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海岸帶功能分區
12.海岸帶是指陸地與海洋的交界地帶,範圍主要是海岸線向陸側延伸10公里,向海側延至6米水深線。江蘇沿海海岸線北起蘇魯交界的繡針河口,南至長江北支河口。從繡針河口至興莊河口為砂質海岸,連雲港西墅至燒香河北口為基岩海岸,其餘均為粉沙淤泥質海岸。近海海域有廣闊的輻射沙洲,內緣存在一些比較穩定的潮汐通道,為建設大型海港提供了有利條件。
第六節 海岸帶功能分區
13.根據自然條件和開發現狀,將海岸帶依功能劃分為港口工業區、海洋漁業區、鹽田區、海洋保護和旅遊區以及特殊功能區等。
(1)港口工業區。
本區可作港口開發利用的海岸主要分佈在連雲港—灌河段、廢黃河口附近和輻射沙洲內緣,共有港口岸線171.9公里,其中已利用岸線11.8公里,尚有160.1公里未開發利用。
港口工業區的主要功能:建設臨港産業,形成臨港産業集中區。這類海岸線開發要堅持深水深用原則,通過大項目帶動海岸線開發和港口建設,嚴格限制非臨港類産業佈局,提高沿海地區深水岸線資源的利用效率。港口工業區佔用岸線控制在全省海岸線總長度的20%以內。
表1:沿海主要港區岸線資源條件
港口名稱 |
建設條件 |
連雲港港 |
屬於基岩海岸,可建10萬噸級以上泊位,已用岸線7.6公里 |
灌河口港口群 |
有深水岸線10公里,可建萬噸級以上泊位 |
鹽城港濱海港區 |
有岸線10公里,可建10萬噸級以上泊位 |
鹽城港射陽港區 |
可建1-3萬噸級泊位 |
鹽城港大豐港區 |
可建5萬噸級以上泊位 |
南通港洋口港區 |
可建10萬噸級以上泊位,規劃20萬噸級深水航道 |
南通港呂四港區 |
可建5萬噸以上泊位,規劃10萬噸級深水航道 |
(2)海洋漁業區。
本區沿海灘塗和淺海的大部分地區適宜海水養殖,養殖區分佈較廣,面積達300萬畝以上。海洋漁業增殖區主要分佈在前三島、海州灣、開山島、東沙、高泥、條子泥、腰沙、東元沙等海域。海洋捕撈區主要集中在海州灣漁場、呂四漁場和長江口漁場等。
海洋漁業區的主要功能:海水增養殖、海洋捕撈和海洋水産品加工。發展的方向是調整並適當增加海水增養殖面積,提高海水養殖品種的附加值。
國家中心漁港主要佈局在啟東大洋港漁港,國家一級群眾漁港主要佈局在如東小洋口漁港、連雲港西連島漁港、贛榆青口漁港、射陽黃沙港漁港,國家二級群眾漁港主要佈局在啟東市蒿枝港漁港、如東劉埠港漁港、如東東淩港漁港、贛榆三洋漁港、贛榆響石漁港、贛榆柘汪漁港、射陽新洋港漁港等。規劃建設的國家一、二級群眾漁港主要有贛榆海頭漁港、灌雲燕尾港漁港、響水陳家港漁港、大豐鬥龍港漁港、東臺弶港漁港、海門東灶港漁港、通州新開河漁港、啟東茅家港漁港、啟東連興港漁港等。
(3)鹽田區。
本區鹽田主要分佈在繡針河口至臨洪河口的青口鹽場,臨洪河口至灌河口的台北、台南、徐圩和灌西鹽場,灌河口至王港口的灌東、三圩、響水和新灘鹽場。
鹽田區的主要功能:突出制鹽主體地位,提高單位産出效益。調整優化低産鹽田建設用地結構,為臨港産業集中區提供建設用地。近期重點調整連雲港台北鹽場和響水灌東鹽場部分鹽田,在臨港産業集中區周圍調整部分鹽田。
(4)海洋保護區和旅遊區。
海洋保護區包括海洋和海岸自然生態保護區、生物物種自然保護區以及自然歷史遺跡保護區。海洋和海岸自然生態保護區主要有:射陽、大豐、東臺濕地與沼澤生態系統保護區、輻射沙洲匯聚流生態系統保護區、蠣蚜山牡蠣礁保護區、長江口北支濕地生態保護區;生物物種自然保護區主要有:前三島鳥類保護區、鹽城丹頂鶴自然保護區、大豐麋鹿自然保護區、連島植物物種自然保護區;自然歷史遺跡保護區主要有:龍王河口羽狀沙嘴保護區、海島海蝕海積地形保護區、灌河口至翻身河口貝殼沙堤保護區、連雲港古祭葬群、連島古石刻和啟東古海岸防護工程等。
我省沿海旅遊資源主要分佈在北部海州灣、中部海岸濕地和南部江海交匯區域。風景旅遊區主要分佈在秦山島、東西連島、前三島、竹島、羊山島、丹頂鶴保護區、麋鹿保護區、圓陀角等;度假旅遊區主要分佈在海州灣、連島、開山島、廢黃河口、大豐港、東臺弶港、老壩港、新中閘和呂四等地。
海洋保護區和旅遊區的主要功能:保護海洋資源、濕地資源、生物物種和自然歷史遺跡等,適度開發旅遊資源。嚴格保全保護區面積,加大經濟林帶、生態隔離帶、生態調節區建設力度,擴大生態面積。結合資源條件,順應自然,適度發展旅遊業。
(5)特殊功能區。
沿海局部海岸帶還承擔了尾水排放、傾廢、軍事、科研等特殊功能,這類區域面積較小。尾水排放口目前主要分佈在沙旺河、臨洪河、埒子口、灌河、中山河、淮河入海水道、扁擔港、射陽河、新洋港、鬥龍港、二卯酉河、王港河、川東港、東臺河、梁垛河、新北淩閘、小洋口、東安閘、大洋港和蒿枝港等河口,以及原連雲港鹼廠、田灣核電站和雙燈集團等企業直排口附近海域。實施集中處理,集中排放,調整佈局,減少排放口。嚴格控制傾倒物數量,限定傾倒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