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屏觀看效果更佳】
李春曉與大女兒在FACE MEMO兒童攝影機構拍攝寫真,母女倆將平時在家練瑜伽的動作也帶到了攝影棚。中國網記者 黃富友 攝 【點擊觀看組圖】
2007年,王茹選擇到北京發展,那也成為母親張英“北漂”生活的起點。
重慶人鄔晴2010年在北京買房安家: “我們買的那套房子是100萬,首付60萬是我愛人父母拿的,裝修我自己父母拿了10萬。”
來自四川的孫麗娟是陳旸的繼母,當陳旸需要有人幫忙照顧孩子時,並沒怎麼出過遠門的她毫不猶豫地來到北京。
美國詩人惠特曼説:“全世界的母親是多麼的相像!她們的心始終一樣,每一個母親都有一顆極為純真的赤子之心。”
“北漂”打工母親:不給女兒添負擔
得知王茹選擇到北京發展時,當時年近50歲的張英並不支援女兒的決定,她認為女兒需要自己的照顧。
此前,在遼寧老家,張英是一名街道社區主任,到北京以後她一直堅持外出打工,在超市賣過麵包、牙膏、床上用品,也在學校食堂、汽配公司工作過。
“只要人家能要她,她就會去做這份工作,” 王茹説,“她找的每份工作都會離家特別近,原則是絕對不能影響她照顧家。”
“我願意出去打工,和姐妹們在一起聊天,社會上的一些事也都能了解。如果一直待在家,不是看電視就是睡覺,還不如出去打工鍛鍊身體。” 張英説。
一次,在洗浴中心打掃衛生的張英因為沒有空調而中暑暈倒,女兒總是對她説,如果太累就換一份輕鬆的工作,她卻總説能堅持。
心疼母親的王茹經常購買一些進口水果和海鮮給她吃,張英卻總嫌這些東西太貴。
這種打工的生活一直持續到2014年王茹懷孕,自此,張英開始專心照顧女兒,之後又一直照顧外孫。
張英最大的願望就是女兒女婿能有個好身體和好的精神狀態,工作別分心。“四個老人要他們夫妻倆去承擔,太累了。家裏的事,我能辦的就去辦了,畢竟現在還挺年輕的。”
張英從沒想過“我給你付出了,以後你得養活我”。“我到晚年的時候可以去敬老院,不給他們添更多的負擔。”她説。
孫麗娟(圖左)和陳旸(圖右)正在接受中國網記者的採訪。中國網記者 黃富友 攝
母親的“懂事”:節儉與大方
直到現在,張英依然會在物質上支援女兒。
“攢錢也沒用,等我不在的時候,都是女兒的。不如孩子現在需要錢的時候儘量幫她,”張英説,“等將來闖出事業,給她也沒用了。”
王茹會精心為母親策劃外出旅遊,“我給她報了旅行團,她反而會跟我生氣。”
“你出去旅遊是開心了,但你想想孩子多麼不容易,還得考慮你,惦記你的身體和錢夠不夠,還不如咱就在家待著,不讓孩子操心。”張英説。
“出去就是看看風景,回來就忘了,沒用。而且年輕的時候出去走走也差不多了”。
而王茹告訴記者,除了以前的工作單位組織過到北京、大連旅遊,母親幾乎沒有去過其他城市,“她很節儉,不捨得在這方面花錢。”
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所研究員李銀河所做的一項調研顯示,在親子經濟交往方面,有四成調查對象的日常生活得到父母的資助或照料;有六成的調查對象會資助或照料成年有獨立收入的子女的日常生活。
奉獻的人生:沒有自己的生活
40齣頭的陳旸第一次見到繼母孫麗娟是在10年前,孫麗娟聽到陳旸需要有人幫忙照顧孩子,立即來到北京。
在陳旸出現生命危險和生活危機時,孫麗娟拿出自己僅有的一點存款幫他渡過難關。
“一個跟你沒有血緣關係的女性無私的用五六年的時間照顧你的孩子,把自己的積蓄都給了你,這種事情一般人做不到。”陳旸説。
李春曉和女兒在FACE MEMO兒童攝影機構拍攝寫真,留作紀念。中國網記者 黃富友 攝
鄔晴的媽媽也是一位典型的奉獻型母親。“帶大了姐姐的孩子,又給我帶孩子,好像她的人生就是圍繞著孩子過,沒有自己的生活,但是她從來沒有任何怨言。”
