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躍進萬歲!總路線萬歲!人民公社萬歲!”
1958年5月,黨的八大二次會議根據毛澤東的提議,通過了“鼓足幹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的總路線。因內容言簡意賅,通俗易懂,“鼓足幹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的總路線萬歲”的標語被刷在了鄉村的墻上,並很快為群眾熟悉,在很長時間內成為動員人民從事社會主義建設的口號。
總路線中的“快”,最先體現在了鋼鐵生産的“超英趕美”上。
1958年全國大煉鋼達到高潮。那時,賈清傑才9歲。“重活我幹不了,大人們就讓我們拉風箱,煉鋼用的風箱有6尺多長,我們幾個小孩子每推拉一次風箱就向前跑三步再向後跑三步。”
賈清傑説,“當時的領導説,我們村裏山上的石頭是礦石,能用來煉鋼,我們就二話不説跟在技術員屁股後頭上山採鐵礦石,可煉著煉著才發現那些都是吹牛的話,礦石放在土高爐裏煉好久才出一點點鋼。”
賈清傑説,那時大傢夥幹得非常帶勁兒,一想到幾年後就能超過英國趕上美國了,連我們小孩子拉風箱都不覺得累。每過一段時間,大隊就抬著煉好的鋼到縣城去展示,人們都非常有成就感。
大煉鋼鐵取得的成就感,刺激了群眾進一步建設社會主義的熱情。“大躍進萬歲!總路線萬歲!人民公社萬歲!”“人民公社無限好,萬里江山一日新”等標語,鋪天蓋地地刷在了桃溪鎮的墻上。
出於大煉鋼鐵的需要,各家各戶做飯用的鐵鍋慢慢兒都被大隊收走煉鋼用了,1959年,桃溪的社員們開始吃集體食堂。大隊將各家各戶的糧食都集中到一起,誰家有四條腿的大桌子和長板凳都要交給集體使用。隊長在大會上説,“只要好好幹活,村裏食堂有的是大米白麵吃。”
賈清傑回憶,大食堂剛開始辦的時候吃得確實很好,“可以吃上以前過年時才能吃到的白饃、麵條,還可以喝湯。”
但好景不長,一段時間後,賈清傑發現,白饃逐漸變成了玉米窩頭,撈麵條也很少吃到了,好不容易吃到一次也是麵條少野菜多。食堂開始主要供應紅薯,每人一頓是8兩蒸紅薯帶一碗稀玉米粥,端起碗來能照見人影兒,當地人戲稱“端起碗,照相館”。
正處在長身體階段的賈清傑,明顯感覺到自己吃不飽,“一齣食堂的門就感覺又餓了”。
在食堂吃不飽就得自己想辦法。“俺爸有時偷偷從隊裏的田裏摘一些玉米棒子之類的東西回來,到了深夜才喊我們幾個孩子起來吃。”
肚子的問題還沒有解決,“浮誇風”又興起了。“人有多大膽、地有多高産”的標語,出現在內鄉縣高“低”的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