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航運戰略支點識別

發佈時間: 2017-04-18 16:42:56 | 來源: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 | 作者: 王成金 陳雲浩 | 責任編輯: 劉芳奇

關鍵詞: 航運戰略支點,戰略樞紐,戰略通道,戰略海域,中國,一帶一路

結論與討論

 航運戰略支點在世界治理、政治博弈、經濟發展和軍事鬥爭中佔據重要位置,因而世界各國均予以高度關注並力圖施加控制或影響。航運戰略支點是隨空間尺度變化而內涵不同的概念,分為航運戰略樞紐、戰略通道和戰略海域。航運戰略樞紐是具有支配性地位和中樞性作用的點狀戰略支點,全球共存在44個戰略樞紐,掌控著全球或區域性航運網路的空間組織,有著區域化、多元化、鄰近性、對稱性等空間分佈特徵;其層級結構存在明顯分異,高層級樞紐較少。航運戰略通道是具有遏制性作用的狹窄航運水域,多為海峽要沖和運河,全球共有7條航運戰略通道,集束了全球主要的船舶通行量與航線組織,對戰略物資運輸具有控制性,尤其是馬六甲海峽、蘇伊士運河具有最高戰略意義——對我國的集裝箱、石油等戰略物資運輸具有重大影響。航運戰略海域有地中海、加勒比海、東南亞-太平洋海域,國家、島嶼及海峽數量較多,海域、空間、政權破碎化程度高,航運組織存在多種選擇,尤其是東南亞-太平洋海域對我國戰略物資運輸具有重要影響。

航運網路是全球性的空間網路。保障國家的航運安全與利益必須實施“走出去”戰略,需要高度關注境外航運戰略支點的投資建設與運營管理,打造全球性的境外航運基地。我國航運戰略應該從強調能源運輸安全發展到綜合性海權利益的保障。尤其是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深入實施,我國關注重點應從破解“馬六甲困局”擴展到多點多線的謀篇佈局。本研究為我國加快推動“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實施深入“走出去”戰略、建立航運戰略支點提供了基礎資料。我國應以服務於國家利益的全球實現為目標,以航運戰略樞紐、戰略通道和戰略海域為切入點,整合各種資源,建設網路化的海外航運基地,提高我國對全球航運資源的支配能力,保障“一帶一路”建設的順利實施。(作者:王成金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陳雲浩 中國科學院區域可持續發展分析與模擬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院院刊》供稿

     1   2   3  


[列印]

[[收藏]]

[TT]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