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員訪談 | 外國使節看中國 | 專家學者 | 名人名家 | 商界精英 | 人物故事 | 網上直播 | 視頻中國
 瀏覽中國網欄目

國土資源部姜建軍司長談“加強地質災害防治”

中國網 | 時間: 2007-08-01  | 文章來源: 中國網

[主持人]對人為造成的地質災害看來我們要事先進行評估,盡可能預防這個項目可能引發的地質災害,如果一旦誘發就是“誰誘發誰治理”?

[姜建軍]對,對於自然的是各級政府,因為我們有廣大的農村山區,所以我們還有一部分地質災害賦予了各級政府了。 

[網友]二氧化碳排量增加,全球氣溫上升,給許多災害發生、病菌傳播造了溫床,這是大自然對人類的懲罰,這也會催生更多的地質災害嗎?

[姜建軍]有報道,全球溫度增高了一度,主要是由於地球上的人類釋放了大量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在生産、生活過程中)。剛才網友提到全球氣變暖是否帶來更多地質災害。根據颱風、颶風近年比較多等現象,應該説氣侯變暖,極端的降雨天氣增多,將會在我國本來就地質災害多發的基礎上雪上加霜。咱們國家本身地質構造就複雜,地形地貌變化也比較大,山區多、平地少,過去降雨的分佈就不均,天氣變暖將導致氣侯重新的佈局。從過去一、兩年來看,和全球氣侯變暖來説這一系列的現象説明確實帶來了極端氣侯比較多和強降雨比較多,這也必然導致了地質災害發生比較多。

[網友]預警預報對防災減災很重要,目前我國的地災預警預報工作是如何開展的?也就是説一旦預測到可能有危害較大的地質災害發生,我們老百姓怎麼知道,並積極做好搬遷或者預防等準備? 

[姜建軍]網友這個問題問得很好。我也想借此機會介紹一下地質災害預警預報。實際上我們國家地質災害預警預報主要是針對造成人民生命財産危害的崩塌、滑坡、泥石流這種災害從兩個層面上所做的。一是我們開展了區域性的趨勢預警預報,這就是百姓經常在中央電視台中可以看到的由國土資源部和中國氣象局發佈的地質災害氣象預警預報。這是根據我們兩個部門在過去多年的實踐中對氣象資料以及地質災害情況的了解,兩方面的資源整合到一起進行分析所做的預報。 

[姜建軍]這主要反映的是區域性的,從時間、空間和強度方面預報。地質災害預警預報裏面還包括單點的地質災害氣象預警預報,包括了群測群防的系統,比如在三峽地質災害預警預報系統我們加強了專業的部分。另外群測群防就是在一些地質災害多發地區我們發動老百姓通過簡易辦法進行監測。通過區域的、單點的和專業的方式做出預測,落實監測結果,並落實到隱患點上,落實責任人,發放明白卡,知道災害的情況,説明預警信號和撤離路線。當災害一旦發生以後,老百姓就要按照我們事先一系列的部署,預警、預報、撤離方案行動起來。 

[主持人]那總結一下我們老百姓能通過哪些渠道可以獲取這些資訊呢?

[姜建軍]平時,我們在沒有強降雨的過程中,前面我們也提到我們開展過群測群防建設,又通過了地質災害防治知識的普及,更重要的就是落實到了一張“明白卡”,這個“明白卡”非常細,滑坡體有多大,在什麼地方在這裡面涉及多少人,包括這個地區的監測人是誰,撤離路線,如何撤離,包括你向誰反映等等,是一張“救命卡”。

[主持人]那他們怎麼知道這樣一個預警預報資訊呢?

[姜建軍]最重要的也就是説百姓要關注天氣。關注電視地質災害氣象預警預報。而有的地區沒有電視我們還要通過廣播系統去傳達,警示各級政府和當地的百姓在這種情況下要注意防範地質災害,這也是他們得到這種資訊的渠道之一。第二種渠道就是各級政府主動以傳遞的方式把資訊傳遞給老百姓。

[網友]不懂就問:近幾年來,經常在報紙電視等媒體上看見或聽見"地質災害群測群防"的説法,老百姓如何參與群測群防?網友鄉村人3030:請問姜司長,地質災害群測群防工作有什麼成效,據我所知,有些地方對此工作不是很重視,如沒有監測經費等,今後將如何長期有效開展此項工作?  

[姜建軍]我首先回答網友關於群測群防的參與問題,一般的群測群防是指各級縣和鄉的兩級人民政府再加上村居委會組織它的轄區內的老百姓在國土資源部以及相關部門的指導下,通過知識的培訓,建立防災的一些制度,對地質災害的前兆、動態有一定的了解,加強巡查、排查,發現隱患問題以後要預告。 

[姜建軍]通俗地講是一種主動減災的措施。那老百姓如何參與這個事情呢?主要是當地政府負起責任,要組織老百姓參與進去。老百姓參與進去以後就賦予了老百姓義務,他為了自己的生命和財産安全有義務了解預警信號、撤離路線、避難場所,主動填寫“明白卡”這就參與了其中了,構成了一張無形的防治地質災害的網。 

[姜建軍]第二是做好檢測、監測、記錄。自己家發現房子裂縫了,但是沒有倒,你要報告一下,要做一些專業人員告訴他們的簡易的方法,這也是參與方式之一。最後要及時掌握險情和撤離路線,通過以上幾種方式參與到群測群防工作當中,對他的生命和財産安全通過了解知識,增強防災意識和能力上從而保住了自己的生命。 



   上一頁   1   2   3   4   5   下一頁  


 
|相關報道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88828396 (2007.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