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陳須隆前瞻G20首爾峰會

    嘉賓: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國際戰略研究部副主任 陳須隆
    時間:2010年11月10日 14:00
    簡介:中國網邀請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國際戰略研究部副主任、博士陳須隆先生,針對2010年G20首爾峰會的主要議題以及中國和其他新興經濟體應該怎樣利用G20機制進一步增加自己在國際社會的話語權和擴大自身的影響力做一個解析。
文字實錄 圖片實錄 返回訪談頁

活動標題

  • 陳須隆前瞻G20首爾峰會

活動描述

  • 嘉賓: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國際戰略研究部副主任 陳須隆時間:2010年11月10日 14:00 簡介:中國網邀請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國際戰略研究部副主任、博士陳須隆先生,針對2010年G20首爾峰會的主要議題以及中國和其他新興經濟體應該怎樣利用G20機制進一步增加自己在國際社會的話語權和擴大自身的影響力做一個解析。

文字內容:

  • 中國網:

    大家好!這裡是中國訪談·世界對話,歡迎您的收看。2010年11月11日到12日,20國集團首腦峰會將在南韓首爾召開。11月1日,南韓總統李明博提出了本次峰會的4個議題,分別是匯率、全球金融安全網、國際金融組織改革以及發展問題。針對這次峰會的議題以及新興市場國家如何利用G20機制來提高自己在國際社會當中的地位和話語權,今天我們邀請到了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國際戰略研究部副主任、博士陳須隆來為大家作深入的解讀。歡迎您到中國網作客!

    2010-11-09 09:00:03

  • 陳須隆:

    主持人好!大家好!

    2010-11-09 09:00:30

  • 中國網:

    説起G20,大家都有一定的了解,知道它是由20個國家首腦共同參與的世界級的經濟論壇,但是對於成立的時間、背景,這些年做出哪些具體工作可能還不是十分清楚,請您給大家做個相關的介紹。

    2010-11-09 09:01:40

  • 陳須隆:

    可以説,先後兩次金融危機催生了20國集團和20國集團峰會,1997年亞洲爆發金融危機,使國際社會認識到要解決國際金融問題,除西方發達國家外,還需要有影響的發展中國家的參與。到1999年9月,西方七國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在華盛頓召開,會議發表聲明,成立由西方發達國家和新興市場國家組成的20國集團。1999年12月16日在德國柏林召開20國集團創始會議。在這次會議上發表了《共同宣言》,認為20國集團在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框架內的一個非正式的對話機制,它的目的就是要就國際金融改革問題進行磋商,對促進合作,對促進世界經濟的發展和穩定進行協商。

    可以説,20國集團的産生有它的必然性。到了2008年隨著美國雷曼兄弟的破産,引發了全球金融危機,金融危機來勢兇猛。這次金融危機被稱為金融海嘯。這樣的情況下,20國集團就決定召開峰會,于2008年11月在華盛頓召開,2009年4月在倫敦召開了第二次會議,在2009年9月在美國匹茲堡召開了第三次會議,在今年的6月26日加拿大多倫多召開了第四次峰會,在今年11月南韓首爾召開第五次會議。20國集團和20國集團峰會的産生生動詮釋了“危機”兩個字的含義。危代表危險,機代表機遇,國際金融危機中蘊含了國際金融合作的機遇,現在我們正在抓住這樣的機遇。

    2010-11-09 09:01:51

  • 中國網:

    現在國際上有很多的區域合作,比如東盟自由貿易組織,北美自由貿易區,歐洲自由貿易聯盟,亞太經合組織,世界貿易組織等,您認為G20最主要的特點是什麼?

    2010-11-09 09:02:19

  • 陳須隆:

    我想從性質和作用上來加以區別,歐盟、東盟、非盟都屬於區域性組織,都是嚴格的國際組織,都是由協定或條約立身的,有章程,獨立機制比較完善。20國集團和20國集團峰會是臨時性的機制,但它的影響是全球性的,由全球最有影響的20個國家構成。20國集團峰會成為全球主要經濟平臺,是其他區域組織所不能比擬的,但它還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國際組織,沒有協定,沒有常設機制。

    2010-11-09 09:02:39

  • 中國網:

    今年6月份多倫多峰會確認了經濟穩定發展的目標。今年11月首爾峰會召開的時候,主題就是“跨越危機,攜手未來”,這兩次峰會主題上有很大的關聯性。您認為這次首爾峰會會不會是多倫多峰會決議的深化呢?

