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國內糧食價格走勢分析

    嘉賓: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政策研究室主任 李寧輝
    時間:2010年8月25日18:00
    簡介:今年上半年,國內農産品價格市場波瀾不斷。從綠豆到大蒜,再到生薑,這些非主流的農産品價格演繹了一個又一個讓人跌破眼鏡的神奇現象。如今,夏糧收購價格也在攀升,國內市場看好糧價上漲的預期在增強。下半年糧食的收購價格是否會上漲?漲幅大概是多少?會出現如同綠豆、大蒜等農作物價格飛漲的現象嗎?

文字實錄 圖片實錄 返回訪談頁

活動標題

  • 下半年國內糧食價格走勢分析

活動描述

  • 嘉賓: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政策研究室 主任 李寧輝時間:8月25日18:00 簡介:今年上半年,國內農産品價格市場波瀾不斷。從綠豆到大蒜,再到生薑,這些非主流的農産品價格演繹了一個又一個讓人跌破眼鏡的神奇現象。如今,夏糧收購價格也在攀升,國內市場看好糧價上漲的預期在增強。現在,很多人關心的是,下半年糧食的收購價格是否會上漲?漲幅大概是多少?會出現如同綠豆、大蒜等農作物價格飛漲的現象嗎?

文字內容:

  • 中國網:

    大家好!歡迎收看《中國訪談》。

    今年上半年以來,一些農産品的價格直線上升,有很多農産品的價格都比原來貴出了好幾倍,其中大家比較關心的有綠豆、大蒜、生薑等,價格漲幅是比較明顯的,像綠豆的價格原來是2元多錢一斤,現在漲到了10元以上,因此也出現了很多的新名詞,比如“豆你玩”、“蒜你狠”、“姜一軍”,成為人們熱議的話題。

    現在不光是這些東西漲價了,就連我們天天吃的糧食也開始漲價了。對於消費者來説,如果説蔥、姜、蒜漲價,我們平時可以少吃或者不吃。可對於糧食,我們卻不能回避它。現在糧食還會不會漲價?帶著疑問,我們邀請到了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政策研究室主任李寧輝先生,請他就糧價問題給大家做出解答。

    李主任,您好!

    2010-08-24 11:18:47

  • 李寧輝:

    各位網友大家好!

    2010-08-24 11:20:21

  • 中國網:

    李主任,您是怎麼看待糧食漲價的問題?

    2010-08-24 11:20:43

  • 李寧輝:

    中國人都講“民以食為天”,中國既是糧食生産大國,也是糧食消費大國,糧食價格的波動歷來受社會和政府部門關注。近幾年來,糧食價格一直在往上走。但糧食價格上漲和綠豆、大蒜、生薑這些農産品價格波動原因和波動趨勢還是有明顯不同的。

    2010-08-24 11:20:59

  • 中國網:

    有哪些不同?請您給大家分析一下。

    2010-08-24 11:22:02

  • 李寧輝:

    中國連續五、六年糧食大豐收,糧食供需形勢一直不斷改善。這幾年,糧食供應量比需求量大,所以,供需盈餘狀況一直在不斷改善。所以,糧食價格上漲,不是因為供需關係出現了問題而引起的。

    在我看來糧食價格上漲主要是成本價格上漲引起的,這個成本涉及到土地價格、勞動力價格、生産資料價格等。

    生産資料價格這些年一直漲得挺快的,農藥、化肥等農業生産資料價格上漲速度是高於糧食價格上漲速度的。

    2010-08-24 11:22:13

  • 李寧輝:

    隨著我們國民經濟的發展,整個國內市場對農村勞動力的需求,無論從需求面或需求量來説,都有所拓展。也就是説,勞動力供給一定的情況下,勞動力需求量擴張以後,拉動了勞動力價格的上漲。並且隨著經濟的發展,政府也應該讓勞動者參與和享受經濟發展所帶來的好處,所以,我預計國家近期政策是要提高勞動力報酬,這也會拉動勞動力價格上漲。

    土地價格方面。隨著經濟發展,土地需求量也越來越大,所以,這方面也拉動了土地資源的價格上漲。也就是説同一塊土地,如果不用於生産糧食,用於其他用途,比如種植經濟作物,甚至建個魚塘,或者用於非生産目的,由於競爭,會拉動土地價格上漲。

    2010-08-24 11:22:27

  • 中國網:

    也就是説,同樣一塊土地,現在不做農業,做其他的産業,可能價格並不比農業低,而是比農業高?

