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代表委員談防範化解突發公共衛生風險舉措

文章來源:光明日報 發佈時間:2020-05-28 10:45:04 責任編輯:李高思
作者:彭景暉 張亞雄 來源:光明日報 2020-05-28 10:45:04

【兩會光明視角】  

“防範化解重大疫情和突發公共衛生風險,事關國家安全和發展,事關社會政治大局穩定。絕不能讓來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前功盡棄,要給人民群眾更堅實的保障。”參加全國兩會的代表委員表示,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戰略成果。建立更精準更有效的疫情預防體系,更好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是當前亟須著手開展的重點工作。

5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湖北代表團審議時強調,預防是最經濟最有效的健康策略。代表委員紛紛表示,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為進一步提高防範化解突發公共衛生風險能力指明瞭方向,要繼續優化完善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職能設置,創新醫防協同機制,強化各級醫療機構疾病預防控制職責,在預防工作上苦練內功。

建立及時準確的疫情監測預警系統

“防控公共衛生安全隱患的工作,離不開及時準確的監測預警系統。”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副院長吳凡委員指出,“這個監測預警系統要靈敏,要非常靈敏!這是防範化解重大疫情和突發公共衛生風險的重要基礎,也是現代化疾控所需的基本能力。”

“多年的實踐經驗告訴我們,監測工作不只是要監測事件、監測疾病,還要監測風險因素。”吳凡委員説,監測風險因素最難,也最重要。

“疾控現代化首先要求具備先進的監測預警理念。”在吳凡委員看來,風險因素的範圍不只局限于衛生領域,凡是可能對人造成疾病的因素,都應該進入疫情監測預警系統的視野,包括環保、農業、林業、畜牧業、氣象等領域的資訊。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強調的,要改進不明原因疾病和異常健康事件監測機制,提高評估監測敏感性和準確性,建立智慧化預警多點觸發機制,健全多渠道監測預警機制,及時研判風險。”北京醫院呼吸科教授、大內科主任孫鐵英委員説,“防控工作必須萬無一失,否則就會‘一失萬無’。疫情監測預警系統發出的信號及時、提前,就能為整個防控進程、布控響應舉措爭取時間。”

“在這爭取來的時間裏,如果我們科學統籌應急狀態下醫療衛生機構動員響應、區域聯動、人員調集,啟動健全的分級、分層、分流的重大疫情救治機制,那麼無疑將降低風險、降低公共衛生突發事件給國家和社會帶來的損失。”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心律失常中心主任張澍委員説。

預防工作重在平時

“讓疫情監測預警系統在關鍵時刻發揮作用,平時就要注重資訊的採集、匯總和綜合評估。”這是代表委員們的一致觀點。

“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不同的地區,不同的經濟社會狀況,要有不同的具體辦法。”吳凡委員進一步解釋。

“同時,要根據不同病種來建立不同的評估體系和應急預案。”北京急救中心南區分中心副主任醫師班宇俠代表認為,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不同於自然災害,尤其是像新冠肺炎這樣的傳染病,具有特殊的致病過程,需要根據這一特點進一步健全完善我國應急管理領域的相關制度,及早科學制定應對預案。

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湖北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加快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範、運作高效的公共衛生法律法規體系。“法律法規為發展公共衛生事業和提高防範化解突發公共衛生風險能力提供基礎保障作用,構建和完善相關法律法規體系的工作在平時就要下功夫、做紮實。”班宇俠代表説。

培養保障當下、面向未來的人才

“作為一名長期在一線的大夫,疫情防控再次讓我深刻體會到人才的重要性。防範化解突發公共衛生風險最重要、影響最深遠的工作是什麼?我認為是培養人才。”孫鐵英委員在講述“湖北保衛戰”的親身經歷時,提到最多的是“人才”二字。

“我們國家能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戰役中取得階段性成果,有力扭轉疫情局勢,離不開我們強大的醫護隊伍。但面對未來,我們必須更加重視人才的培養,只有擁有更多的優質醫護人才、醫療科技人才、疾病研究人才,我們國家才能在防範化解重大疫情和面對突發公共衛生風險時更有底氣、更有把握。”孫鐵英委員説,“此次會議我提出了建立規範的重大急性傳染病診斷方法、提高快速核酸檢測能力,抓緊研發傳染病接診、核酸檢測和護理機器人等建議,所有在未來需要挺進的醫療難關、科技難關,都離不開人才。”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建立適應現代化疾控體系的人才培養使用機制。這是我們必須要重視的工作。”張澍委員説,“我國醫療服務總量居世界前列,醫療品質不斷提高,但相對於我國龐大的人口基數,醫生數量仍有缺口。從今年應對疫情的情況看,一些地區醫護缺口的問題仍然突出,基層防護醫療資源能力不足等問題仍亟待解決。但我們有信心補足人才缺口,讓人才培養適應現代化疾控體系的需要,維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當前亟須加強預防醫學與公共衛生人才培養體系建設,在完善公共衛生人才培養模式、優化教學內容方面,我們要同時重視預防與應急。”張澍委員説,在加快推進公共衛生專業人才教育方面,要以公共衛生與防疫的實踐為導向,提升基層公共衛生人才處理實際工作的能力。

(本報記者 彭景暉 張亞雄)

兩會要聞

圖片新聞

直播更多>>

全媒體矩陣

要聞

現場

聚焦

聲音

全媒體

多語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