    2010-11-09 09:02:57

  • 陳須隆:

    從歷史峰會來看都有一些需要面對的共同問題,都要應對國際社會未來面臨的挑戰。這次峰會將對宏觀經濟政策進行協調,對經濟復蘇向好做出努力。同時,這次峰會還致力於推動改革,加強金融監管和推動國際金融機構改革向前發展。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每次峰會都是對前一次峰會的延伸和深化。我們觀察得仔細一點就會發現,隨著國際經濟和金融形勢的變化,每次峰會都會有所側重,有所創新,有所發展。

    比如説在匹茲堡會議上,20國集團被確定為國際經濟的主要平臺。在多倫多峰會上又提出了要構建一種強勁、可持續、可平衡的經濟增長框架。這次峰會一定會有新的東西探討,會有新的東西出現。

    2010-11-09 09:03:25

  • 中國網:

    媒體預計在首爾峰會當中,匯率會被定位為核心問題。最近一段時間,美國迫切要求中國提高人民幣匯率。中國提高人民幣匯率對緩解美國國內金融危機來講有什麼好的作用?這對於中國經濟又將産生哪些影響?中國政府在這些問題上的回應是怎樣的?

    2010-11-09 09:03:47

  • 陳須隆:

    今年匯率問題非常熱,大家都談了“貨幣戰爭”,大家也怕打起這樣的戰爭,這樣的戰爭對大家都沒有什麼好處。美國向中國施加壓力,想迫使人民幣大幅升值,中國已經做出了明確的回應。中國認為,匯率問題不應該被政治化,也不應該成為別國國內問題的“替罪羊”。人民幣匯率問題並不是解決世界經濟問題的“萬靈藥”。

    實際上人民幣匯率升值並不一定能解決美國國內的經濟問題,因為很多問題是自己國內內部的原因造成的。中國的態度是很明確的,匯率是一個主權問題,中國對待匯率是負責任的,也是一貫的堅持匯率的自主性、可控性和漸進性原則,實行了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也朝著有市場導向的匯率制度逐步進行改革。

    中國匯率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大幅升值,溫總理已經指出這一點,如果人民幣大幅升值,會對企業帶來不穩定,會造成就業問題。就業問題會誘發社會的不穩定。如果中國經濟和社會出現了不穩定,那麼對世界恐怕也是一個災難。

    2010-11-09 09:04:03

  • 中國網:

    中國一旦提高人民幣匯率,從美國角度來講,會給美國經濟帶來哪些好處呢?

    2010-11-09 09:04:23

  • 陳須隆:

    美國想通過美元貶值迫使其他主要貨幣升值來增加自己的競爭力。而且美國提出了在未來五年實現出口翻番的戰略。在匯率上美國通過貶值,通過其他方法迫使中國人民幣升值,這是具有主動性和戰略性的。實際上,人民幣大幅升值也解決不了美國的所謂貿易不平衡的問題。因為人民幣升值,把中國出口的成本提升上來,使中國的競爭力下降,但是美國消費者仍然需要購買大量的産品,其他國家會提供這樣的産品,它的競爭力也不見得馬上會上來。

    2010-11-09 09:04:53

  • 中國網:

    提高人民幣匯率並不是能解決美國貿易逆差的正確方法?

    2010-11-09 09:05:13

  • 陳須隆:

    是的,我認為他這樣做會轉嫁危機,有使中國經濟成為他金融危機替罪羊的嫌疑。

    2010-11-09 09:05:38

  • 中國網:

    9月29日,美國眾議院通過《匯率改革促進公平貿易法案》,這個法案出臺的目的可能對低估本幣匯率的國家徵收特別關稅。這個法案的出臺對中國在內的東南亞國家來講,在經濟政策上會有哪些變化?

    2010-11-09 09:05:51

  • 陳須隆:

    我想各國最近都在干預匯率。因為由美元貶值引起的世界各國主要匯率“被升值”的情況已經引起的各國的擔憂,這樣會造成其他國家競爭力下降,影響到他們的出口,也影響到他們的就業,會給社會帶來不穩定。美國通過一些法案,或者通過一些其他的措施,舉起大棒向各國施壓,這種做法並不是十分可取的。各國會根據本國的核心利益、國家利益制定對策。我覺得解決之道是各國要平等協商,通過談判來達成一些共識。

    上個月舉行的20國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上已經通過了決議,認為各國應避免競爭性的貨幣貶值的情況,我認為這指明瞭一個正確的方向。

    2010-11-09 09:06:04

  • 中國網:

    各個國家現在針對這個法案的出臺,在經濟政策上會有怎樣相關的調整呢?

