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列印文章 ] [ ]
60盲人55年住同一屋檐下[組圖]
中國網 | 時間: 2006-09-07  | 文章來源: 廣州日報

盲人在明心街生活,周邊街坊早已習以為常。(記者 倪黎祥 攝)

    芳村明心街有個“盲人大院”,60根盲拐杖每天都在水泥地面敲擊響起“嘟嘟”聲。他們都是1950年解放軍南下在珠三角各地收容至穗的盲人乞丐,1951年被政府統一安置在芳村盲人大院舊址明心學校內,其後辦福利工廠、建盲童學校,生活至今已近半個世紀,還剩下60余個盲公盲婆。

    6日下午,記者沿著盲人行道從明心街廣州腦科醫院對面的一條小巷轉入盲人大院。院內是一棟老舊的筒子樓以及一排老式平房,不時從房內傳出的狗叫聲在這個清靜的大院顯得格外響亮。

    小巷最深處一間平房的住戶曾伯是盲人大院的首批住戶,在大院盲童學校讀過書,還在福利工廠做過多年,今年70歲的曾伯近50年就呆在這所百年大院。

    曾伯告訴記者,他原籍惠州,9歲時患上夜盲症,貧困的父母迫於無奈將其背到縣城街頭行乞。1950年解放軍解放惠州時收容街頭乞丐,當年12月底解放軍將這一批盲人乞丐用船送至廣州,後輾轉統一安置在芳村的明心學校(即今天盲人大院)。當時年紀尚幼的曾伯與其他盲童一起被安排進明心學校讀書。明心學校是19世紀80年代美國人創辦的教會學校,後被人民政府接收,改造成一所盲人教養院。

    曾伯回憶道,當時明心學校一帶十分荒涼,只有對面的精神病醫院(即現在廣州市腦科醫院),其餘地方都是果樹林。他還記得他們常常三兩結伴去上市趁墟,“買點零食吃”。

    共同愛好音樂曾伯高婆喜結連理

    1959年,政府將明心學校改造成一所福利工廠,這時已長大成人的曾伯進入工廠上班,他們的工作以麻繩、鐵制零件加工為主。

    回憶起福利工廠的這一段生活,70歲的曾伯像小孩一樣興奮了起來。他説,當時盲人的所有生活費都是政府撥款,而工廠加工還會發獎金,“最多一個月能發20多元”,這在當時可是筆不小的鉅款,所以一到假期他就與盲人工友到廣州城區找吃的,“什麼大同酒家、蓮香樓之類,我們經常去”。

1   2    


相 關 新 聞
· 母親背癱瘓姐妹赴京求醫[組圖]
· 滁州學子帶著患癌母親上學[組圖]

更多精彩圖片 點擊進入圖片中心>>> 

歡迎註冊中國網貼圖論壇>>>

用戶名 密碼 匿名
 
*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法律、法規,尊重網路道德,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中國網擁有管理筆名和留言的一切權利。
*中國網新聞留言板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您在中國網留言板發表的言論,中國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
*如您對管理有意見請向留言板管理員反映。
*參與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
*文明辦網文明上網舉報電話:010-68993056 舉報郵箱:jubao@china.org.cn
編輯信箱 ] [ 列印文章 ] [   ] [ 關閉窗口 ]
國內新聞24小時排行
國際新聞24小時排行

Manufacturers, Exporters, Wholesalers - Global trade starts here. 阿里巴巴中國
阿里巴巴公司庫
商業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