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圖 片

情係邊陲治沙造綠洲 愛灑南疆結對築新鄉——國家發展改革委國際合作中心開展公益幫扶新疆紀實

發佈時間: 2016-08-19 15:57:38  |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鄧智華  |  責任編輯: 宋若冰
直接點擊圖片或者使用鍵盤'←' '→'鍵翻頁

二、扶貧先扶業,治沙綠化相結合,産業引領促發展

作為和田地區的大縣和田縣,山區佔95%、沙漠佔3.7%、綠洲僅佔1.3%,全縣27.95萬人僅有耕地面積36萬畝,每人平均不足1.25畝。由於耕地面積少,該縣農牧民每人平均純收入與新疆農牧民每人平均純收入相距較大。面對現狀,和田縣計劃利用15年時間,完成65萬畝的防沙治沙綠色生態工程建設目標,將其治理成可迴圈發展的綠洲,實現每人平均增地2畝的目標。可以説,和田縣每一寸生存土地的取得,都是和田人與風沙鬥爭和創造綠色生態所取得的奇跡。



如何將治理生態與發展經濟相結合,並切實提高當地居民收入,一直是中心南疆扶貧工作的關鍵重點。早在2013年,中心就對和田地區進行了第一次扶貧調研。2014年,聯合“中國綠化基金會”正式設立“綠化南疆專項資金”,並率先捐助公益基金50萬元人民幣,開展防風固沙和經濟林建設的重點扶貧計劃。針對和田縣提出的“林果立縣、林果富民”戰略工程,中心先後多次派出調研組進行專項深入調研,指出其林果業發展必須因地制宜,著力發展具有高附加值的林果項目,充分調動社會資源,大力引進民間資本,形成“政府+公司+農戶”的經營管理運作模式:可由政府提供稅收金融等優惠政策扶持有關公司發展,相關公司提供樹苗、技術培訓和産品加工及回收銷售服務,同時幫助和引導農戶種植等。通過精細化項目引領,因勢利導,立足縣域資源,形成借勢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的發展格局。2015年,中心在和田縣經濟新區捐贈種植的500畝核桃經濟林,成活率高達95%。

中心捐種的五百畝核桃林可挂果了


2016年以來,中心領導更是加大謀劃和動員力度,由中心主任曹文煉親自兼任社會責任領導小組組長,中心領導班子成員宋功美、劉建興和重要幹部作為小組成員,把援助南疆作為開展社會責任工作的首要任務,以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東西部扶貧協作座談會和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為指針,大力推動南疆地區社會公益工作,進一步強化細化“用綠色裝點沙漠,用産業引領發展,用結對幫扶鄉村”的工作理念和具體方法。

防沙治沙是項複雜艱巨的綜合系統工程,但是功在當代,利在韆鞦,不僅可推動當地特色産業發展,促進農業産業結構調整和農民持續快速增收,提高農民生活水準,還可改善生存環境,促進貧困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增進民族團結,維護社會穩定,鞏固邊疆。要使工程建設全面達標,發揮綜合長遠效用,不僅需要政府發改、農業、林業、水利、牧業等部門的大力倡導和充分協作,還需要社會各界的積極支援和志願參與,形成全社會合力。

針對和田縣提出的該縣有近百萬畝沙地亟需治理,每畝所需投入近萬元,資金缺口大等系列問題,中心精心整合社會公益組織和企業家資源,繼攜手規模最大的官方環境公益組織“中國綠化基金會”之後,今年又攜手最大的民辦環境公益組織“阿拉善SEE生態基金會”,就發起成立“阿拉善-國合新疆項目中心”達成共識,把在內蒙古治沙的成功經驗引入南疆地區,著力對南疆的防沙治沙及有關生態扶貧項目進行全産業鏈規劃、設計及組織實施。中心所屬國合耶魯商學院的許多企業家也踴躍響應,積極參加近期中心組織的赴南疆公益調研活動,組團前往和田投資考察幫扶項目,擬與和田地毯廠、新玉歌舞團等當地特色龍頭企業牽手合作,推動東西部扶貧協作邁上新的臺階,為民族和諧事業奉獻力量。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熱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