    2010-11-09 09:06:19

  • 陳須隆:

    經濟政策調整可能在20國集團框架之內進行協調。比如匯率合作達成指導性方針,宏觀經濟還要繼續協調,確保世界經濟朝著復蘇、平穩、可持續的方向發展,同時推進國際金融體制改革。

    2010-11-09 09:06:36

  • 中國網:

    除了匯率問題,構建全球金融安全網以及全球金融組織改革和發展問題也是這次峰會的核心問題,您就這個問題給大家做一個相關介紹吧。

    2010-11-09 09:06:51

  • 陳須隆:

    據我所知,作為東道主和20國集團的主席國的南韓給予這次峰會很高的期望,把全球金融安全網作為一個非常重要的議題,想使這次峰會打上一個南韓的“烙印”,推出“首爾倡議”或者“南韓倡議”,或者“首爾框架”的東西,目的是加強對金融的市場監管,確保世界金融的安全。我想峰會會在這方面取得很大的成果。在上個月舉行的財長與央行行長會議上,已經確定發達國家向新興市場國家轉讓6%以上的投票份額。歐洲國家讓出2個董事會席位給發展中國家,這比較確定了,是在峰會上會確定到底哪些國家會讓出這些份額和席位。

    關於發展議題,我想新興國家會比較關心南北經濟發展平衡的問題,中國在這方面也主張促進南北經濟平衡發展取得一些成果,包括在發展方式上也應該做一些改革。以前主要是通過財政援助或輸血的辦法,這次在20國集團峰會上很可能會通過培養發展中國家發展潛力的做法,就是提供他們的造血功能來改變援助方式。這也是值得我們關注的一點。

    2010-11-09 09:07:05

  • 中國網:

    我們注意到在這次峰會當中,南韓是作為東道主來參會的,這也好像是第一次在非八國集團之外舉行的G20峰會,這也表明新興國家在G20峰會中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地位越來越高。我們注意到南韓也邀請了新加坡、西班牙、越南、衣索比亞等國到這個峰會上來,您認為南韓是出於怎樣的考慮?

    2010-11-09 09:07:20

  • 陳須隆:

    這個問題問得非常好。這確實是峰會第一次輪到了新興國家和亞洲國家來舉辦,作為南韓人他們會自豪,作為亞洲人也會感到自豪。值得注意的是,南韓這次邀請了一些國家參加了會議,我想有兩個目的:一是為了彌補20國集團首腦峰會的缺陷和不足。不足的是,雖然這20個國家有全球影響力和代表性,但相比聯合國192個成員國,它畢竟是很小的一部分國家,它的代表性是不足的,這是需要確定的。如果擴大這種代表性,南韓就提出方案,通過邀請一些國家來參加。

    我們來看受邀請的國家,新加坡作為全球治理集團主席國的身份被邀請,説起來比較有意思,20國當中有一些中小國家擔心自己的利益被忽視,就成立了全球治理集團,大概由二十七八個國家組成,新加坡在其中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邀請了馬拉維和衣索比亞來參加。馬拉維是非盟的輪值主席國,衣索比亞是非洲發展新夥伴計劃的主席國,還有越南是東盟的輪值主席國,這些國家都非常有代表性,

    西班牙是世界前十大經濟體,前幾次會議都邀請它來參加了,這次也在邀請之列。通過這樣的方式我想擴大了會議的影響力,也提升了會議的代表性和權威性,這種做法是十分可取的。從南韓角度來講,南韓把自己定位為溝通南北的一個重要橋梁,發揮橋梁作用,通過這次會議也要擴大自己的國際影響,提升國家品牌,發揮它的影響力。它這麼做也有助於達到它這樣的目的。

    2010-11-09 09:07:36

  • 中國網:

    我們尤其需要説一下西班牙這個國家,它是前十大經濟體之一,但在G20名單裏卻沒有找到它的一席之地。G20人口占到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二,國民生産總值也佔到了全世界85%。西班牙作為世界十大經濟體我覺得它理應加入到G20峰會當中,為什麼卻沒有它的名字?這是什麼原因?

