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正文

讓中職學生也可考清華等學校!代表委員建議這麼做

文章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佈時間:2022-03-09 19:15:18 作者:任靖 責任編輯:吳疆

中新網北京3月9日電 (任靖)從擠破頭到“差生聚集地”,職業教育怎麼了?經歷了“過山車式”的發展後,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職業教育應該何去何從?不少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給出了建議。

  2022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考生進入某考點。中新社記者 張遠 攝

曾經“普高招不滿,職校是熱門”

1985年發佈的《關於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就指出,要逐步建立起一個從初級到高級、行業配套、結構合理又能與普通教育相互溝通的職業技術教育體系。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由於就業需求大,就業市場廣,中職一度受到追捧,甚至出現“普高招不滿,職業學校成熱門”的情況,山東、北京、上海等地率先試點,將普高改為職高或在普高裏辦職高班。

但隨著經濟社會以及教育行業的發展、變遷,職業學校的境遇也在不斷改變。

如今“普通本科、職業本科招生差距百倍”

據教育部日前發佈的《2021年全國教育事業統計主要結果》,2021年全國普通本科招生444.60萬人,職業本科招生4.14萬人;普通本科在校生1893.10萬人,職業本科在校生12.93萬人,兩者出現了百倍的差距。

“以前上學的時候家裏人都不讓我跟中專的人玩,説他們都是差生。”晨曦(化名)告訴中新網。而持有這種認知或觀念的人並不是少數,以致很多家長寧願花高價也要把孩子送進普高。

有聲音認為,“普職分流政策”( 即高中階段教育實施普職分流,且堅持普通高中與中職學校招生比例大體相當的政策)正面臨挑戰:職業教育上升通道不暢通,導致學生失去進入重點高校的機會;而以升學為導向,使中等職業教育偏離了以就業為導向的定位。

  圖為某校園招聘活動現場,求職的學生人潮涌動。(資料圖) 劉佔昆 攝

建議普職“剛性分流”轉向“柔性分流”

民進中央認為,“普職分流政策”比例不符合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和教育自身發展實際。對於東部發達地區而言,中職教育的發展重點已不再是規模擴充,而是品質提升和層級上移。

對此,民進中央建議,應從“剛性分流”轉向“柔性分流”。各地應從教育和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從人民群眾對職業教育的接受度出發,在普通高中和中職學校招生比例方面不搞一刀切。有條件的省市可開展高中後“普職”分流,將分流的重心上移,將高等教育階段的職業教育作為技術技能人才的供給主體。

全國政協委員盧曉光則建議,在高二全部基礎學科已經結業並會考之後,分流為普通班和職業班,按不同教育方案,充分發掘培養孩子的潛能和一技之長。

他認為,初中畢業即分流到中等職業教育的學生,基礎學科教育不足,較難進一步提高技能,也不利於青春期孩子的成長髮展。職業教育分流延至高中以後,更有利於培養高品質技術工人。

“普職融通,讓中職也可以考清華等學校”

兩會期間,針對職業教育未來的發展,不少代表委員指出,要推動“普職融通”。

全國政協委員馬光瑜認為,普職融通,實現共用與互動,實施素質教育,提高學生學習、實踐和創新能力,滿足人才終身發展的需求,滿足社會人才多樣發展需要,是當今教育發展的迫切需要。

全國政協委員胡衛指出,職業教育被長期污名化,被認為是“失敗者教育”。職業教育必須擺脫相對狹窄的困境,一是要橫向融通,要實現職業教育、普通教育和學術教育的融合發展,二是要縱向暢通,暢通技能人才的上升通道。應該建立職業教育高考制度,成為本科職業專科招生渠道,不排除像清華、交大這樣的名校的技術技能專業也可以通過職教高考遴選學生。

民進中央甚至建議,淡化普職的區別,模糊分流的概念,為高中階段所有學生提供學習普通課程和職業技能課程的機會,在此基礎上,實現中職與普通高中課程互選、學分互認、學籍互轉、雙向流動的人才培養模式,讓學生能在中職和普高之間及時調整轉換。鼓勵普通高校將職業應用類課程學習納入招生要求。

胡衛還表示,我國要提高職業教育的地位,很重要的是要使職教畢業生在就業、落戶、薪酬待遇等方面能夠享受和普通學校畢業生同等的待遇,以此來扭轉我們對職業教育的認知,緩解家長的焦慮。(完)

兩會要聞

圖片新聞更多>>

直播更多>>

全媒看兩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