    2010-08-24 11:22:43

  • 李寧輝:

    絕對要高。我們國家人多地少,國家為了保護糧食安全,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從生産和市場方面保證供需的安全。生産方面更多地刺激農業生産,調動農民生産糧食的積極性;市場方面採取各種措施、規劃和調控,使農産品市場的利潤分配趨於合理化等。

    2010-08-24 11:23:05

  • 中國網:

    您覺得當前的糧食價格上漲有沒有遊資炒作的成分存在呢?

    2010-08-24 11:23:18

  • 李寧輝:

    遊資炒作,主要是像你剛才説的綠豆、大蒜、生薑,這幾個産品價格上漲主要是這幾個因素促成的。

    第一,前幾年這些産品的價格比較低,資訊反饋到農民身上,就促使他收縮這些産品的生産。大家都在同時收縮,引起第二年産量大增,供給減少,價格就自然往上升。反饋到第二年,農民得到這個資訊,覺得種這個有一定的利潤可圖,又再擴張生産,這種擴張行為也是大家都在做。如果資訊很準確的話,政府能夠提供準確的資訊,這個市場容量大概有多大,農民根據這個資訊,掌握市場容量,決定自己的生産行為,根據理性化行為的原則,它會有波動。但如果資訊不對稱的話,會加劇這個波動的幅度。這是資訊方面的原因。

    第二,前兩年,這些農産品由於受自然災害的影響,減産也挺厲害。但即使減産,造成供給量縮小,引起價格上漲的幅度還不足以達到目前的狀況,力度也不可能這麼大。這其中很大一部分是遊資起到的作用。這些産品的生産地都比較集中,像綠豆主要在內蒙古等幾個省(區),生薑、大蒜在山東等一些地方。生産量比較集中,生産範圍不是很大,給遊資實行寡頭壟斷創造了很好的條件,籌集到資金,就足以控制這些市場的供求關係。

    而且,因為這些産品都是小眾産品,並沒有涉及到國計民生,所以,政府對這些産品的調控和關注度都不是很強。

    2010-08-24 11:23:30

  • 中國網:

    剛才您也説到,供求關係決定著糧食的價格,那麼您覺得這個供求關係又是誰在主導著它,到底是農民還是中間的經銷商?

    2010-08-24 11:23:47

  • 李寧輝:

    農民都是把産品賣出去之後,才從市場上得到資訊。綠豆、生薑、大蒜等農産品的供求關係和糧食(大豆、小麥、玉米)等大宗産品的市場供求狀況是不一樣的,在完全競爭的市場背景下,價格完全是由供求關係決定的。這種供求關係對於需求方來説,如果需求的是比較大眾化的東西,就會形成強勢需求,綠豆、大蒜、生薑牽涉到千家萬戶的需求,需求是無法控制的。而供給方面就有這種能力可以控制,它把那幾個産地給控制住,不一定百分之百的控制住,只要大部分地控制住,他就達到了支配目的。

    2010-08-24 11:24:01

  • 中國網:

    經銷商在農産品銷售體系當中起到主導作用,而不是農民?

    2010-08-24 11:24:13

  • 李寧輝:

    是的,在供求方面形成了幾家或者數家寡頭壟斷,而需求方面,涉及到千家萬戶的需求,形成了這個局面,它就有能力把價格拉到壟斷平衡點上。

    2010-08-24 11:24:25

  • 中國網:

    今年的糧食價格對農民來講可能只高一毛錢、兩毛錢,但在經銷商那裏,價格會高了很多。但農民還是能夠看到,今年的糧食價格比往年好,農民也獲利了,有些農民今年就不賣糧食,捂著糧食,農民會想明年的糧食價格可能會更高?

    2010-08-24 11:24:36

  • 李寧輝:

    由於我國耕地面積不是很多,每人平均一到兩畝地,東北稍微多一點。糧食中,不管是水稻還是小麥的生産,如果完全按市場原則來運作的話,目前這個價格絕對沒有達到農民願意種植的糧食、能夠滿足國家糧食安全需要數量的價格。比較效應在那裏,糧食一畝地,一斤價格提高0.1元、0.2元,一畝地也就提升200、300元的收入,如果這樣算的話,出去打幾個工,不到一個月就可以賺回來。這就是為什麼國家為了保證糧食安全,必須對糧食生産安全進行補助的原因。如果完全按市場經濟來算,農民生産糧食的量(Q1)和滿足國家糧食安全的量(Q2)相比,Q2肯定比Q1大多了。

    2010-08-24 11:24:50

  • 李寧輝:

    如果可以商品化的話,就到Q1那裏,國家那裏是Q2,差額部分是為了完全滿足社會需求,這就是農民在做貢獻,因此這部分糧食是具有公共性質的産品。因此就必須對農民進行補貼,要不補貼的話,有幾個途徑:

