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員訪談 | 外國使節看中國 | 專家學者 | 名人名家 | 商界精英 | 人物故事 | 網上直播 | 視頻中國
 瀏覽中國網欄目

1962年中印戰爭:中印戰爭的原因與始末

中國網 | 時間: 2008-12-23  | 文章來源: 中國網

手足兄弟的反目

中印兩國本是友好鄰邦。印度曾是第一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外交關係的非社會主義國家,中國政府也給予了熱情的回報。在抗美援朝最為激烈的1951年,毛澤東百忙之中抽出時間親自出席印度駐華大使的國慶招待會,並在會上祝賀道:“今天慶祝印度的國慶,我們希望中國和印度兩個民族繼續團結起來,為和平而努力。”也就在這一年,中國為緩解印度的糧荒,在自身糧食緊缺的情況下,向印度提供了66萬噸大米。

曲折中的艱難進展

直到1976年,印度才主動恢復向中國派駐大使。1979年2月12日,人民黨政府外長瓦傑帕伊訪華,中印關係開始走向正常化。但中印邊界問題仍然是兩國關係中最難解的死結。1980年英迪拉·甘地與勃列日涅夫會談時,指責中國“對邊界領土的要求或侵佔而産生的領土糾紛,使中印關係進程緩慢”。雖然從1981年起,兩國商定輪流在北京和新德里舉行邊界問題談判,卻始終沒有突破性的進展。中國曾提出所有解決方案,印度則要求分段解決。

這期間,印度議會兩院又于1986年將“阿魯納查爾中央直轄區”升格為印度第24個“邦”,企圖從法律上使佔領合法化。中國政府為此提出嚴正抗議。直到2002年兩國的邊界聯合工作小組在該地區核實實際控制線時也未能解決這一爭端。

雖然印度在中印邊界戰爭中遭到了軍事上的全面失敗,但實際上卻是既得利益者。它趁中國軍隊後撤之機非法佔領了有爭議的中國領土,此後又千方百計使非法佔領合法化,這便是數十年來中印邊界爭端未能得到真正解決的癥結所在。

1962年中印戰爭後30餘年來,兩國在邊界問題上始終存在嚴重分歧,但經過雙方的共同努力,還是達成了一些共識。1988年12月19日,拉吉夫·甘地成功訪華,中印雙方同意通過和平方式協商解決邊界爭端。此外商定,在尋求辦法的同時,積極發展兩國間經貿與文化的交流合作,為合情合理解決問題創造氣氛與條件,建立關於邊界問題的聯合工作小組和經貿科技聯合小組。拉吉夫·甘地之後的V·P辛格、高達及拉奧總理也都表達了增進中印關係,和平解決問題的意願。

1998年5月,印度人民黨聯合政府為進行核子試驗大肆叫嚷“中國威脅論”,使中印關係一度受挫。但不久後,瓦傑帕伊的人民黨聯合政府又重新認識到,中印關係對21世紀印度發展至關重要。2003年6月23日,瓦傑帕伊總理訪華期間,印度政府首次公開承認西藏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重申不允許西藏人在印度進行反華政治活動,為重開對話開創了新的起點。同時,雙方又約定各自任命特別代表,探討解決邊界問題的框架。

中印邊界問題一時是解決不了了,畢竟我們還有更重要的台灣問題得解決。以中國現在的國力,在臺海已是一籌莫展,自然更不能四處出擊。所以中印問題應該象南沙一樣拖--等台灣問題解決了再行考慮。不過現在有一個令人不安的跡象是--我們有承認麥克馬洪線的趨勢--看看中國那幫外交家和學者的言論就知道了--既要考慮歷史,也要考慮現實--這就是中國的基調--主要是考慮現實。現實是什麼,就是印度已經在那裏移民七百多萬,于1987年建立了“阿魯那恰爾邦”。我很懷疑靠中國一貫的抗議與和平誠意能解決這個問題。

我們還應該知道的一點就是--被印度佔去的9.2萬平方公里的面積相當於一個福建省,木材蓄積量佔西藏總量的60%,各種資源豐富。由於地處藏南谷地,氣候溫和濕潤,是西藏最適合人類居住的地方--這一點可以從印度已移民700多萬,而現在在西藏總共110多萬(中方控制的有效地區)平方公里,總人口不到500萬就可以看出。

未來邊界問題如何解決?大概就是中國一直抗議下去--這樣做的最好最好結果也是和俄羅斯解決黑瞎子島一樣--平分爭議地區。這樣中國還是將失去5萬平方公里的地區。這是怎樣的邏輯,怎樣的道理--一個強盜搶了我的東西--為了不和他撕破臉皮或者維持所謂的友誼,我只要求他歸還搶去的一半財物。難道友誼就要以失去一個國家賴以生存的最根本的物質條件--土地最為代價?這又是怎樣的友誼,怎樣的和平,怎樣的平等?如果是這樣,我寧可不要這樣的友誼。土地是祖先批荊斬棘,流血流汗,日積月累開拓得來,是留給我們最可寶貴的財富。難道我們就如此不肖--要拿它去換取一日之安寧與茍活?

我們已經失去太多,如果哪天俄羅斯佔了我們東三省,我們是不是為了維持邊界的“和平與穩定”,為了照顧“現實”,我們最終還是割了黑龍江?--這是我們現在的現實做法。我們還有什麼可以失去--連國土也可以如此慷慨予人?古人尚知寸土必爭,而我們呢--難道只能讓我們的子孫生活在日益狹窄的國土裏,從歷史的地圖冊裏懷念祖先的光榮與輝煌?

 



   上一頁   1   2   3   4  


 
|相關報道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88828396 (2007.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