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12字為中國公衛體系改革定向佈局

文章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佈時間:2020-05-27 10:18:21 責任編輯:蘇向東
作者:張子揚 來源:中國新聞網 2020-05-27 10:18:21

(兩會觀察)習近平12字為中國公衛體系改革定向佈局

中新社北京5月27日電 (記者 張子揚)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24日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湖北代表團審議時,對未來如何“織牢織密公共衛生防護網”提出“整體謀劃、系統重塑、全面提升”的改革方向。

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的學者認為,這既是針對疫情中所暴露的問題“補短板”,更是為防範未來風險做出頂層設計,為“後疫情時代”中國公共衛生體系建設全面定型。

——12字標定改革方向

全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專家組成員、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薛瀾認為,“整體”“系統”“全面”的要求首先就是不能就事論事,而是要全面系統地分析公共衛生體系的長處和短板,從長遠出發整體謀劃,系統地全面改革,以求全面提升中國公共衛生體系的現代化水準。

其實,疫情以來,針對中國公共衛生體系、醫療服務體系暴露出的短板和不足,習近平不止一次強調要“正視存在的問題,加大改革力度,抓緊補短板、堵漏洞、強弱項”。

南開大學周恩來政府管理學院教授常健認為,習近平所提“補、堵、強”,其指向不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更不是將現有的公共衛生體系“推倒重來”,而是著眼全面深化改革,著力從體制機制層面理順關係、強化責任,強調的是系統性。由改革推進改革,本是破題重要切口。

“過去我們面對公共衛生風險時的傳統應對之策,在此次疫情衝擊下已顯力不從心。12個字背後所蘊含的思考,可視為將公共衛生系統與其他相關係統和部門進行職能整合、優勢互補、系統整合、協同合力;在面對不確定性的公共衛生風險時能釋放1+1大於2的效果。”常健説。

——法治保障後端支撐

如何“織牢織密公共衛生防護網”,亦體現在習近平所做出的具體部署:改革疾病預防控制體系;提升疫情監測預警和應急響應能力;健全重大疫情救治體系;完善公共衛生應急法律法規;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

在常健看來,無論是具體舉措,還是習近平在講話中列出的“創新醫防協同機制”“健全疾控機構與城鄉社區聯動工作機制”等八項機制,都體現了其對防控疫情實踐和制度創新的全面思考。這些機制的“創新”“健全”,一方面將疫情防控中創新的有效經驗進行科學總結,使之固化;另一方面亦為儘快補短板、堵漏洞、強弱項,以便今後更加高效地應對可能發生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將損失降到最低。

有分析認為,習近平所籌謀編織的“公共衛生防護網”,不僅強調堅持預防為主,更要求發揮法治保障作用。

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洪向華指出,彌補公共衛生體系短板,應從重大公共衛生事件的前端、中端、後端三個環節同時發力。前端重在預防,優化完善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職能設置,在預防階段中,疫情監測預警是一個重要的環節;中端重在救治,加強疾病預防控制體系現代化建設,以“平戰結合、分層分類、高效協作”為原則,構建分級分層分流的城市傳染病救治網路。

“後端重在支撐和保障。”洪向華説,在法治保障方面要加快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範、運作高效的公共衛生法律法規體系,完善疫情防控執法機制,提高全民法治意識和公共衛生風險防控意識。

——兩個“事關”凸顯防範化解風險緊迫性

外界注意到,習近平講話中專門提出“防範化解重大疫情和突發公共衛生風險,事關國家安全和發展,事關社會政治大局穩定”。

兩個“事關”,道出面對重大疫情和突發公共衛生風險如何防範化解的緊迫性。

薛瀾認為,在“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的執政邏輯下,習近平將“防範化解重大疫情和突發公共衛生風險”提升至事關全局的高度,是向全社會發出警示:加強公共衛生體系建設,防範化解公共衛生風險,是事關國家安全和發展的頭等大事,這根弦要持續緊繃。

學者指出,這次疫情可看成是中國進入現代風險社會的一個“成人禮”。雖然大家對金融風險概念已比較熟悉,但對於現代社會中風險的內在本質還缺乏全面認識。

“這堂風險社會啟蒙課以後,應該發揮政府、社會和市場的積極性。”薛瀾説,既要提高全社會的認識程度,也應該在國家層面、地方層面建立風險評估制度,同時還應該發揮市場在化解風險方面的積極作用,從被動的應急管理轉變到主動的風險治理,本是國家治理體系與能力的一種進步。

從“未見”、到“遇見”,再到“預見”,面對人類社會可能同疫情長期共存的狀態下,做好風險管理,在疫情面前凸顯其重要性。常健説,“防範”強調的是對未知問題端口前移,“化解”,則檢驗的是工具箱裏有多少解決問題的工具。(完)

兩會要聞

圖片新聞

直播更多>>

全媒體矩陣

要聞

現場

聚焦

聲音

全媒體

多語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