    第一,把價格提高,提高到讓農民足以自願生産Q2這麼多糧食的價格水準上去,按照目前我們測算的,如果是這樣的狀況,國內的糧食價格不得了,應該要比世界最高的糧食價格還要高不少,那就沒法弄了。

    第二,各種補貼,農民生産Q1,達到盈虧平衡點,要達到Q2生産量的話,至少要把農民中間差額量的補貼上,目前的市場狀況下,還沒有補足,達不到那樣的要求,所以,現在還是農民在做貢獻。

    第三,綜合價格提高,給予各種補貼。因為農民種糧講究效益,要麼提高規模效益,在一定補貼的情況下,他原來種一畝地,通過規模生産,以後開始種一百畝,這樣一來從市場價格上獲得一部分利益,二來從政府補貼上獲得一部分利益,最後達到一定規模程度後,形成總的利潤,能夠促使他很願意生産國家所需要的那麼多糧食,但這個難度非常大。

    2010-08-24 11:25:07

  • 中國網:

    我們國家在農業政策上對農民有哪些具體的補貼,每年以什麼樣的形式發放到農民手中?

    2010-08-24 11:25:19

  • 李寧輝:

    補貼形式有很多,有種糧補的,有直接補的,基本是直接打到農民賬上去的,還有通過購買農藥、化肥,購買農機具補貼,或者採取托市價格形成的隱性補貼。

    2010-08-24 11:25:31

  • 中國網: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對消費者來説,這個糧食確實漲價了,我買一斤大米、買一斤面是確確實實地貴了。但糧食漲價,農民獲益,怎麼在消費者受損和農民受益之間取捨?

    2010-08-24 11:25:43

  • 李寧輝:

    我們國家的農民既是消費者也是生産者,主要是生産者。就糧食漲價對農民的影響來説,如果這個農民的收入,主要來源自糧食生産方面,那麼糧食價格上漲當然對他的影響要顯著一些。但是如果這個農民消費量和生産量差不多,基本是持平的,甚至有的農民慢慢變成了凈消費者了,對他未來也會産生影響。總的來説,糧食價格上漲對提高農民收入是有好處,但是不那麼很明顯。

    按照國家統計局的統計,農民收入來源主要有幾個方面:一是家庭經濟收入,主要是農業生産收入,包括糧食收入;二是財産性收入;三是轉移性收入;四是工資性收入,主要是在外打工獲得的收入。

    財産性收入很少,農民所擁有的並且能夠形成財産性收入的財産不是很多,基本沒什麼。

    轉移性收入,很大一塊是政府的轉移性收入,比如各種補貼,各種災害性補貼,扶貧等,這部分轉移性收入也不是很大。

    2010-08-24 11:25:55

  • 中國網:

    糧食漲價過程當中,遊資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是不是可以有這樣的設想,由國家用高出市場價0.1、0.2元的價格收購農民手中的糧食,再以平價賣給消費者,這樣農民的利益得到了相應的保證,消費者也不會因為糧價上漲而産生壓力?

    2010-08-24 11:26:08

  • 李寧輝:

    這種做法不會很好,因為它會扭曲這個市場,使整個市場調節、供需資訊都會發生扭曲。同時國家財力也受不了,這個補貼是不得了的,幾千萬的糧食,要多少錢來補?去年,國家大豆臨時收儲計劃就是這種情況,效果較差。

    2010-08-24 11:26:20

  • 中國網:

    所以糧食方面並不適合採用這樣的政策來扶持?

    2010-08-24 11:26:31

  • 李寧輝:

    是的,必須還是要靠市場,可以做的是,把這個市場規劃好,扶持好。對農産品,國家可以提高它的調控能力,通過各種交易市場,比如鄭州糧食交易市場,中儲糧、國家糧庫、一些加工企業等等進行供需之間的調控。

    2010-08-24 11:26:43

  • 中國網:

    就今年的天氣來講,西南地區的乾旱導致糧食大範圍減産,是不是引發全國糧食産量比往年少,所以,現在價格會水漲船高,有沒有這樣的一些原因呢?

    2010-08-24 11:26:53

  • 李寧輝:

    根據目前的形勢,今年在産量方面,夏糧影響不是很大,主要影響的是秋糧。從目前的形勢看,供給量大幅度減少的局面估計難以出現,可能會減産一些。但因為減産了一部分,就引起今年下半年、明年上半年糧食價格大幅度上漲的局面,我估計出現的可能性不是很大。

    2010-08-24 11:27:05

  • 中國網:

    當前,我國糧食供給與需求是一個什麼樣的狀態?是持平,是供大於求,還是供小于求?

