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員訪談 | 外國使節看中國 | 專家學者 | 名人名家 | 商界精英 | 人物故事 | 網上直播 | 視頻中國
 瀏覽中國網欄目

奧運倒計時100天 于丹感悟《論語》與奧運

中國網 | 時間: 2008-05-04  | 文章來源: 騰訊網



于丹老師在上海簽售。

主持人:各位網友們,大家好,歡迎來到《奧運大講堂》欄目。今天來到大講堂的人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但是很多網友又覺得很奇怪,好像跟體育沒有什麼聯繫,她是在《百家講壇》裏面給我們講述《論語》的于丹老師。

于丹:大家好,各位的網友大家好!

主持人:您給我們講述的《論語》,是用大家非常接受的語言。您當時第一次解讀了之後,寫了《論語心得》這本書,春節的時候又給大家講了《論語感悟》,現在這本書已經出來了,很多喜歡于丹老師的朋友,都得到了這本書,不過我今天非常幸運,已經得到于丹老師的簽名了。第一本的《論語心得》和第二本《論語感悟》有什麼不一樣的,因為我們都知道第一部和第二部是完全不一樣的。

于丹:對,應該説一樣的是解讀的方式,不一樣的是梳理的主題內容。先説一樣的,你看第一本書叫《心得》,我一直強調這裡面叫“一心所得”,第二本書叫感悟,也就是説感和悟,仍然是一個人內心的一種判斷方式。所以説這兩本書有一樣的地方,就是這兩本書都不是按照學理體系去做論語的系統研究,而是站在現代人,這樣一個讀者的角度,我去閱讀這本書,我自己的生命經驗,我在成長中的感受,跟《論語》之間我有什麼樣的呼應和默契。我把我自己的一心所得、所感、所悟拿出來來跟大家分享。所以從心得上來講,和感悟是一脈相承的。

不一致的地方就是關於主題。應該説第二本書,比第一本書在主題的劃分上推敲得更仔細一些了。因為第一本書還有一點信手捏來的意思。今天看起來,你比如説像“君子之道”跟處事之道,交友之道,在劃分的時候還不是特別的內在統一。但是在第二本書的時候,因為我覺得既然《百家講壇》還有這個動議,希望我繼續再講一講。特別有的朋友説,你第一次講的時候,有很多部分還沒有涉及到,《論語》它的核心價值是什麼,你要讀的時候,就要從方方面面,把今天能跟大家分享的內容,盡可能多的解讀出來。

第二次有七個道,像君子道德,在君子之道中有所涉及,但是沒有把仁愛之道完全拿出來。但其實仁字是《論語》中出現最多的字,也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比如第二次講的“忠恕之道”,什麼是忠,什麼是恕?坦率的説,這是我第一次講的時候,我刻意繞著走的,不敢講,感覺是不是過時了。這是封建制度裏,一直要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立法,所以我覺得當下講,我們要怎麼去做當下的解讀。

還有什麼是恕,其實孔子是非常推崇這個的。老實説的就是這個字,他説其恕乎。怎麼看忠,怎麼看恕?我覺得每個時代都有當下解讀。在朱熹的時候就説過“進己為忠,推己為恕”,用這顆心推到別人的身上,將心比心,那就會寬容了,所以他就解讀為“忠心為忠,如心為恕”。能夠將心比心,換位思考,你自然就寬容了。

所以我後來覺得,這樣一個價值不能繞著走。在今天這個世紀的人,他在今天法制社會人際關係中,對他的一種解讀方式,所以忠恕之道也拿出來講。

特別是主持人説我們這次拿出來是春節,大年初一講什麼,就是第一講。這是我跟《百家講壇》編導組,大家後來形成一個默契,共同認定大年初一講孝敬之道。因為孝是一個太普泛的人倫起點,而且大年初一你經常會看到,都是穿著大紅唐裝在那拜年的人。這個時候,其實問一問我們的內心,究竟是外在的歡聚的儀式,還是有一份真正對自己老人深深的牽掛,和一種深深的敬重。那麼這一年中,除了大年初一,你其他的時候,到底還有多少這種孝心在,能夠真正去做。

包括還有一個敏感的話題,就是治世之道。孔子談為政的內容很多,放到今天這個時代,我説了一定要看到他當時,那種宗法社會的環境,跟今天法制社會的環境,它是不同的。今天如何借鑒他的思想來治事,同時要回避開中國這2000多年的時間裏面,一直把它當作統治數,怎麼拔開那層影子,談今天的治世思想。

再包括像人的智慧之道、學習之道,林林總總的放在裏面,就形成了這本書新的七個主題。所以從主題上,它跟第一本數完全不同的,但從解讀方式上,是一以貫之的。

主持人:剛才聽了于丹老師的講解,從書的字面上理解,第一本是心得,當您讀完一本好書,馬上的那種感覺。就是説突然的那種感覺,而不是説經過很長時間的品位、體會,來感覺的那些東西。那麼第二本書可能就是感悟,我們從字面上看也是,感悟它可能通過一定的時間,來細細的琢磨。比如您剛才説的,跟中央電視臺怎麼配合,初一應該講什麼,我們應該繞過什麼。

于丹:其實在你説到書題目之前,我自己都沒有這麼特別認真的想過。我覺得是很有道理的,我以前增加在書裏説過這個觀點,我們老在説覺悟覺悟,覺和悟是兩個不同的階段,覺就是一個瞬間,讀到好的言詞,心中碰然有所觸動,這就是覺了。但是悟是長時間的,悠遠的過程。

確實像你説的,《心得》是我第一次在《百家講壇》講的。那次為什麼叫“天地仁之道”,導演説能講什麼就講什麼,我就講了一大堆,人家一看這是什麼主題啊,其實就是一個總論。但這次《感悟》確實是經過推敲的。孔子説“好謀而成”,你就要用自己的智慧好好的謀劃。這次七個之道怎麼分佈,要找大量詳實的資料,做更為嚴謹的保障,這都是第二本書的時候才這樣去做的。



1   2   3   下一頁  


 
|相關報道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88828396 (2007.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