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3月9日電(王日晨 聶靜)住房和城鄉建設事業和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同時,也是補短板、擴內需、增投資、促消費,建設強大國內市場的重要領域。如何充分發揮住房和城鄉建設在擴內需轉方式調結構中的重要支點作用,為促進經濟實現質的穩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作出貢獻,是推動住房和城鄉建設事業高品質發展的關鍵。
3月4日,全國人大代表、四川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廳長何樹平接受新華網專訪,圍繞“勇於擔當 砥礪前行——新時代新征程上展現四川住建新氣象新作為”主題,回顧2021年四川住房城鄉建設領域取得的主要成績,展望2022年四川住建領域將如何發力,奮力推進全省住建事業高品質發展。
惠民生、穩投資、促消費 實現“十四五”良好開局
回顧2021年,何樹平代表表示,面對複雜嚴峻的外部環境和疫情災情的衝擊影響,面對開局“十四五”、開啟新征程的繁重任務,四川住建系統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充分發揮建部門作為重要行業部門、重要經濟部門、重要民生部門的作用,著力發揮惠民生、穩投資、促消費作用,在困難重重的情況下取得了極為不易的成績,實現“十四五”良好開局。
一是房地産市場保持平穩運作。堅持“房住不炒”不動搖,全省房地産開發投資增長7.1%,商品房銷售面積增長3.3%,重點城市房價漲幅控制在合理區間,累計化解處置“問題樓盤”579個,總體實現“三穩”目標。
二是住房保障體系不斷完善。公租房保障進一步擴面提質,籌集開工6.34萬套(間)保障性租賃住房,新市民、青年人住房問題得到初步緩解,住房公積金繳存總額突破萬億元大關。
三是城市功能品質不斷提升。積極推進城市更新和城市體檢,累計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1.1萬個、119萬餘戶,累計完成既有住宅電梯增設3710部。全年完成市政公用設施建設固定資産投資1902億元、完成年度計劃的126.8%。
四是村鎮建設進一步提質增效。做好兩項改革“後半篇”文章,加快培育省級百強中心鎮。實施農村危房改造和農房抗震改造7.33萬戶,建制鎮污水處理設施覆蓋率達到88%,生活垃圾收轉運處置體系覆蓋96%的行政村。
五是建築業高品質發展基礎更加牢固。聚焦雙碳目標大力推動建築強省建設,新開工裝配式建築5600萬平方米,完成建築業總産值1.73萬億元,穩居全國第五、西部第一,建築業增加值佔全省GDP的比重達8.7%。
六是行業安全形勢穩中向好。創新開展“住建安全在行動”暗訪督查和問題窨井蓋專項整治,房屋建築、城鎮燃氣、建築施工、鐵路沿線等安全管理不斷強化。
堅持“1345”思路 奮力推進住建事業高品質發展
何樹平代表説,今年是“十四五”深化之年,將喜迎黨的二十大召開,做好住房城鄉建設工作,對於持續改善民生、保持經濟合理增速、保持社會大局穩定意義重大。四川住建系統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決擁護“兩個確立”、做到“兩個維護”,心繫“國之大者”,對標對表李克強總理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各項部署要求,系統謀劃,按照“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加快三個轉型,防範四大風險,實施五大行動”的“1345”總體思路,守正創新抓機遇,銳意進取開新局,謀新招出實招使硬招,奮力推進全省住建事業高品質發展。
何樹平代表強調,做好住房城鄉建設工作,首先是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將始終把人民的呼聲作為第一信號,以民之所望為行之所向,聚焦住有所居、生態宜居、安全安居,帶著感情做深做細做實住房保障、“問題樓盤”化解、老舊小區改造、電梯增設、環境治理等群眾關心關切的民生實事和關鍵小事。全年計劃新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7.8萬套(間),開工改造棚戶區3.5萬套,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5300個、57萬戶;獎補增設電梯5800部,比我們過往7年的總和還要多2000多部;統籌推進燃氣、供水、排水等市政管道更新改造,推動適老化社區、適老化住房建設改造,積極探索推廣“物業+養老”“物業+托幼”“物業+生活服務”等模式。
另外,要加快三個轉型,即加快推動房地産業、建築業和城市建設方式轉型。進入新發展階段,特別是在雙碳目標約束下,住房城鄉建設面臨兩大突出問題:一是過度房地産化的城市開發建設方式亟待轉變,二是“大量建設、大量消耗、大量排放”的建設方式難以為繼。推動房地産業、建築業和城市建設方式轉型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重大課題。在房地産業發展方面,不將房地産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堅定不移、穩妥有序實施房地産長效機制,引導房地産企業轉變“高負債、高杠桿、高週轉”開發經營模式,探索多元發展新模式,保障剛性住房需求,滿足合理的改善性住房需求。在建築業發展方面,以碳達峰碳中和引領倒逼建築業轉型升級,堅持科技創新,推進建築業工業化、數字化、智慧化升級,走出一條內涵集約式高品質發展新路,為建築強省提供有力支撐。在城市建設方式方面,將城市建設的重點逐步轉向以提升城市品質為主的存量提質改造,以繡花功夫抓更新、抓改造、抓治理,補齊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短板,推動城市結構調整優化,提升城市品質。