    2010-08-24 11:27:17

  • 李寧輝:

    根據2009年的情況,我們是有盈餘的,也就是説供給大於需求,我們國家糧食有進口也有出口的,糧食進口,很大一部分是因為大豆要進口,因為我們國家把大豆也算成糧食,國際上一般不把大豆算為糧食,我們國家算。

    2010-08-24 11:27:28

  • 中國網:

    如果算上大豆的話,截至到目前為止,國內目前的市場供求關係是怎樣的?

    2010-08-24 11:27:40

  • 李寧輝:

    依然有所盈餘。

    2010-08-24 11:27:53

  • 中國網:

    最近我也注意到這樣一個報道,我國從越南進口大米,這是不是説明,我們當前自己生産的大米不能夠滿足我們自己的需要呢?

    2010-08-24 11:28:04

  • 李寧輝:

    我們國家大米有進口,也有出口。因為長江以北、淮河以北,東北大部分地區生産的是粳米,南方大部分地區生産的是秈米。近幾年我們國家水稻生産發展很快,發展快的主要是粳稻,主要是東北地區發展快。所以,這幾年大米的進出口局面是:粳米基本是凈出口,秈米是凈進口。

    2010-08-24 11:28:15

  • 中國網:

    這並不説明我們國家處於需求缺口的情況?

    2010-08-24 11:28:25

  • 李寧輝:

    我們國家的大米是有盈餘的。之所以有進有出,這可能與消費者的消費習慣有關係。

    2010-08-24 11:28:38

  • 中國網:

    您剛才也説到了,我們國家的糧食每年都有進有出。今年俄羅斯和烏克蘭等地發生了乾旱,導致了糧食減産,因此俄羅斯出臺了限制糧食出口的政策,您覺得這個政策對於我們國家的糧食供給有什麼影響呢?

    2010-08-24 11:28:49

  • 李寧輝:

    烏克蘭是生産大國,這幾年出口量佔世界總貿易的百分之十幾,但我們國家糧食到他們那裏的量多於進口量。根據普京的講話,俄羅斯糧食大概減産30%左右,俄羅斯有些糧食是限制向日本出口的,我們調查了一下,發現這些對中國糧食進出口、糧食價格的影響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沒有什麼大的影響。

    2010-08-24 11:29:01

  • 中國網:

    也就是説,當前國內糧價上漲主要還是由於一些人力資本、土地資本以及人為的資本炒作原因造成的,那麼我們國家目前又有哪些政策專門針對這些人為炒作情況,具體措施有哪些?

    2010-08-24 11:29:13

  • 李寧輝:

    很重要的一點,要規範國家的市場運作機制。從農民的衣食延伸到最終消費者,這個鏈條有許多環節,每個環節都有人從事各种經濟活動,這種活動如果完全處於市場環境之下,大家公平競爭,每一個節點的活動所獲得的利潤基本上是趨於一致的。如果哪一頭利潤大的話,自然就會調節經營活動。競爭就把價格壓低下來了。大豆處於賺錢差不多的水準,基本就比較平穩了。為什麼有些地方多,有些地方少?那是因為形成了非競爭市場,一些強勢集團在哪,有能力控制供給和需求,然後利用自己的控制力再賺取高額利潤。

    2010-08-24 11:29:25

  • 中國網:

    現在有沒有哪些具體措施,能夠調節強勢向弱勢轉化,或者由弱轉強,有沒有一些幫扶政策呢?

    2010-08-24 11:29:37

  • 李寧輝:

    政府制訂了一系列政策法規和市場運作機制,就像削山頭一樣,把強勢的、不按市場競爭規律辦事的人給壓下去,大家處於公平競爭的狀態就好辦了,最後讓生産者運作去。政府真正的責任是這點,這需要政策配套和法規配套要跟上。資訊的傳遞很重要,有些地方能形成強勢的供給方或者需求方,也有很大的資訊不對稱的原因在裏面。

    2010-08-24 11:29:48

  • 中國網:

    針對當前糧食漲價的問題,以及之前遊資炒作大豆、大蒜的現象,有專家提出這樣的觀點,開徵暴利稅,抑制遊資炒作。您怎麼看這個問題?

