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觀察:特殊兩會,中國如何“與世界説”?

文章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佈時間:2020-05-29 07:27:26 責任編輯:蘇向東
作者: 來源:中國新聞網 2020-05-29 07:27:26

5月28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出席記者會並回答中外記者提問。這是記者在梅地亞中心多功能廳採訪。 新華社記者 劉金海 攝

(兩會觀察)特殊兩會,中國如何“與世界説”?

中新社北京5月28日電 (記者 梁曉輝)“史上最短”,簡到只有1萬餘字的政府工作報告,仍然專門就對外關係,向世界重申中國的和平外交政策。

“內防反彈”的疫情防控壓力下,全國兩會因防控需要大幅削減記者數量,卻特別保留一部分名額,留給在北京的境外媒體。

“一切從簡”的全國兩會,雖壓縮記者會場次,卻依然專門留出時間,將發佈主場交給中國外交。全國人代會閉幕後的總理記者會,更將約一半的提問機會留給外國記者。

特殊時期、特殊兩會,中國如何“與世界説”?

在近期國際輿情紛紛擾擾之中,或許中國首先要回應外界的關切。

中國如何看待新冠病毒溯源?中美是否“新冷戰”?……在2020年過去的五個多月裏,某些帶有偏見、甚至是中傷的抹黑言論,一直在中國抗疫努力的上空盤旋。

在這種語境下,中國需要通過主動説清“什麼才是真正的中國”,避免他國因為誤解而導致的戰略誤判。

需要與世界説明的還有“中國為什麼能”,比如中國是如何取得抗疫成效的?對此,中國其實一直在用實際行動作答:不間斷分享防控經驗、向多國派出醫療專家組、向世界提供抗疫物資,這都是中國給出的“藥方”。

在剛剛閉幕的兩會中傳出的聲音更為明晰:中國將同各國加強防疫合作,中國願為建設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作貢獻。

其次,中國也積極與世界敘説自己的信心和努力。

作為第二大經濟體,中國被認為是影響和塑造世界的關鍵力量之一。“尤其是在疫情的背景下,中國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國”,不少觀察人士近日指出,中國兩會的重啟,某種程度上已經向外傳遞出一種信心。

作為最早迎戰疫情的國家,中國經歷頑強奮鬥和巨大犧牲,有效遏制了病毒傳播。在“信心比黃金更珍貴”的時期,中國通過兩會讓世界真實地看到抗疫成效,對世界無疑也是一種信心加持。

而從世界經濟層面考量,疫情已經對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經濟造成衝擊,外界也期待從中國經濟的“復蘇”中,得到世界經濟重塑的靈感。

這也正是中國兩會討論最多的主題之一:“復工復産”“防控和經濟同步”“危中尋機”“把失去的時間搶回來”……中國向外界釋放的聲音,已被世界敏銳的耳朵聽到。

傾聽兩會的聲音,命運共同體是其間一個高頻出現的詞彙,中國一如既往向世界表達著自己真實的看法:各國同處一個世界,本質並非你輸我贏、你強我弱。和平時期中國不會“國強必霸”,疫情當前也不會在向他國施以援手時附加任何條件,因為各國命運與共。

而這當中也暗含了一個核心問題,即“中國與世界到底是什麼關係?”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一句話作答再合適不過:“世界好,中國才能好;中國好,世界才更好。”(完)

兩會要聞

圖片新聞

直播更多>>

全媒體矩陣

要聞

現場

聚焦

聲音

全媒體

多語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