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員訪談 | 外國使節看中國 | 專家學者 | 名人名家 | 商界精英 | 人物故事 | 網上直播 | 視頻中國
 瀏覽中國網欄目

奧運倒計時100天 于丹感悟《論語》與奧運

中國網 | 時間: 2008-05-04  | 文章來源: 騰訊網

主持人:我們看過您在電視裏講,和在看這本書的時候,其實就是一種感悟。因為看電視的時候很直觀,我弟弟很喜歡看,去年過春節的時候也在看,他就説我不睡,你們睡去吧,那時候有直播,他看晚上的。他説我聽了之後,會在晚上睡覺的時候去想,我送了他一本書,他説我會在聽的時候跟感覺結合在一起,那種感覺是不一樣的。

于丹:你要替我謝謝你弟弟。比如你跟我講你弟弟在聽,我就會覺得特別感動,因為我周圍,比如説像你這麼大的女孩子,見著我,幾乎10個裏,8個、9個都説我媽媽特喜歡你,或者説我奶奶特喜歡你,還真是不多,就是像你這個年紀的女孩子,跟我講説我弟弟會喜歡。

其實我真是更看重,年輕的讀者或者觀眾,對《論語》能有感觸。我覺得不一定是説對我講的內容有什麼感觸,而是他能信任中國的經典,跟中國人現在生活坐標之間有關聯的。我覺得他只要能信任這一點,他自己就會用心去讀更多東西。比如説我們的父輩,甚至更高的祖輩,他們可能從小會讀很多這樣的內容,他們接受的是文革以前的教育。其實和我的同齡人在一起的時候,對於《論語》經典的熟悉沒有那麼多了,像你們這樣年輕人就更少了。

像説你弟弟如果會喜歡的話,我就覺得特別特別欣慰。因為我覺得我提供的不是什麼標準答案,我從來沒告訴人説,《論語》這本書裏它講的就是什麼,其實我談的是我讀《論語》讀出了一種什麼樣的感覺,我覺得每個人讀《論語》讀出來的感覺都是不同的。但不管他在做什麼,他是什麼樣年紀,他有什麼感受,他只要讀一下,哪怕有只言片語他能夠感悟,也就行了。所以孔子那時候跟學生就是有問必答,《論語》就是這樣一個樸素的東西,它裏面可能讀懂的東西,你自己用心去體會,源遠流長。但如果説就翻一番,有幾句話記住了,就會很有用的。

你比如説他講孝敬,如果天下兒女都記住他的話,就會經常想想你爹媽的年紀,想起來一方面是高興,但更多的是擔心。你為他的身體,為他的心情,更多一份牽掛。想想説我答應父母的事情,不要等到下個月,不要等到明年,我回去之後哪怕不吃這頓飯,陪他做一會兒,我也算把今天的孝心盡到了。

你想如果你就記住這麼一句話的話,它可能都會改善你的人際關係。

主持人:其實説著説著,還是離不開自己的老本行,想著想著,我就想到體育了。您給大家解讀的2000年以前的書,用到了今天,我覺得在今年2008年,我們迎來了百年的奧運。今年8月8號奧運會就要開幕了,您覺得《論語》和我們的中國體育,中國舉辦奧運會,有沒有什麼共通的地方呢?

于丹:楊揚給了我一個很大的命題,這個題目我覺得分兩個層次説。一個層次就是《論語》與奧運,一個就是《論語》與中國體育。

先來説奧運,奧運是什麼概念?在我的心裏,我覺得奧運,絕不簡簡單單是一個體育紀年。我們經歷的國際上面,各種力量對聖火的態度,以及經歷的華人的熱情,經歷我們民族的凝聚力,一種空前的彰顯,國人這種整個心情的澎湃。這一條路上走過來,你會發現聖火只是一個符號,整個這是一次民族形象的展示,這是中國與世界一次真正的關係的一種打造。

所以如果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我們怎麼審視奧運。我們從現在來看的話,奧運的倒計時,正好也就是100天了。就在100天前後這個時候,我們怎麼看奧運呢?我覺得奧運並不是説8月8號一個大的開幕式,然後留下一些獎盃、一些獎牌,這件事情就叫過去了。某種意義上來講,奧運會的落下帷幕,才是中國一個國際紀年開啟帷幕的起點。也就是説奧運絕對是中國一個國際紀年。而我們在現在,在倒計時100天的時候,應該思考的命題,就是後奧運時代的中國文化何去何從。

大家經常説的“我參與、我奉獻、我快樂”,這是什麼呢?這是一種人的精神。你説面對環保不是如此嗎?面對社會的任何公益事業不是如此嗎?所以我一直在想,什麼是後奧運時候的文化。

你比如説,我們由於奧運,首都現在有好多大型的基礎設施,都迅速的建立起來了,是不是起來就夠了?我們舉個例子,就是我們最大的航廈T3,這已經是世界上最大的單體航廈。我第一次去T3的時候,真的是覺得是太震撼了,過去老覺得去其他國家那些大的機場,經常會有小火車來來回回,會有那麼大,這一下,好傢夥,T3從設施上來講,比人家哪哪都不差,非常的便捷。但是有一點我感覺特別強烈,你看T3里到處都是平行的滾梯,設備非常的完備了,但是我們熙熙攘攘的人群,很少有人是自覺靠右側站立的,後面的人過來,你想説勞駕,過一下,但有時候想想算了,因為人太多。