    2010-08-24 11:29:59

  • 李寧輝:

    我認為不妥,首先從開徵新稅的行為來説,一般輕易不要開徵什麼新稅,因為開一次稅就等於對市場形成了一次衝擊,等於市場又調整了一次,稅收的不合理,會對市場形成新的扭曲。同時開徵暴利稅,你也講不清多少算暴利,這要設立標準。開徵暴利稅的話,相關的政策法規也得配套。即使這些遊資在炒作,他也是在這些政策法規範圍內,並沒有違法違規。他所獲得的市場能力,進行的市場行為,都是合情合理的,即使出了什麼亂子,那可能是別的方面的原因,比如政府市場調控失誤了。

    2010-08-24 11:30:11

  • 李寧輝:

    首先,這些産品並不是涉及到國計民生的産品,它對整個國民經濟市場衝擊是有,但不是很大。對消費者的衝擊也有,但也不能達到深切感受到痛楚的程度。這是近兩年出現的情況,如果明年、後年經常出現這種狀態,或者今年大豆、大蒜,明年是另一個産品,國家就要必須採取一些措施,採取自律性法規等措施,來把這個市場規範一下。綠豆、大蒜、生薑炒完了以後,説不定炒花椒都有可能。因為一部分消費者是固定要吃的,但産能在那裏,産地也好控制,市場容量也是那麼大,所需要籌集的資金也可以達得到,這就可以炒作。

    2010-08-24 11:30:21

  • 中國網:

    我們是否有什麼措施能否預防“花椒漲價”呢?能不能做到防微杜漸,提防其他農産品漲價?

    2010-08-24 11:30:35

  • 李寧輝:

    現在沒有什麼很好的辦法,你看到他炒作也沒有辦法。

    2010-08-24 11:30:50

  • 中國網:

    可能更關鍵的是靠市場調節?

    2010-08-24 11:31:02

  • 李寧輝:

    對,打破壟斷狀態就好辦了,競爭狀態就不會出現這種情況,會按供需狀況進行調節的。

    2010-08-24 11:31:15

  • 中國網:

    但商業壟斷佔據著主體的地位。

    2010-08-24 11:31:25

  • 李寧輝:

    只要形成壟斷,價格肯定偏向於壟斷集團方面所需要的價格水準。

    2010-08-24 11:31:35

  • 中國網:

    目前我們還沒有特別有效的方法來抑制炒作?

    2010-08-24 11:31:46

  • 李寧輝:

    我們國家的法律法規配套政策還沒有完善,希望《反壟斷法》儘量建立起相關法規,否則今年可以炒花椒,明年可能就炒胡椒了。

    2010-08-24 11:31:56

  • 中國網:

    前不久國務院召開了常務會議,出臺了晚稻施肥補助等扶持政策,您怎麼看這個政策出臺以及相關的背景,這對我們國家的糧食生産有什麼樣的實質性幫助呢?

    2010-08-24 11:32:06

  • 李寧輝:

    這個政策出臺,從時間上看,晚稻已經播種下去,由於受洪澇災害的影響,長勢不是很好,當機立斷的扶植措施應該是給它想辦法穩産,分析一下,比較適宜的措施就是從施肥上給它做更多的工作,提高農民積極性,以求盡可能地提高晚稻産量。

    2010-08-24 11:32:18

  • 中國網:

    如果下半年糧食産量有所增加的話,您認為下半年的糧食價格會不會有所變化?

    2010-08-24 11:32:30

  • 李寧輝:

    下半年糧食産量增加的可能性,我估計也不是很大,因為災害太厲害了。

    2010-08-24 11:32:41

  • 中國網:

    您剛才似乎説到糧食産量與災害沒有太大的關係?

    2010-08-24 11:32:52

  • 李寧輝:

    那是成本方面。如果供給還有盈餘,價格在漲,那是成本推動的;如果産量不漲了,需求量也在那裏,成本還在漲的話,價格還得再漲。也就是説,今年糧食基本上處於高位走平的狀態,下半年形勢不好的話,會往下走一點,不過我覺得幅度不會很大,因為這麼多年糧食豐收形成的庫存容量在那裏,現在國家這方面的調控能力也挺大。

    2010-08-24 11:33:04

  • 中國網:

    非常感謝李主任同廣大網友一起分享了這麼多有價值的觀點,感謝李主任的到來,也感謝各位網友的收看。我們下期見!(完)

    2010-08-24 11:33:15

圖片內容:

視頻地址:

    mms://wmv5.china.com.cn/VOD/olderDataft/olderDatazjxz/2010-8-25-cjrp.wmv

相關新聞:

圖片大圖:

  •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政策研究室主任 李寧輝

    中國網 張琳

  •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政策研究室李寧輝主任做客《中國訪談》節目

    中國網 張琳

  • 《中國訪談》節目主持人 張翼

    中國網 張琳

  • 李寧輝老師分析國內糧食價格上漲的原因

    中國網 張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