“她沒有什麼理想、目標。無非是希望家裏人健健康康的,住個大房子,每天去超市買菜,看看這個便宜,那個打折,過過小日子。” 王茹對母親張英的觀察同樣如此。
“我們也想孝順父母,讓她們安度晚年,但是現在確實存在生存壓力,還有層出不窮的保姆虐待孩子的事件,也讓人不敢把孩子交給外人來照顧,所以只能犧牲父母了,這真的是挺無奈的事。” 鄔晴説。
新一代年輕父母:不想像老一輩那樣活
在採訪中,老一輩“沒有自己的生活”成為高頻句,北京外國語大學外國文學研究所教師郭峰在接受中國網記者採訪時表示:“父母輩在年輕的時候,因為經濟、時代、集體生活等各種各樣的原因,並沒有太多機會發掘、探索自己的興趣,也缺少真正享受文化生活的空間。”
“到現在,雖然個人應該擁有自己的興趣和生活已經變成了大家的共識,但是對他們來説,卻是需要‘補課’的內容。” 郭峰説。
“有一些人,尤其是退休的老人,經濟和家庭負擔相對比較輕,還有可能重拾起某些興趣,”郭峰説,“而多數老人並沒有太多的意願和機會,情感的慣性令他們把全部的注意力投向自己的子女,這是代際間的差別。”
2016年,遼寧省衛生計生委、遼寧大學人口研究所發表的報告指出,從老年人與子女彼此間照顧的時間看,老年人為子女料理家務或者照看孩子時間在30到60天的,佔比15.8%;120天以上的佔比46.7%。相對應子女照顧老人的數據,分別為11.7%與35%。
一個三代人的家庭參加了Face Memo兒童攝影在母親節活動組織的“愛要大聲説出來”的活動。Face Memo兒童攝影供圖
為了給子女提供一種別樣的方式向母親表達謝意,兒童攝影機構FACE MEMO推出母親節特輯活動,為報名家庭免費拍攝,鼓勵母子之間的愛要大聲説出來。
FACE MEMO兒童攝影總監王姝雅在接受中國網記者採訪時表示,“沒有母親,就沒有孩子,不管是年輕的母親,還是年長的母親,都是非常偉大的。孩子一天天在長大,母親卻在一天天變老,而在我們中國家庭裏,對這種情感的表達是非常含蓄的。”
報名參加本次母親節拍攝活動的王茹告訴記者,“正好原本就計劃近期要拍全家福,以前也會拍,因為擺在家裏很溫馨。但我媽平時不太喜歡到外面拍照,認為是不必要的花費,在家拍拍就好了。”
王茹明白,母親的恩惠也許自己一生都報答不盡,但也要盡力。因此,她選擇為喜歡大房子的張英在河北香河購置了一套房屋,“裏面有養老小區,有老年大學、醫院,我想儘快讓我媽住進去。” 她説。
雖然心疼母親一生為自己操勞,但王茹説,“以後我肯定不會再重復她這樣的人生。孩子18歲之前不會離他太遠,該有的教育和陪伴都會有,重要的是要教會他獨立與承擔。等他成人以後,生活重心不會以他為主,而且也不會去管孩子買房子、娶媳婦的事,這些還是要靠他自己。”
採訪中,多位“80後”母親均表達了這樣的觀點,“我覺得有自己獨立愛好和生活的媽媽,也能夠給孩子樹立一個更好的女性生活榜樣,尤其是有家裏是女孩子的媽媽。”鄔晴説。
對此,郭峰表示,獨生子女在上一代父母的關照下,從小就具有非常強的自我意識,新一代父母已經有了更加豐富的生活期待和更加多樣的幸福感來源,對子女的關注不會成為他們生活的全部。
“儘管這樣,但他們可能給子女提供的要比父母輩更多,同時對下一代的愛,除了表現在物質上的供給,也會普遍更加注重精神和人格上的培養與引導。”郭峰説。
然而,陳旸的愛人李春曉告訴記者,“如果到時候我女兒真的需要我幫忙帶孩子,那肯定還是頭等大事,肯定得先去支援他們。”
“畢竟愛都是往下走的。” 她説。
(部分採訪對象姓名為化名)
(文字/魏婧 策劃/王夢澤 魏婧 攝像/王夢澤 黃富友 陳思揚 攝影/黃富友 剪輯/王夢澤 高南)
往期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