一些問題。必須通過深化改革,促進教育公平、提高人才選拔水準,適應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要求。

2014年9月,《國務院關於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發佈,吹響了自1977年恢復高考以來力度最大的一輪高考改革號角,分類考試、綜合評價、多元錄取,破除“一考定終身”“唯分數論”,從育分到育人,著眼於人的終身發展。

2014年,上海、浙江率先實行了新高考;2017年,北京、天津、山東、海南4個省份也啟動了高考改革;2019年,作為全國第三批啟動高考綜合改革試點的8個省份,河北、遼寧、江蘇、福建、湖北、湖南、廣東、重慶發佈本省份實施方案,已基本形成學生選考、高校選科和國家選才的模式。

育才造士,為國之本。2015年,國務院印發《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總體方案》:到2020年,若干所大學和一批學科進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學科進入世界一流學科前列。到本世紀中葉,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的數量和實力進入世界前列,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強國。2017年,《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實施辦法(暫行)》發佈。《總體方案》和《實施辦法》的發佈將推動我國實現從高等教育大國到高等教育強國的歷史性跨越。

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2016年12月,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召開,習近平總書記在會上強調,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

 2018年6月21日,教育部召開改革開放40年來首次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吹響了建設一流本科教育的集結號。8月,教育部印發《關於加快建設高水準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的意見》,被稱為“新時代高教40條”,確立了未來5年建設高水準本科教育的階段性目標和到2035年的總體目標,並推出了“六卓越一拔尖”計劃2.0版本。在基礎研究領域,《高等學校基礎研究珠峰計劃》出爐,佈局建設腦科學、量子資訊等7個前沿科學中心,以大團隊、大平臺、大科學計劃,推動我國高校基礎研究向高峰挺進。未來,中國高等教育將通過大力發展新工科、新醫科、新農科、新文科,形成覆蓋全部學科門類的中國特色、世界水準的一流本科專業集群。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高等教育快速發展。2018年,全國共有普通高等學校2663所,各類高等教育在學總規模達3833萬人,規模居世界第一。除了規模發展取得巨大成就,高等教育內涵建設也成果顯著。據統計,在基於論文及其被引用次數的國際學科評估中,從2012年到2018年,我國高校進入ESI(基本科學指標數據庫)前1%的學科數從279個增加到了893個,學科進入ESI前1%的高校從91所增加到了219所。

高等教育承擔著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創新的四大職能。人才培養是高校辦學之本。截至2018年,累計已有2.28億人次報名參加高考,高等學校累計培養了9930.9萬名高素質專門人才,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了源源不斷的人才和智力支撐。科研水準決定了高校的學術影響力和學術聲譽,也決定了支撐國家社會經濟發展的能力。隨著國家對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經費投入大大增加,我國科研事業也迎來了大發展,尤其在基礎科學研究以及技術創新領域,高等教育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高校以不到全國10%的研發人員、不到全國8%的研發經費,承擔了全國60%以上的基礎研究;承擔了60%以上的重大科研任務,包括“863計劃”、科技支撐、重點研發等;建設了60%的國家重點實驗室;獲得了60%以上的國家科技三大獎勵。2012年到2017年,高校佔據了國家科技三大獎的半壁江山(總佔比55.08%),其中自然科學獎以及技術發明獎主要來自高校。

服務國家戰略,發揮自身優勢

在服務國家重大戰略上,各高校發揮自身在人文交流、資源共用、創新合作等方面的獨特作用,作出了突出貢獻。

為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倡議,西安交通大學與陜西省西鹹新區聯合建設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智慧學鎮。北京外國語大學依託多語種學科優勢,承擔“一帶一路”語言資源開發功能,截至2018年,已新增19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語種。浙江大學牽頭成立“一帶一路”工程教育國際聯盟,以“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工程科技人才培養為抓手,打造全球工程教育共同體,促進中國工程技術、工程標準“走出去”。

多年以來,高等院校通過承擔國家重大項目、校企合作、科技成果轉化、人才輸送等一系列工作,將科技成果應用於國民生活改善的方方面面,推動中國水電火電核電、國防工業、農業和基礎設施建設全線發展,充分體現了科技是第一生産力的論斷。

在資訊技術領域,2017年全球超級電腦500強榜單公佈,“神威·太湖之光”以每秒9.3億億次的浮點運算速度第四次奪冠。在民生領域,2007年中國高鐵的正式通車離不開北交大、同濟、浙大等高校的科研成果和人才支撐;2018年世紀工程港珠澳大橋通行,背後也是清華、同濟、天大等數十所高校的默默支援。在農業領域,中國農業大學的農大108系列優質玉米新品種到2004年全國種植面積累計超1.9億畝,糧食增産約95億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