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開啟我國對外開放全新模式

發佈時間: 2017-06-15 09:40:45 | 來源: 經濟參考報 | 作者: 劇錦文 | 責任編輯: 劉芳奇

關鍵詞: 一路,一帶一路,直接投資,企業

“一帶一路”的建設已經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它正由構想一步一步走向現實。“一帶一路”四年來所取得的成就也為今後更大規模的建設奠定了基礎。“一帶一路”是一次重大創新,通過“一帶一路”,我國的對外開放形成“雙引擎”、“多點開花”的全新模式。大幕剛剛拉開,未來的建設充滿機遇和挑戰。

“一帶一路”倡議展現美好願景

習總書記于2013年9月7日出訪中亞國家期間,首次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同年10月,他又提出共同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一帶一路”構想開始浮出水面。在2014年11月6日舉行的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八次會議上,習近平提出:“以釘釘子精神抓下去,一步一步把‘一帶一路’建設推向前進,讓‘一帶一路’建設造福沿線各國人民。”2015年8月8日,習近平主席在博鰲亞洲論壇上指出:“‘一帶一路’建設不是空洞的口號,而是看得見、摸得著的實際舉措,將給地區國家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一帶一路’建設秉持的是共商、共建、共用原則,不是封閉的,而是開放包容的;不是中國一家的獨奏,而是沿線國家的合唱。”2016年8月,習近平在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座談會上,提出了三個“聚焦”和八項“切實”要求。即“聚焦”“五通”:“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聚焦”“合作”,即構建“互利合作網路、新型合作模式、多元合作平臺”;“聚焦”“路”,即攜手打造“綠色絲綢之路、健康絲綢之路、智力絲綢之路、和平絲綢之路”。八項“切實”要求是:“切實推進思想統一”、“切實推進規劃落實”、“切實推進統籌協調”、“切實推進關鍵項目落地”、“切實推進金融創新”、“切實推進民心相通”、“切實推進輿論宣傳”、“切實推進安全保障”。至此,“一帶一路”的構想初步形成。2016年9月3日開幕的二十國集團工商峰會上,習近平向世界承諾:“中國的發展得益於國際社會,也願為國際社會提供更多公共産品。我提出‘一帶一路’倡議,旨在同沿線各國分享中國發展機遇,實現共同繁榮。”2017年5月14日,習總書記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上的講話進一步闡釋了開放包容、互學互鑒和互利共贏的“一帶一路”精神內涵,並描繪了將“一帶一路”建設成和平之路、繁榮之路、開放之路、創新之路和文明之路的美好願景。

“一帶一路”構想的深刻背景

“一帶一路”絕非一時心血來潮,而是有著深刻的國際國內背景。它是我國全面開放的新戰略和對國際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國際治理體系轉型的應對。

(一)國內背景剖析

從國內區域開放結構轉型來看,“一帶一路”體現了我國全面開放的新理念。眾所週知,1978年召開的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啟了我國改革開放的歷史征程。從1979年開始,我們先後建立了包括深圳等5個經濟特區,開放和開發了14個沿海港口城市和上海浦東新區,相繼開放了13個沿邊、6個沿江和18個內陸省會城市,建立了眾多的特殊政策園區。但顯然,前期的對外開放重點在東南沿海,廣東、福建、江蘇、浙江、上海等省市成了“領頭羊”和最先的受益者,而廣大的中西部地區始終扮演著“追隨者”的角色,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東、中、西部的區域經濟發展和開放度的失衡。“一帶一路”則是一個全方位開放、全面發力的安排。“一帶”起始於我國中西部,也主要經過中西部通向西亞、中亞和歐洲,這必將使得我國對外開放的地理格局發生重大調整,由中西部地區作為新的牽動者承擔著開發與振興佔國土面積3/2廣大區域的重任。而“一路”則集中于我國的東南沿海,我國已經確定廣州、泉州、寧波、揚州、漳州、連雲港、北海等為“海上絲綢之路”的節點城市,通過這些節點將我國與東盟、中亞、非洲、大洋洲和歐洲緊密地連接起來。而且這些地區還正在通過連片式的“自由貿易區”建設進一步提升對外開放的水準,依然是我國全面對外開放的重要引擎。這樣,通過“一帶一路”,我國的對外開放就形成“雙引擎”、“多點開花”的全新模式。

從要素流動結構來看,“一帶一路”構想順應了我國要素流動轉型和國際産業轉移的新動向。在改革開放初期,我國經濟發展水準低下,我們亟須資本、技術和管理模式。所以,當初的對外開放主要是以引進外資、國外先進的技術和管理模式為主。有數據顯示,1979年至2012年,我國共引進外商投資項目763278個,實際利用外資總額達到12761.08億美元。不可否認,這些外資企業和外國資本對於推動我國的經濟發展、技術進步和管理的現代化起到了很大作用。可以説,這是一次由發達國家主導的國際性産業大轉移。而今,儘管國內仍然需要大規模投資和技術改造,但我們已經具備了要素輸出的能力。根據可比口徑的測算,2005年以來,中國對外直接投資連續10年持續增長。2014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創下1231.2億美元的歷史最高值,同比增長14.2%,我國對外直接投資與中國吸引外資僅差53.8億美元,雙向投資首次接近平衡,拐點已經顯現。2015年達到了1456.7億美元,根據聯合國貿發會議最近發佈的《世界投資報告》的數據,2016年我國實際吸收外資為1340億美元,而我國對外直接投資1830億美元,吸引外資與對外投資的差額進一步擴大到490億美元。中國從原來以資金輸入為主的國家,已經轉變成了資本凈輸出國家。資本輸出的背後實際上是産品和産業的輸出,中國已經進入了工業化中後期,我們的經濟面臨著全面的轉型升級。

1   2   3    


[列印]

[[收藏]]

[TT]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