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的憂慮不是空穴來風
“北京咳”是來源並流傳于外國人口中的一種稱謂,它特指在國外生活過一段時間後來到北京,會神奇般的“不約而同”患上咳嗽、嗓子疼痛、上呼吸道發炎等病症的現象。如果説這能夠得出因為長期生活在北京而“習慣”于被污染的空氣,使北京人獲得了更“堅強”的體質,外國人太“嬌氣”的結論的話,那麼這不啻為對想要建設成為國際化大都市的北京的一種羞辱。[詳細]
2008年北京奧運會時,出於對北京空氣污染的憂慮,有外國運動員曾聲稱要“戴著口罩來北京”——這種姿態曾讓國人覺得很誇張,甚至不滿地將此解讀為對東道主的不尊重。這幾天走在北京街頭,看著許多人為防霧霾而戴著厚厚的口罩,就會充分理解外國人當初的憂慮。據報道,北京部分藥店的防塵口罩已面臨斷貨。[詳細]
粗放式的發展和自私的現代文明是環境惡化主因
PM2.5的排放不僅涉及到節能減排,淘汰高污染、高排放、高耗能企業以及機動車的尾氣監管,而且還與道路揚塵、建築粉塵等分散污染源密切相關。[詳細]
讓人窒息的臟空氣毒空氣,逼著中國人思考粗放式的發展和自私的現代文明帶來的惡果。這一次的重污染天氣是如何形成的?尚無權威的報告和分析,但顯然,肯定是長期以來粗放式的發展所累積的惡果。GDP數字有多虛高,今天的PM2.5數字就有多高。中國人不僅正面臨著“一邊開寶馬一邊喝污水”的悲慘式發展,也面臨著“一邊住別墅一邊被熏死”的危機。[詳細]
PM2.5“爆表”,政府必須有所擔當
PM2.5“爆表”,首先是有政府的責任。包括,過去幾十年以來,政府部門不與國際上通用空氣環保標準“接軌”,一直用PM10來自欺欺人,更不及時公開城市污染尤其是PM10或PM2.5的相關資訊,即便公佈了,也不更新,有一些數據也不夠真實……除此之外,城市過大,人口過多,供暖、尾氣過於集中,而一些地方的環保部門形同虛設,權力尋租,盲目追求GDP,對一些未脫硫脫硝的重污染企業只罰不關,甚至進行保護。對於這些問題,政府部門必須有所擔當。[詳細]
要看到啟動應急方案只是權宜之策,大範圍的霧霾天氣導致的污染物累積,並不是一兩個措施就能出現明顯改善,更不可能靠公眾自身的防範與配合就能拒污染于千里之外。基本的環境品質是一種公共産品,是政府必須確保的公共服務。[詳細]
面對霧霾,我們是受害者也是施害者
雖然政府部門有責無旁貸的責任,但政府部門並非唯一的肇事者,我們每個人,其實都是PM2.5“爆表”的肇事者。比如,對於北方的大部分家庭而言,都住在了有暖氣房子裏,但幾乎沒有人能知曉熱電廠的污染有多嚴重;我們每個家庭都要買車,而且,很多家庭都在追求車的大排量、大功率,可汽車從來都是揚長而去,留下多少尾氣,則從來不去關心;再比如,我們要看電視、上網、要開空調,這都需要用電,但從來不計較“火電”背後能夠燒多少煤炭,排出多少污染空氣。[詳細]
政府層面上要做的事是長期性的艱巨任務,而對於個人而言,在現有的環境和條件下,要求大家不出門,不呼吸顯然是飲鴆止渴。因此,我們應該學會自我保護——儘量減少外出;一定要外出,戴口罩、儘量不騎車、不抽煙、回家後洗臉、漱口、清理鼻腔。看似簡單的行為,也許會使你避免幾十年後罹患肺癌的風險,與其“習慣”或“無奈”,何不積極的試一試呢?[詳細]
倫敦曾被霧霾圍困,英國人的應對需要我們學習
倫敦當年也曾被霧霾圍困,可在看得見的努力下,倫敦成功地擺脫了污染和“霧都”的帽子。1952年那場大霧之後,英國人痛定思痛,開始反思空氣污染造成的苦果,並催生了世界上第一部空氣污染防治法案《清潔空氣法》的出臺。以後又出臺了一系列的空氣污染防控法案,針對各種廢氣排放進行了嚴格約束,並制定了明確的處罰措施,隨後又採取系列措施抑制交通污染,並制定了國家空氣品質戰略嚴懲不達標地區。可面對這一次可怕的霧霾,我們的政府部門作了哪些努力呢?[詳細]
我們沒有倫敦那樣幾天之內死亡幾千人的悲慘過去,並不代表照此下去不會面臨這樣的未來,要避免歷史重演,唯有吸取教訓切實想辦法改善糟糕的空氣,才能獲得和倫敦一樣的改變,英國人做到了,我們也應該有這個信心。[詳細]
治理環境,政府從應急預案變成實施方案開始
空氣污染的治理是個長期的過程。如果只盯著未來治理目標,而忽視現實的污染威脅,那麼公眾的健康,將成為這個過程中的犧牲品。空氣污染的治理,可以慢慢來,但民眾的健康保護,卻是最緊要、最現實的問題。作為政府,應把空氣污染當成一種“災害”,盡全力應對,當好公共健康安全的守護者。
空氣污染應急預案不能停留在紙上,只有不折不扣地落實才有效。可是,應急措施由誰來啟動,這是迫切要解決的問題。對此,環保部門顯然難以發號施令,能否由市政府出面統一安排。應急預案中,減少污染單位的排放、減少工地施工、公車部分停駛、增加清掃保潔作業、叫停學校戶外活動等要求,需要動員到許多部門單位。這樣的動員如何到位,如何做好監督,當有機制的保障。此外,減少戶外活動、減少車輛上街等社會動員層面,要想執行好,需擴大資訊發佈渠道,如可以像暴雨預警那樣,短信通知到每個人,還可以讓居委會、社區醫院、車友會等介入,做好民眾的説服工作。[詳細]
轉變生活方式,是民眾自我保護的最好措施
從本質上言,城市生活遭遇霧霾、污水之困,還是與人們這種原初狀態的生産生活方式相關。城市不比鄉野,有那麼大的山、那麼多的水、那麼密的樹、那麼廣的莊稼、那麼少的人。一邊是人口幾何級數的增長,一邊是大自然自凈能力的缺失,這一“剪刀差”的結果,怎麼會不出現讓人憂心的局面?
數千萬人共同生活在這麼逼仄的城市空間裏,真的不可以既從空氣裏呼吸又恣意向空氣中排污,真的不可以只要求別人講文明守規範而自己是例外。“從我做起”“從點滴累積”,也許比所有指責和埋怨都更有建設性,都更是一份“增量”。因為如果不這樣,都希望別人首先開始做,其結果必然是每個人都從中受害。空氣污染,不分貧富貴賤,同呼吸共命運。這些年,有關疾病的急劇增多已經向我們敲響了警鐘。
在各項致污源中,企業的排污首當其衝,數百萬輛機動車的排污亦可能等量齊觀。空氣治理,政府監管力與動員力則是改變這一切的關鍵變數。因之,如果企業只要效益不要空氣、水,嚴治甚至取締就是最好的治理方式。如果每個人能夠堅持少開一天車、低碳出行,這點滴行動就是最美的城市文明。[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