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觀察)李克強詳解中國“規模性政策”傳遞四大信號
中新社北京5月28日電 (記者 李曉喻 王恩博)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28日閉幕。會後,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會見中外記者,詳解中國經濟應對疫情衝擊的“規模性政策”。
規模多大?
為對衝經濟下行壓力,今年中國政府工作報告打出一系列“組合拳”,包括財政赤字規模比去年增加1萬億元(人民幣,下同),發行1萬億元抗疫特別國債;全年為企業新增減負超過2.5萬億元;安排地方政府專項債券3.75萬億元,比去年增加1.6萬億元;中央預算內投資安排6000億元等。
李克強稱,此次規模性政策籌措的資金分兩大部分:一部分是新增赤字和發行抗疫特別國債,共2萬億元;另外更大的一部分是減免社保費,動用失業保險結存,推動國有商業銀行讓利,自然壟斷性企業降價,以降低企業的經營成本,這部分資金規模約為新增赤字和抗疫特別國債的兩倍。
5月28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出席記者會並回答中外記者提問。 新華社記者 陳曄華 攝
夠不夠用?
在疫情給中國經濟社會發展造成前所未有衝擊背景下,此次推出的規模性政策力度是否足夠?
對此李克強稱,根據前期的經驗和當前的形勢,這一政策“應該是有力度的”。
他強調,中國過去不搞大水漫灌,現在也還是這樣。但特殊時期要有特殊政策,即“放水養魚”。
“沒有足夠的水,魚是活不了的。但是如果氾濫了,就會形成泡沫,就會有人從中套利,魚也養不成,還會有人渾水摸魚。”李克強稱,在穩定經濟的同時,要“避免起重腳,揚起塵土迷了後人的路”。
他表示,如果經濟方面或其他方面再出現大的變化,“我們還留有政策空間”,不管是財政、金融、社保,都有政策儲備,可以及時出臺新的政策,而且不會猶豫。
5月28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出席記者會並回答中外記者提問。 新華社記者 丁海濤 攝
有何新意?
面對前所未有的衝擊,中國經濟不可能輕車走熟路。正如李克強所説,“不論是籌錢或者説錢從哪來,用到哪去,都要走新路”。
從政府工作報告透露的資訊看,不同於以往依靠基建投資拉動經濟增長的傳統思路,此次政策“組合拳”旨在以穩就業、保民生為抓手,達到紓困企業和激發市場活力的目的。
談及個中原因,李克強解釋説,現在中國經濟結構發生很大變化,消費在經濟增長中起主要拉動作用,而且中小微企業在吸納就業中佔90%以上。他並透露,這次所採取的規模性政策,用了70%左右的資金比較直接地去支撐居民收入,因為這樣做就可以促進消費、帶動市場。
李克強表示,因為疫情,中國面臨一個很大的難題是疫情防控措施會抑制消費。“按這樣的方向推動實施政策,也是面向市場化的改革。”
怎麼用好?
有了資金之後,如何用好亦是一大問題。
作為特殊時期的特殊舉措,政府工作報告明確,特別國債和財政赤字的2萬億元資金將全部轉給地方,建立特殊轉移支付機制,資金直達市縣基層、直接惠企利民。
李克強表示,這些錢要全部落到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落到社保、低保、失業、養老和特困人員身上,要建立實名制,這些都是有賬可查的,決不允許做假賬,也決不允許偷梁換柱。“我們會瞪大眼睛查,也歡迎社會監督。”
針對如何擴大有效投資,李克強指出,其重點是“兩新一重”,即新型基礎設施、新型城鎮化和涉及國計民生的重大項目,而且要用改革的辦法,用這些資金來撬動社會資金投入。項目要有效益、有回報,要經過科學論證,按規律辦事,不留後遺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