    2010-11-09 09:07:55

  • 陳須隆:

    這需要從歷史去尋找,西班牙不是西方七國的成員國,G20成立的時候,西方七國加上12個新興市場國家和歐盟構成這個組織,它不是按照經濟實力或某一個標準來挑選的,他就沒有搭上G20集團的便車。

    2010-11-09 09:08:12

  • 中國網:

    中國加入了G20中,為這個機制帶來了哪些新的內容?中國在這其中發揮了哪些作用?

    2010-11-09 09:08:25

  • 陳須隆:

    中國是20國集團的創始國,中國參加了歷次20國集團峰會,在峰會上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發揮了重要作用。中國主要是通過倡導“同舟共濟”的精神,共克時艱,共渡危機,倡導互利共贏的原則,倡導20國集團共同發展作用。中國在20國集團框架內努力協調宏觀經濟政策,推動國際金融機構改革,加強國際金融監管,同時特別重視發展南北經濟平衡問題,這些都説明中國在這個機制中非常有影響力,作用也非常大。

    2010-11-09 09:08:40

  • 中國網:

    現在包括中國、印度、巴西、俄羅斯這“金磚四國”都加入到了G20行列當中,説明新興經濟體在G20當中起到的作用越來越大,國際地位越來越高。我們也想知道在G20內部來講,這些新興經濟體在發達國家面前,也就是G20在G8面前如何提升自己的話語權?

    2010-11-09 09:09:46

  • 陳須隆:

    這個問題問得很好。20國集團的誕生帶來兩個轉變,一是國際經濟權力從北方國家向南方國家轉移,或者從發達國家向新興市場國家進行轉移;二是意味著國際經濟治理從西方七國集團向二十國集團新的機制轉變。新的二十國集團已經不同於以前的“富國俱樂部”,它實現了偉大的歷史進步。新興市場國家第一次能夠與發達國家平起平坐,有同等的話語權,能夠參與到國際經濟、金融的規則制定當中來,這是前所未有的。同時我們還應該看到,西方發達國家享有了歷史先發優勢,它仍然有主導權,比如從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投票權依然可以一票否決。這種優勢體現在結構上,比如世界銀行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機制,這種機制的改革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完成的,這需要一個過程,現在二十國集團正在推動這個過程,逐步實現從西方國家佔絕對主導向新興市場國家和發達國家比較平衡的方向去演變。前面的路仍然很長,所以,新興國家仍然需要攜手合作,不斷推動國際經濟、金融機制改革的深化與發展,逐步實現朝著更加平衡的方向發展。

    2010-11-09 09:10:00

  • 中國網:

    安全國際話語權從G8向各方共同發展,這樣的機制來實現共同目標,來進行合作?

    2010-11-09 09:10:19

  • 陳須隆:

    是這樣的,這也體現了世界經濟治理的特點,由南北雙方,或者説由發達國家和新興市場經濟國家平等協商,攜手一起來治理的,而不完全是由西方來主宰的。

    2010-11-09 09:10:31

  • 中國網:

    有媒體評論説,G20峰會承諾太多,行動太少,制定目標的時候很具體,但如果把每個決策落到實處很困難,像白駒過隙。我認為有兩方面原因:一是G20峰會是個非正式的國際機制,不是執行機制,達成共識容易,不是確保每個決議能夠落到實處;二是這20個國家當中,既有發達國家也有發展中國家,各個國家經濟發展水準不一樣,大家如何按照統一目標,按照各自的步伐來努力,在這個過程當中會遇到不同的問題,您對這個問題有什麼樣的看法?

    2010-11-09 09:10:48

  • 陳須隆:

    二十國集團峰會産生有它的必然性,也是非常重要的。從前幾次峰會來看,它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也就是説,二十國集團各國人口加起來佔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二,國民生産總值加起來佔全球國民生産總值的85%,這些國家在一起本身商量事情就非常有意義。在危機的時候,大家心比較齊一點,面臨共同的壓力,誰也不願意讓上世紀30年代的大蕭條悲劇重演,大家希望共同協調宏觀經濟政策,加強金融監管,確保世界經濟朝著復蘇向好的方向方面。現在隨著後危機時代到來,危機過後,大家心是不是還那麼齊呢?會不會分道揚鑣呢?確實有可能出現這樣的問題。在二十國集團峰會上達成重要的政治共識,對各國經濟和金融政策産生了一定的影響,如果達成共識,如果是強有力的,它的影響也會在後面的政策制定中體現出來。

    2010-11-09 09:11:06

  • 陳須隆:

