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5月24日電 題:中國外交“方圓之間”見格局
中新社記者 聶芝芯
100分鐘,23個提問,中國外長王毅的記者會,資訊量巨大。面對疫情下各種中國外交熱點,王毅時而鄭重説理,時而剛直回擊,時而真情流露,時而含蓄點化……守住原則,亦顯圓融。
5月24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新聞發佈廳舉行記者會,邀請中國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就中國外交政策和對外關係回答中外記者提問。為有效防控疫情,共同維護公共衛生與健康,記者會採用網路視頻形式進行。中新社記者 杜洋 攝
這種“可方可圓,方圓融合”的風格,令網際網路世界大呼過癮。所謂“方圓之間有天地”。在電子螢幕的另一端,“方圓之間”盡顯中國外交格局。
“今天的中國已不是百年前的中國,今天的世界也不是百年前的世界”,王毅這句話展露出這場發佈會的基本底色,同時也正是“可方可圓”的底氣所在。
置於百年曆史的框架下看,世界已變,中國已變,中國與世界之間的“磁場”已變。集體記憶裏“弱國無外交”的屈辱淡去,“國家強則外交強”的意氣成為主流。這份意氣裏,不僅承載著“中國能力”,還有“中國擔當”。
中國外交的“方”,首先體現于,中國堅定地站在國際道義、歷史趨勢、基本事實、公共利益、人類文明進步的方向一邊。
發起新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全球緊急人道行動;維護全球化大趨勢和多邊主義潮流,打造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呼籲全球疫情敘事應客觀真實;重申中國不會稱王稱霸,始終站在世界各國的共同利益一邊,站在歷史發展潮流的正確一邊……通過捍衛這些國際公認的“常識”,加固托舉整個世界、整個人類文明的支柱,從而維護世界基本秩序。
中國外交的“方”,也體現于,中國重申核心利益“底線”,絕不被人所左右。
面對國際上借疫反華的政治操弄,王毅強調“中國人的原則與骨氣”,對於蓄意中傷一定會作出有力回擊,對於無端抹黑一定會擺明事實真相。對於美國打台灣牌的圖謀,他正告美方不要試圖挑戰中國的底線,不要誤判14億中國人民捍衛國家統一的堅定決心。這些表述鏗鏘有力,不僅警告“麻煩製造者”及時止步,也能通過事實還原為中國爭取更多國際支援。
中國外交的“圓”,體現在外長的情感流露裏。
作為中國外交的代言人,在多個瞬間,聽者能捕捉到王毅的真性情。他在開場白裏對抗疫的各國醫護工作者致以敬意,向所有罹難者表示哀悼,談中美關係時首先對疫情下美國民眾的不幸表達同情,也不忘向幫過中國的美國社會致謝,同理心讓國際社會感受到中國外交的溫度。面對中國援助世界有企圖的話題,他從懂得感恩、“朋友陷入困境從來都不會袖手旁觀”的視角解釋,通俗易懂又有人情味。
中國外交的“圓”,也體現在對能力邊界、外交分寸的把控上。
對於抗疫援助,中國將自己定位為“不是救世主,願做及時雨”,盡力而為;對於中歐交往,“是相互成就的正迴圈,不是你輸我贏的淘汰賽”,傳遞正向期待;對於中美關係,既有“本著對人類負責、對歷史負責、對人民負責的態度”處理好關係的誠意,又有“中國無意改變美國,更不想取代美國”的宣示,還有對少數政客綁架中美關係的駁斥;將美國少數政客和美國政治精英、有識之士進行切割,有助於營造“于我有利”的國際氛圍。
這場外長記者會,不僅是一節外交課,也是一堂哲理課。“方”的堅守與剛直,“圓”的圓潤與變通,方圓之間,彰顯中國外交的格局,也見證中國外交的穩健成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