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列印文章 ] [ ] [ 推薦朋友 ] [ 進入論壇 ]
您的位置: 首頁>>圖 片>>休閒
攝影作品網路聯展:郭曉冬個展<二七塔影>[圖集]
中國網 | 時間: 2007-02-07  | 文章來源: 中國網

就《二七塔影》的創作心態,曉冬先生説,二十年前,18歲的自己因畢業分配來鄭州。第一次見到了二七塔,塔是巍峨、莊嚴的,每次經過都要仰望二七塔。隨著二七商業圈的繁榮與掘起,63米高的二七塔在周邊林立的現代化氣派大廈重圍下矮了、老了甚至被淹沒了。站在二七廣場二十多層的大廈房間朝下俯瞰二七塔,這還是當年心裏的二七塔嗎?塔雖然被商業的建築群包圍擠壓,但在四週建築大理石墻面上,商店的櫥窗玻璃上,路過的汽車光滑車體上,基至夜色下地面上水中,二七塔的鏡像與倒像無處不在。塔所承載的紀念故事離我們越來越遠,但塔的那份高昂卻滲透在廣場每個角落,對塔那份崇敬卻刻在了所有到過二七塔下人們的心裏。

詳細>>>

作者簡介:郭曉冬[圖]

二七塔的故事

一、二七大罷工

1923年2月1日,京漢鐵路各站工人在鄭州普樂園(今二七紀念堂),成立京漢鐵路總工會。由於遭到封建軍閥的阻撓和破壞,大會決定在2月4日舉行全線總罷工。2月7日軍閥吳佩孚、肖耀南在帝國主義的指使下,對鄭州、江岸、長辛店的罷工工人進行了殘酷鎮壓。全線工人同仇敵愾,不怕犧牲,同反動派進行了英勇頑強的鬥爭。在這場鬥爭中,共産黨員、工人領袖林祥謙、施洋以及高斌等40多人被殺,300多人負傷,激起了全國工人大罷工的革命怒潮。這就是有名的“二七大罷工”。

......

二、二七廣場

為了紀念這次偉大的罷工運動和“二七”烈士,繼承和發揚“二七”光榮革命鬥爭傳統,1951年,在原“長春橋”舊址附近修建了“二七”廣場。

三、二七塔

1951年鄭州在二七廣場舉行城鄉物資交流大會,大會組織者修建了一座15米高完全是蘇式風格的多面體木塔的臨時性建築,老百姓以為那是政府建的二七紀念塔,“二七塔”也就在百姓口中叫開了,鄭州人意外地賦予了木塔以政治涵義,在無意間把它和“二七大罷工”聯繫到了一起。當時塔身上的標語口號則是:“發展經濟,保障供給;城鄉互助,內外交流”。

......

“鄭州二七紀念館”現在的匾額由江澤民同志題寫。

四、二七商業圈

從1904年4月起,京漢鐵路和隴海鐵路先後在鄭州穿過,於是有了火車站、大同路、德化街,外鄉人開始持續不斷地擁入這個城市,連老墳崗那片墓地也成了雜耍、小商小販的自由市場,鐵路造就了鄭州城。

......
1   2   3   4   5   下一頁  


更多精彩圖片 點擊進入圖片中心>>> 

歡迎展示攝影作品>>>

編輯信箱 ] [ 列印文章 ] [   ] [ 關閉窗口 ]
用戶名 密碼 匿名
 
 
*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法律、法規,尊重網路道德,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中國網擁有管理筆名和留言的一切權利。
*中國網新聞留言板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您在中國網留言板發表的言論,中國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
*如您對管理有意見請向留言板管理員反映。
*參與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
*文明辦網文明上網舉報電話:010-68993056 舉報郵箱:jubao@china.org.cn
關於我們 |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 | 刊登廣告 | 聯繫方式 | 本站地圖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