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3月10日電(記者 李由 袁晗)教育是每個家庭關切的事,“雙減”過後,不少家長開始擔憂,孩子成績會不會受影響?如何培養孩子自主學習的能力?兩會之際,就網友關心的話題,新華網特別節目《兩會青年問答》連線採訪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華中師範大學教授周洪宇。
以下是採訪實錄:
“雙減”之後寒假過得怎麼樣?
微網志網友:“雙減”之後的第一個寒假已經結束了,與以往有什麼不同?您有了解嗎?
周洪宇:我很高興的看到各地的青少年文化宮、博物館、科技館、文化館、藝術館、美術館等等,到處都是人。很多家長都帶小孩到這些地方去參觀、學習。這也體現了 “雙減”政策落地之後,對於學科類知識之外知識的重視,這是一個很好的現象,希望這個現象能夠繼續保持,讓學生們能夠得到更好的、更全面的發展。
孩子自主學習能力咋培養?
微網志網友:“雙減”以後自主學習的時間變多了,對於那些自主學習能力稍差的孩子,怎麼避免他們和自主能力學習強的孩子之間差距越來越大?
周洪宇: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不一樣,不管學生的學習能力強或弱,我們都要注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
從家長的角度來説,家長作為第一責任要給小孩創造在家中學習的條件,即使小孩自主學習的能力還不夠,也可以在家長的引導下得到一定程度的彌補。自主學習能力的增強有助於學生的長遠發展,在學校的學習生活總是要結束的,我們更多的是要走到社會上。在社會上,這種自主學習的能力就會發揮更多作用。
學生的快樂和家長的放心如何保障?
微網志網友:您會如何告訴學生和家長,學習生涯應該秉持一個怎樣的原則?
周洪宇:我們一方面要減去過重的負擔,另一方面,還要保證學生及時完成學校規定的課程任務。除此之外,學生還要積極的參與非學科類的。兩者結合,確保校內課程學習和課後服務的相互平衡,這樣才能確保學生“減”得快樂,家長“減”得放心。
其實真正給學生減輕壓力是一個社會生態環境問題,它涉及政策、環境和家長的教育觀念。解決它不能完全靠學校,不能完全靠教育行政部門,也不能完全靠立法,需要方方面面的統籌工作,才能構建良好的教育生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