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圖 片

導演許鞍華:我與香港七十年[組圖]

發佈時間: 2017-06-06 07:55:23  |  來源: 新華社  |  作者:  |  責任編輯: 楊佳
直接點擊圖片或者使用鍵盤'←' '→'鍵翻頁

許鞍華走在香港街頭(2017年4月24日攝)。白襯衫,黑色馬甲背心裙,標誌性的短髮,香港著名導演許鞍華步履輕盈地出現在記者面前,很難相信她正迎來自己70歲的“古稀之年”。應記者之約,她以一位香港普通人的視角,在回首自幼在香港成長、發展經歷的同時,也以她作為電影人的敏銳、細緻的觀察,體悟到香港社會細微的變化和起承轉合的心理磨礪。新華社記者秦晴 攝

 

新華社香港6月5日電(記者閔捷 陳鍵興)白襯衫,黑色馬甲背心裙,標誌性的短髮,香港著名導演許鞍華步履輕盈地出現在記者面前,很難相信她正迎來自己70歲的“古稀之年”。應記者之約,她以一位香港普通人的視角,在回首自幼在香港成長、發展經歷的同時,也以她作為電影人的敏銳、細緻的觀察,體悟到香港社會細微的變化和起承轉合的心理磨礪。

家住北角:從“小上海”到“小福建”

北角位於香港島東區最北端,在百年多次填海工事之前本是一個海角,也是香港最早發展的地區之一。在那裏生活了60多年的許鞍華認為,北角的生活變化並不大。在她的記憶中,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北角住了很多上海人,家附近的“上海三六九菜館”是許鞍華和家人常去的餐館。這些上海人大多於上世紀40年代末由內地來港,在北角落腳後便在當地開辦起了理髮店、餐館、商店、洋服店,以及大上海式的夜總會和娛樂場所,故得名“小上海”。

許鞍華回憶説,後來身邊的福建人越來越多,而上海人則少了許多,逐漸地“小上海”就變成了“小福建”,最顯著的代表就是“四十間”。上世紀20年代南洋福建富商郭春秧在北角建了一排40間相連的樓房,所以香港老一輩將春秧街稱之為“四十間”。作為移民城市的香港,近百年來迎來一波又一波的移民潮,而北角作為最早新移民的落腳點之一,其發展與變遷頗具代表性。

許鞍華幼時與祖父母住在一起,祖父教她古典詩詞,並在中國傳統文化和古典文學方面對她影響深遠。但他堅持讓許鞍華入讀英文學校——港島著名女校聖保祿學校。在祖父的輔導下,六年級時許鞍華已經讀完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的《西遊記》。可是,令許鞍華感到困惑的是,中文在學校裏是第二語言,課本大都是英文書,書裏的公共汽車、老師教的英式下午茶,在生活裏見不到,書本與生活的脫節是童年時代的她一直感到矛盾的地方。

“即便是中文課,念的和原來的發音也不一樣,用廣東話的發音朗讀中文感覺很奇怪。”許鞍華説,一入學就感受到語言的分裂,是困擾她童年的另一個矛盾。

許鞍華作為一個小女孩所感受到的這些困惑,在當年香港具有普遍性,正是當年殖民化教育帶來的弊端。正如香港社會學專家周永新在《回首香港七十年》中所指出的,香港殖民地政府以英語作為唯一官方語言,把市民所用的母語排斥在官方語言之外,致使教育制度遭到扭曲,學生學習障礙重重,市民無法與政府溝通,法律面前並非人人平等……

1972年,許鞍華在香港大學獲得文學碩士學位後,前往英國倫敦國際電影學院攻讀電影課程。1975年回到香港,她擔任著名導演胡金銓的助手,後進入無線電視臺當編導拍紀錄片,並拍過3集《獅子山下》。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香港一批深受英美電影流行趨勢影響的年輕導演,創作了一批“香港新浪潮電影”。許鞍華作為其中的重要成員,拍攝了《瘋劫》《撞到正》《投奔怒海》等,使她在初涉影壇之際就嶄露頭角,為其後的發展奠定基礎。

1   2   3   4   下一頁  


 
 

熱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