    尤其現在面臨匯率上的爭端,大家需要去協商,另一方面來看,它在國際金融改革上是逐步向上推進的,是有行動的,是有落實的。客觀地説,一方面我們不應該過高估計或看待二十國集團的作用,因為它的成果最終取決於二十國集團各成員國的政治意願,是由他們各國政治領導人,各個國家領導人做出的決策。另一方面,我們應該看到,它確實在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它避免了世界危機的惡化,把世界經濟從金融危機中挽救出來,而且這個勢頭還在向好的方向發展。有分歧,有矛盾是很正常的,這就是國際政治,國際關係的現實,只不過希望大家本著同舟共濟,互利共贏的原則去協商,去解決。

    至於説到是不是需要一個暢通的機制確保它的有效性,我覺得這方面很可能在二十國集團峰會上進行探討,包括這次首爾峰會可能會探討一下二十國集團有沒有必要長久化,會不會把這點明確下來。會不會設立常設機構,這也是我們所關注的問題。

    2010-11-09 09:11:29

  • 中國網:

    從一開始二十國峰會成立的宗旨,就是致力推動發達國家和新興經濟體之間對實質性問題進行探討,並促進國際金融穩定和經濟持續增長。您認為現在的G20相對以前的G8來講對於縮小南北差距,豐富南南合作有哪些積極的作用?

    2010-11-09 09:11:47

  • 陳須隆:

    我認為它提供了很好的框架,很好的平臺,很好的機制,讓南北雙方就實質性的問題進行認真磋商和談判,達成共識。同時它也為南南國家加強合作開闢了新的渠道。實際上二十國集團也成為南方國家合作的議題,比如“金磚四國”在開峰會的時候,你看他們聯合公報或聲明中都會提到,要加強“金磚四國”在二十國集團一些議題上的合作。

    我想二十國集團的産生確實促進了南北的對話與合作,也促進了南南合作。但話又説回來,南方國家只有加強合作,提高自己的影響力,加快自己的發展,才能在二十國集團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2010-11-09 09:12:04

  • 中國網:

    現在全球經濟朝著G20軌道似乎成為大家心照不宣的事實,每一次峰會都成為決定全球未來經濟走向的關鍵性的會議。有的人説了,G20峰會的作用被誇大,被神化了,您覺得是這樣嗎?

    2010-11-09 09:12:25

  • 陳須隆:

    我覺得二十國集團和二十國集團峰會沒有被神化,也不應該被神化,因為它確實是一個重要的機制,成為支撐世界經濟的重要平臺。我們需要研討的是金融危機之後,二十國集團峰會的探討會不會繼續深化,會不會繼續向前推進,也就是會不會繼續永久化。今後二十國集團峰會就一些議題共同推進,出臺措施,也會對各國經濟做出相應的調整,在不久的將來,我認為二十國集團峰會在世界經濟可以發揮這樣的作用。

    2010-11-09 09:12:39

  • 中國網:

    感謝您來到中國網作客,也感謝大家的收看,我們下期節目再見!

    2010-11-09 09:12:55

  • 陳須隆:

    再見!

    2010-11-09 09:13:10

圖片內容:

視頻地址:

    mms://wmv5.china.com.cn/VOD/olderDataft/olderDatazjxz/101110cxl.wmv

圖片大圖:

  • 國際金融危機中蘊含了國際金融合作的機遇,現在我們正在抓住這樣的機遇。

    中國網 楊楠

  • 每次G20峰會都會有所側重,有所創新,有所發展。

    中國網 楊楠

  • 大家都談了“貨幣戰爭”,大家也怕打起這樣的戰爭,這樣的戰爭對大家都沒有什麼好處。

    中國網 楊楠

  • 人民幣匯率問題並不是解決世界經濟問題的“萬靈藥”。

    中國網 楊楠

  • 溫總理已經指出,如果人民幣大幅升值,會對企業帶來不穩定,會造成就業問題。

    中國網 楊楠

  • 這次峰會上很可能會通過培養新興市場國家發展潛力的做法,提供他們的造血功能來改變援助方式。

    中國網 楊楠

  • 新的二十國集團使新興市場國家第一次參與到國際經濟、金融的規則制定當中來,這是前所未有的。

    中國網 楊楠

  • 我們需要研討金融危機後,二十國集團峰會的探討會不會繼續深化,繼續向前推進和繼續永久化。

    中國網 楊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