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圖 片> 新聞欄目

【圖片故事】肖穎彬:閃耀在手術刀上的“信仰之光”

發佈時間: 2014-07-08 16:39:24  |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鄭亮  |  責任編輯: 鄭亮
直接點擊圖片或者使用鍵盤'←' '→'鍵翻頁

【圖片故事】肖穎彬:閃耀在手術刀上的“信仰之光”

2011年11月肖穎彬先進事跡巡迴報告會。

救治人心,更暖人心

中國網訊(陳曉霞 陳建南 吳劉佳)有這樣一位醫生,被患者信賴地稱為“親人”。他們説:“要不是肖主任穿著白大褂,都會以為他是我們的親人呢。”

是的,他就像他們的親人:由他成功實施分離的聯體兒李新、李橋到醫院復查時,他像父親抱起自己的孩子那樣親起來。在病房走廊裏,一位老太太説自己的腳有些不適,他馬上蹲下為老人仔細查看,像兒子對待自己的母親一樣……

患者口中的這位“肖主任”,就是第三軍醫大學新橋醫院心外科主任肖穎彬。患者視肖穎彬為親人,是因為肖穎彬首先切切實實把他們當作親人。從醫35年來,他始終捧著一顆愛心為病人,想患者所想、急患者所急,在醫患之間、乃至黨群關係軍民關係間架起一座“連心橋”。

為了挽救患者的生命,他總是敢於放下一切,堅持不放棄不拋棄,他説——“即使患者的親人放棄了,我們也決不能放棄!”

2013年7月的一天,一名1米8高的帥氣小夥子來到肖穎彬的診室,未及説話,先鞠一躬:“肖主任,謝謝您!”這讓肖穎彬滿是疑惑。小夥子的家人説:“肖主任,他是張新揚啊!”肖穎彬這才恍然大悟。張新揚的媽媽拿出大學錄取通知書來給肖穎彬報喜。“沒有您,就沒有新揚的今天啊!”她説。

那是1996年年底,肖穎彬所在的心外科收治了3個1歲左右的複雜先心病患兒,張新揚就是其中之一。入院時他已經1歲多了,但身高體重僅跟3個月大的孩子差不多,醫院檢查出孩子患有法洛氏四聯症,一種心臟有4種畸形的複雜先天性心臟病,此時,孩子病情已經發展到非常危重的程度,多次出現呼吸迴圈衰竭,只有手術才是孩子唯一的出路。因1歲左右的先心病患兒全身血量少、心臟小、組織細嫩,操作異常困難,沒有醫院敢做手術。

面對生命垂危的孩子們,肖穎彬決定冒風險闖禁區。醫院組織相關科室會診,有人反對,有人擔心,有人勸告,肖穎彬卻説:“雖然手術失敗對自己辛苦打拼起來的事業有影響,但作為一名醫生,應該將病人的生命放在第一位,而不能考慮其他。哪怕病人只有1%的希望,也要盡100%的努力去救治。”為確保成功,術前他查閱大量文獻資料,精心設計多套手術方案,先後為3名孩子實施手術。術後,他7天7夜寸步不離守護在監護室,終於使孩子們脫離生命危險。

3個孩子中,張新揚的過程最驚險。他的手術從早上8點做到下午3點才完成,術後當天,監護儀顯示孩子生命體徵正常,可到了深夜一點半,孩子血壓突然急劇下降,心臟驟停,此時再送手術室搶救已來不及了,一直守在監護室的肖穎彬當機立斷,搭了臨時手術室,就地開腔搶救。直到淩晨4點,終於成功搶救。一直守在監護室門外目睹這驚險一幕的新揚媽媽,早已泣不成聲。出院時一家人不知道怎樣感謝肖主任,就將孩子的名字改成了“張新揚”,以此表達對新橋醫院心外科和肖主任的終生感激。

在肖穎彬的心中,患者的生命高於一切,無論什麼情況,他都堅持不放棄不拋棄。

2000年11月,一名來自重慶豐都縣的嚴重先心病患兒,僅6個月大,手術後一直處於呼吸機依賴狀態,併發感染、呼吸衰竭,術後第22天,孩子仍然昏迷不醒,父母感到沒希望了,留下重病的孩子,悄然離開了醫院。肖穎彬聽説後趕到病房,告誡醫護人員:“雖然孩子的父母放棄了,但我們作為醫生,決不能放棄!”記者在厚厚的病歷上看到,孩子病情反覆波折,光床旁搶救就有7、8次,5次試圖取消呼吸機都未成功,特別護理記錄單長達68頁。到術後第30天,孩子終於成功撤掉了呼吸機!當醫護人員把孩子送回家時,他的父母雙雙失聲痛哭,撲通一聲跪到醫護人員面前,叩著磕著感謝他們。

像這樣的情況,在心外科並不是個例。科室醫護人員告訴記者,科裏每年幾乎都會遇到這樣的孩子,但科室從來沒有放棄過一個患兒。肖穎彬總是勸導患兒的家長:“如果你生了一個健康的孩子,這是上天給你最好的禮物,如果你生了一個生病的孩子,這是上天給你最特別的禮物,需要你特別的關愛。”

為了挽救患者的生命,肖穎彬不僅始終堅持努力到最後一刻,還總是敢於擔當。

今年5月19日,肖穎彬接到一個老人的電話,電話那頭,老人的聲音爽朗洪亮:“肖主任,給你報到啦,我這個老頭子又長了一歲啦!”放下電話,肖穎彬有些抱歉地告訴記者:“我欠老人家一頓壽酒呢。”

原來,這是一個特別的約定。老人名叫王盛德,有40多年的心臟病史。 2004年開始病情逐漸嚴重,曾兩次出現心臟驟停、昏迷,2005年7月,再度出現險情找到了肖穎彬時,老人的已出現嚴重心衰。肖穎彬仔細診斷後認為,只有心臟瓣膜置換手術才是挽救老人生命的唯一方法。但在當時70歲以上的患者心臟換瓣手術在西南地區還沒有成功先例,要不要就地手術?老人的家屬們陷入了深深的矛盾中。“做!”肖穎彬站出來拍板。他説:“患者把生命交給了我,我就要對患者的生命負責,對軍醫這個稱謂負責,而不是考慮個人的名譽、前途和其他……”

肖穎彬的擔當,感動了王盛德老人,老人對肖穎彬説:“我相信你!放心去做吧,成功了,等我活到80歲那天請你喝壽酒;失敗了,就當給醫學做了回實驗,我這把年紀也算死得其所了……”老人的信任深深地震動了肖穎彬,更極大地鼓舞了肖穎彬,他帶領科室人員多方查看國內外此類成功手術資料,進行多次會診和手術可行性討論,制定出一套週密的手術方案。2005年8月7日,肖穎彬帶領科室王學鋒副主任等為王盛德老人進行了5個小時的心臟瓣膜置換手術,一舉取得成功成為西南地區首例高齡心臟換瓣膜成功的老人。

新橋醫院泌尿外科的王平賢教授告訴記者,只要是為了救治患者,肖穎彬不僅敢於替病人和家屬“拍板”,還常常給別的科室“拍板”呢。他説,不管哪個科室有需要協助的病例,肖穎彬都主動參加會診、討論,還總是敢於負責、敢於做決定。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下一頁  


跳轉到

 

/ 16
 
 
 

熱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