我就想奧運到底帶給我們什麼?光有硬體夠不夠,我們什麼樣的軟體意識,來跟這種硬體相匹配,才是奧運真正帶給我們的持續發展。所以我覺得《論語》其實也不光是一本書,它是一個中國人的態度和理念。剛才一開始我就説《論語》中的仁愛是最重要的,仁愛是什麼?學生問老師説,你這講的太抽象了。其實孔子就説了五點叫“恭、寬、行、敏、慧”。什麼叫恭敬?他説“恭則不侮”,説白了,你能對他人必恭必敬,那麼你的生命不會輕易遭之羞辱的。

我會經常出去講學,老在坐飛機。嶄新的T3,我已經進出好幾趟了,幾乎每次都有很強烈的感受。經常我在行進過程中,有人在我面前強行。我們老有習慣從人面前強,你能不能停一下,從人的後面強呢。包括坐計程車,我留心看了一下,絕大多數的人是從車頭拎著行李走的。如果所有人都從車頭走,車就會慢很多。車頭走其實還有危險,司機還著急。如果我們大家都習慣於從後備廂走,拿完行李之後,從後面走了,車子是不影響的,我們的人流也會暢通。包括我説的,如果大家都靠右的話,反而會更暢通。

所以我説T3隻是一個小小的代表,我們現在在整個的北京市政,都會看見,硬體在不斷的突飛猛進的發展著。但是我們的理念是什麼呢?可以説敬則不侮,這是孔子當年的態度。説白了,人跟人之間的表情都是互相的鏡子。你説我跟一個人説話,總是笑語春風的,那你對我肯定也是和顏悅色的。有些人身上就帶著硬梆梆的排場,他會挑三嫌四的,對什麼人都不滿,他臉上的表情就算不怒氣沖衝,臉上也會冷漠的。所以你要想別人對你怎樣,你就要給別人這樣的東西。

實際上作為我們這個民族,站在今天這個時候,接人待物的禮儀一定有內在的觀念。所以在奧運的時候,為什麼從山東曲阜《論語》裏的話挑出來,像“有朋自遠方來,不矣樂乎”。其實“和”也是《論語》中的重要思想,並不是指重任認同完全一致的標準,他提倡的和是和而不同,他提倡的是每一個人要有自己的獨立之見,要有自己獨立的崗位,每個人都去堅持不同,但整個在一起團隊合作的時候是和諧的。形成一種不同,而融合的和諧。

這種和而不同,我們今天也應該用。再比如説《禮儀語》裏面很多地方都提到了,你自己認為不好的東西,也不要強加於人。再比如“四海皆兄弟”,別説用奧運的時候真是挺合適。

主持人:因為我們奧運有人文奧運。

于丹:也就是説人文奧運是最後真正的東西。其實我覺得你是的真是好,我們現在也在想奧運留下的到底是什麼。我們説文明遺産的時候,有一個劃分,叫物質遺産和非物質遺産。實際上物質遺産是很容易留下的,我們從現在去拜謁世界上各大古文明,你還能看到遺跡,但是非物質遺産,它是現在正在建設的生生不息的文明形態。當我們爭分奪秒倒計時的時候,還能夠留下多少非物質的傳承,建立一種習慣,一種禮儀,一種態度,一種心情,所有這些東西是非物質的。但是我覺得這是奧運,會給我們真正留下的東西。

所以這就是楊揚剛才跟我説的第一個問題,我説它跟我們的奧運有什麼關聯。第二個你就説到跟體育。因為我是受訓練局的邀請,我大概跟乒乓球(搜吧)隊、跳水(搜吧)隊,跟好幾隊都有過接觸,大家都一起聊過,關於中國文化跟人的心態。這裡面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我們的運動員以什麼樣的心情去面對比賽,運動往往都是一個瞬間,就是一個很強烈的、很激烈的這麼一種對抗。我們中國好多好多最優秀的運動員,技巧一點不比其他的運動員差,輸就輸在心理素質上。就往往是在上場的時候,自己心理上急了、躁了,所以很多優秀的運動員,根本不是輸給對手,而是輸給自己。

什麼樣才是一個心態?我想《論語》其實不是一個人生寶典,它不是百科全書,不是説你翻到哪一頁,明天你就瞬間改變了我一直説心有所感、心有所悟的東西,是讓你去慢慢體會。我們翻遍《論語》,君子這個詞用的很多。什麼叫君子?學生問老師的時候,孔子就説了四個字就是,不憂不懼。學生説就那麼簡單,不憂不懼就能當君子了,老師説一個人覺得我內心沒有什麼內疚,我盡心盡力了,哪來那麼的憂思和恐懼。

有很多優秀的運動員,足球(搜吧)運動員,一到臨門一腳,一旦算計自己將進第幾個球的時候,這個球一定打分,這時心裏就有很多雜念。所以人在比賽的時候,其實是要忘我的。就是你自己完全出於不憂不懼準備的時候,你這種發揮可能是最好的,人在自然狀態下是最好的。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相關報道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88828396 (2007.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