同時,要防範四大風險,即防範化解房地産市場風險、安全生産風險、生態環境風險和廉政風險。今年大事喜事多,防風險必須未雨綢繆、守底線絲毫不容有失。房地産業規模大、鏈條長、牽涉面廣,對經濟金融穩定和風險防範具有重要的系統性影響,我們將始終把防範化解房地産市場風險作為重中之重,壓緊壓實企業主體責任、地方屬地責任、部門監管責任,堅持一城一策,努力實現房地産業良性迴圈和健康發展。住建領域歷來是安全生産管理重點領域,我們將立足四川省情,緊盯建築施工、城鎮燃氣、老舊房屋、城市內澇、消防安全等重要風險點,堅持問題導向,強化源頭治理,加大監管執法力度,做好應對巨災和極端事件各項應急準備,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住建系統是生態環境保護的主力軍,我們將持續打好防範化解生態環境風險主動仗,毫不放鬆抓好生活污水污泥、生活垃圾、建築垃圾、城市揚塵、黑臭水體等治理,為築牢長江黃河上游生態屏障貢獻住建力量。住建部門管項目、管資質、管審批,被腐蝕、被腐化、被圍獵風險較高,我們將以近年來系統內發生的各類嚴重違紀違法案件為鏡鑒,緊盯重點領域和風險崗位,抓早抓小抓防範,保持懲治腐敗高壓態勢,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最後,要實施五大行動,即實施住房保障行動、城市更新行動、鄉村建設行動、建築強省行動和碳達峰專項行動。住房保障行動主要是在強化公租房精准保障、推動保障性租賃住房擴面增量、化解棚改項目風險保交房、促進住房公積金提質增效、貫通住房市場與住房保障體系上下功夫,堅決兜住基本民生底線。城市更新行動主要是以城市體檢評估為基礎,健全完善“城市體檢發現問題、城市更新解決問題”工作機制,以老舊小區改造、既有住宅增設電梯、無障礙設施建設、居住社區補短板等為抓手,整體謀劃、系統推進,讓環境更優美、生活更便捷、社區更有活力。鄉村建設行動主要是立足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以做大做強中心鎮為牽引,統籌推動鄉鎮污水垃圾治理、農房建設管理、場鎮風貌提升、傳統村落保護等工作,確保兩項改革“後半篇”文章落到實處。建築強省行動主要是以綠色發展為導向,以創新驅動為引領,加快産業結構、建造方式、隊伍素質、品質安全改革創新,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築,積極推進工程總承包和全過程工程諮詢,推進智慧建造與建築工業化協同發展。碳達峰專項行動主要是以城鄉建設全面綠色轉型為引領,不斷構建完善城鄉建設綠色低碳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系統推進綠色低碳城市、縣城、社區和農房建設,推行綠色建造,優化用能結構,向著雙碳目標堅定不移、穩步邁進。
建議設立國家城市更新專項基金和實行農房建設工匠負責制
作為全國人大代表,何樹平今年帶來了《設立國家城市更新專項基金的建議》和《關於實行農房建設工匠負責制加強農房品質安全和風貌管控的建議》兩份建議。
當前,在應對我國經濟發展外部環境不確定性以及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背景下,如何在更大範圍、更高品質推動城市更新工作,對於有效推動一批城市建設領域民生工程和發展工程落地,充分釋放我國發展的巨大潛力,培育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推動城市結構調整優化和品質提升,解決城市發展過程中的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更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具有十分重大的戰略和現實意義。
各地高度重視城市更新工作,一方面,通過實施城市更新行動,發揮了惠民生、提品質、增效益作用。另一方面,我們也認識到,城市更新面臨水準不高、資金壓力大等問題。突破短板瓶頸,設立城市更新基金不失為一種好的選擇。對此,何樹平代表建議財政出資,設立國家城市更新專項基金,發揮財政資金的撬動作用,探索政府引導、市場運作、公眾參與的城市更新可持續模式。
農房是農民群眾的重要財富和生産生活的直接保障,也是農村人居環境的最基礎要素。“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在農房品質安全和農村人居環境建設方面做出了系列部署,取得顯著成就。但從基層情況來看,農房建設仍存在品質安全管控有待加強、風貌管控亟需提升等問題。
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從聚焦貧困人口的住房安全轉入全面加強農房建設品質安全和風貌管控,能夠有效促進農村人居環境提升,推進鄉村振興,增強農民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把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得更加美麗宜居。
何樹平代表建議,以強化鄉村建設工匠管理為抓手和切入點,通過實施鄉村建設工匠“負責制”,加強工匠端管理,壓實農房建設品質安全責任,抓好風貌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