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成功升空到如今中國空間站即將進入建造階段,中國航太事業經歷數十年發展,在探索浩瀚宇宙的征程上取得了諸多成就,航太精神也成為載人航太、深空探測、北斗導航等一系列國家重大專項圓滿完成的內在動力。
航太精神有著深厚的精神淵源和崇高的道德情懷,如何深入開展航太精神宣傳教育?今年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航太科技集團五院副院長趙小津建議,將航太精神教育融入大中小學思政教學體系。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將航太精神教育納入大中小學思政教學體系,有助於青少年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趙小津表示,從教育方面來看,這也有助於提升青少年科學素養,激勵青少年自立自強。
航太精神進校園該如何做?趙小津呼籲,依託我國航太企事業單位現有研究成果和課程,以循序漸進、螺旋上升的方式推進航太精神教育融入大中小學思政教學體系,系統講解航太事業發展歷程,航太精神譜係脈絡。同時,廣泛搭建航太精神宣講平臺。
航太科技集團五院是航太精神的發源地之一,同時也是天和核心艙、天舟系列貨運飛船、神舟系列載人飛船的抓總研製單位。在採訪中,趙小津也透露了2022年的航太計劃。他表示,2022年是加速建設航太強國的重要一年,將繼續開啟“超級模式”,我國載人航太空間站工程進入空間站建造階段,將完成問天實驗艙、夢天實驗艙、神舟載人飛船和天舟貨運飛船等6次重大任務,全面建成空間站,實現首次6個航太器組合體飛行,首次航太員駐留達到6個月,首次2個乘組6名航太員同時在軌。
神舟十二號航太員乘組在軌拍攝作品(湯洪波 攝)
趙小津指出,預計下個月,神舟十三號航太員乘組駐留6個月返回後,將對空間站整個關鍵技術驗證情況進行全面評估,結果滿足要求後,轉入建造階段。建造階段將依次發射天舟四號、神舟十四號、問天實驗艙、夢天實驗艙以及天舟五號和神舟十五號6個航太器,在有人狀態下完成問天實驗艙、夢天實驗艙與核心艙的交會對接、轉位,最終完成T字構型空間站的建造;建造完成後,對功能性能進行在軌測試,然後轉入運營階段。
據了解,建造完成後,空間站艙內活動空間將超過110立方米,提供6個睡眠區和2個衛生區,可實現長期3人、短期6人駐留,將持續開展航太員駐留和多領域空間科學和技術實(試)驗。
此外,今年航太科技集團五院還將發射高分三號03星、陸地生態系統碳監測衛星、環境減災二號05星、澳門科學一號A星、中星6D、中星19號等多顆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科研衛星和業務衛星,滿足自然資源、生態環境、林業草原、應急救災、氣象、廣播電視等各個領域用戶的應用需求。
談及新百年心願,趙小津表示,太空探索永無止境,航太攻關任重道遠。希望能夠高品質保證成功、高效率完成任務、高效益推動航太強國和國防建設,為實現航太夢、中國夢而奮勇拼搏,讓航太技術更好地服務於社會民生,服務於國民經濟發展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