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國文化

中國“五大戲曲” 每一種演繹都是一段傳承

發佈時間:2021-01-05 14:55:00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蔡彬

中國戲曲博大精深,廣闊的土地,孕育了眾多戲劇種類,既有馳名中外,被譽為國粹的京劇,也有像豫劇,梆子,越劇這樣各式各樣的地方曲種。像安徽的特色劇種黃梅戲,唱腔婉轉動聽,生動活潑,讓人心情愉悅。再比如陜西特色劇種,秦腔,吼起來粗獷豪放,數百米之外都能聽到聲音。

中國戲曲,起源於原始歌舞,是一種歷史悠久的綜合舞臺藝術樣式。經過漢、唐到宋、金才形成比較完整的戲曲藝術,它由文學、音樂、舞蹈、美術、武術、雜技以及表演藝術綜合而成。其最大特點,將眾多藝術形式以一種標準聚合在一起,在共同具有的性質中體現其各自的個性。中國的戲曲與希臘悲劇和喜劇、印度梵劇並稱為世界三大古老的戲劇文化。經過長期的發展演變,中國戲曲逐步形成了以“京劇、越劇、黃梅戲、評劇、豫劇”五大戲曲劇種為核心的中華戲曲百花苑。

京劇《霸王別姬》。新華網發 魏忠傑 攝

一、京劇

京劇曾稱平劇,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腔調以西皮、二黃為主,用胡琴和鑼鼓等伴奏,場景佈置注重寫意。被視為中國國粹,中國戲曲三鼎甲“榜首”。

京劇之名始見於清光緒二年的《申報》, 清朝乾隆五十五年,安徽四大徽班進京後與北京劇壇的崑曲、漢劇、弋陽、亂彈等劇种經過五、六十年的融匯,演變成為京劇。其劇目之豐富、表演藝術家之多、劇團之多、觀眾之多、影響之深均為全國之冠。

京劇是綜合性表演藝術。即唱(歌唱)、念(唸白)、做(表演)、打(武打)、舞(舞蹈)為一體、通過程式的表演手段敘演故事,刻畫人物,表達”喜、怒、哀、樂、驚、恐、悲”的思想感情。角色可分為:生(男人)、旦(女人)、凈(威猛的男人,別稱“大花臉”)、醜(男、女人皆有,別稱“小花臉”)四大行當。人物有忠奸之分、美醜之分、善惡之分。各個形象鮮明、栩栩如生。

2006年5月20日,京劇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京劇四大名旦:梅蘭芳、尚小雲、程硯秋和荀慧生。

代表劇目有:《霸王別姬》、《盜禦馬》、《四郎探母》、《龍鳳呈祥》、《沙家浜》、《群英會》等

青春版評劇《秦香蓮》。 新華社發(張曉峰 攝)

二、評劇

評劇是流傳于中國北方的一個戲曲劇種,是廣大人民所喜聞樂見的劇種之一,清末在河北灤縣一帶的小曲“對口蓮花落”基礎上形成,先是在河北農村流行,後進入唐山,稱“唐山落子”。 20世紀20年代左右流行于東北地區,出現了一批女演員。20世紀30年代以後,評劇表演在京劇、河北梆子等劇種影響下日趨成熟,出現了李金順、劉翠霞、白玉霜、喜彩蓮、愛蓮君等流派。1950年以後,以《小女婿》、《楊三姐告狀》、等劇目在全國産生很大影響,出現新鳳霞、小白玉霜、魏榮元等著名演員。評劇仍在華北、東北一帶流行。

2006年5月20日,評劇經國務院批准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代表劇目:《小女婿》、《劉巧兒》、《花為媒》、《楊三姐告狀》、《秦香蓮》

豫劇《穆楊會》  新華網發(李俊生 攝)

三、豫劇

越劇是中國第二大劇種,有第二國劇之稱,又被稱為是“流傳最廣的地方劇種” ,在國外被稱為“中國歌劇”。豫劇産生於明末清初,初時以清唱為主,深受老百姓的喜愛,因而發展非常迅速。豫劇是在河南梆子的基礎上不斷繼承、建國後因河南簡稱“豫”,故稱豫劇。從全國300多個戲曲劇種中脫穎而出,與京劇、越劇同為中國戲曲三鼎甲(豫劇為榜眼),豫劇在安徽北部地區稱梆劇,山東、江蘇的部分地區仍稱梆子戲。 普遍流行區域主要在黃河、淮河流域。豫劇的代表人物有:常香玉、陳素珍、崔蘭田、馬金鳳和閻立品等。

2006年5月20日,經國務院批准,豫劇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豫劇“五大名旦”:陳派、常派、崔派、馬派、閻派等並稱豫劇“五大名旦”,代表五大風格流派。

代表劇目:《穆桂英挂帥》《紅娘》《花打朝》《對花槍》,以及現代戲《朝陽溝》等。

民族交響越劇《梁祝情詩》

四、越劇

越劇是中國第二大劇種,有第二國劇之稱,又被稱為是“流傳最廣的地方劇種” ,在國外被稱為“中國歌劇”。發源於浙江嵊州,發祥于上海,繁榮于全國,流傳於世界,在發展中汲取了崑曲、話劇、紹劇等特色劇種之大成,經歷了由男子越劇到女子越劇為主的歷史性演變。清末時越劇在曲藝“落地唱書”的基礎上吸收余姚灘簧、紹劇等曲種、劇種的劇目、曲調、表演藝術而初步成型,當時稱為“小歌班”或“的篤班”。1916年進入上海時稱為“紹興文戲”,1930年以後又發展成為全部由女演員演出的“女子紹興文戲”。1938年改稱越劇。以後在發展中進一步走向成熟,形成優美抒情的藝術風格。

代表人物:袁雪芬、尹桂芳、范瑞娟、傅全香、徐玉蘭等。

代表劇目:《梁山伯與祝英臺》《紅樓夢》《西廂記》《五女拜壽》《孔雀東南飛》等。

黃梅戲《妹娃要過河》

五、黃梅戲

黃梅戲原名“黃梅調”,據史料記載,黃梅戲最早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唐代時期,之後在宋代歌劇和元雜曲的影響下,黃梅戲也是對其他的各個曲藝形式去其糟粕,取其精華,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而黃梅戲真正被世人所熟知還是要到清道光年間,眾戲班進紫禁城時,之後便在安徽,湖北,浙江等地廣為傳播,深受當地百姓喜愛。黃梅戲唱腔淳樸流暢,以明快抒情見長,具有豐富的表現力;表演質樸細緻,以真實活潑著稱。一曲《天仙配》讓黃梅戲流行于大江南北,在海外亦有較高的聲譽。

2006年5月20日,黃梅戲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代表人物:馬蘭、嚴鳳英、王少舫、張雲風等。

代表劇目:《天仙配》《女駙馬》《打豬草》《牛郎織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