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員心中的抗疫啟示:請記住這三個詞

文章來源:經濟日報 發佈時間:2020-05-21 17:10:58 責任編輯:趙超
作者:佚名 來源:經濟日報 2020-05-21 17:10:58

巍巍黃鶴樓,見證了一座城市的不屈抗爭;滔滔長江水,奔騰著一個民族的澎湃熱血。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傳播速度最快、感染範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一聲令下,千里馳援;白衣執甲、逆行出征;多線並舉,有力有序。在抗疫過程中,中國共産黨的巨大能量威力盡顯,社會主義集中力量辦大事、辦難事、辦急事的制度優勢充分釋放。

災難終會過去,精神永留人間。疫情大考給我們帶來怎樣的啟示?代表委員認為,這三個詞值得被銘記↓

中國力量

全國政協委員劉紅光:同舟共濟勇展擔當

從1月25日至今,全國政協委員、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設計院有限公司副院長劉紅光一直沒停下忙碌的腳步。

1月24日,他像往年一樣,開車回到山東德州老家看望老父親。得知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的消息,他意識到可能有緊急生産需求,於是匆匆告別了家人,第二天就趕回了天津。當天21時就接到了天津市紅橋區政府的緊急求援電話。當日深夜,他利用電話會議召集人員,啟動緊急生産方案……

疫情發生以來,他帶領下屬全資子公司天津正達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克服重重困難,緊急生産84消毒液。1月27日上午,就將96噸消毒液送到了天津市紅橋區各街道。

在電話中,劉紅光委員反覆對記者説:“這不是我一個人的功勞,這是職責所在!在集團公司黨組統一領導和協調支援下,正達公司生産的近1000噸84消毒液全部用於捐助有需要的地方。”

劉紅光委員説:“抗擊疫情,人人有責,我們只是儘自己所能。作為全國政協委員,疫情面前更要衝鋒在前。現在疫情在全世界蔓延,中國顯示了大國擔當。國際社會也應該守望相助、同舟共濟,才能戰勝疫情。”

劉紅光委員説,今年重點就深入推進産品綠色設計和加大深水油氣開發力度方面提交提案。

什麼是綠色設計?“綠色設計也叫生態設計,是按照全生命週期理念,在産品設計開發階段系統考慮原材料選用、生産、銷售、使用、回收和處理等各環節對資源環境造成的影響,力求産品在全生命週期中最大限度地降低資源消耗。”劉紅光委員建議,充分利用新型基建帶來的消費內容和渠道升級機遇,大力推行工業産品綠色設計,帶動“産業”和“消費”綠色雙升級。(記者陸敏)

全國政協委員李國華:集中力量辦好大事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我國各級政府部門、各行各業均在第一時間投入戰鬥,全國一盤棋,有效遏制了病毒傳播,顯示了強大的中國力量。”全國政協委員、上海市浦東新區副區長李國華表示。

首先,體現在“快”。李國華委員説,上海的抗擊疫情工作從1月18日就開始了,按照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要求,全區上下很快形成了巨大合力。1月19日就推出了響應機制,對醫院醫務人員展開有針對性的專業培訓,對大型活動開始管控。

李國華委員説,1月21日浦東源深體育場本來有亞冠足球聯賽,有千名左右武漢球迷會前來觀賽,考慮到疫情防控需要,經過協調後舉行空場比賽,展現了政府強大的動員力。

其次,體現在“大”。李國華委員表示,截至5月中旬,僅浦東新區為抗擊疫情投入的工作人員就多達10萬人,抽調了132名醫護人員支援武漢。可想而知,整個中國要投入的人力物力有多麼大。

再次,體現在“專”。李國華委員表示,浦東新區全面貫徹黨中央、國務院和上海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做好疫情防控和加快推進生産生活秩序全面恢復工作。為向國家和上海提供防疫物資、器械和藥品,浦東新區組織了15家公司提供物資供給和保障。為保障人民生活所需蔬菜供應,浦東新區採取了一系列措施穩定本區蔬菜生産與供應。(記者劉瑾)

中國精神

全國人大代表華樹成:眾志成城守望相助

“中華民族歷史上經歷過很多磨難,但從來沒有被壓垮過,而是愈挫愈勇,不斷在磨難中成長、從磨難中奮起。”全國人大代表、吉林大學白求恩第一醫院院長華樹成在接受經濟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新冠肺炎疫情是一次危機,也是一次大考,中國人民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眾志成城、守望相助,堅韌不拔、頑強奮戰,演繹了越是艱險越向前的民族品格,同心抗疫,盡顯中國精神。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全國各地和軍隊的醫療隊,包括多名院士在內的呼吸科和傳染科專家白衣執甲、逆行出征。華樹成代表所在的吉林大學白求恩第一醫院也是全國“最美逆行戰士”隊伍之一。

華樹成代表説,在這場抗疫中,中華兒女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凝聚起團結奮戰的強大合力,樹立起不獲全勝絕不收兵的堅定信心。

華樹成代表介紹,吉林大學白求恩第一醫院63歲的心血管疾病診治中心主任鄭楊教授,是援武漢醫療隊的主心骨。鄭楊教授第一時間請纓,要求去武漢前線支援,為所有的年輕醫生起到了模範帶頭作用。每天晚上7點,她作為醫療組組長,帶領大家展開疑難危重病例分析討論。77歲的劉玉忠是鄭楊教授的患者,也是鄭楊教授所負責患者中最危重的一個,被成功救治。4月8日在武漢天河機場,在醫療隊列隊離漢進入機場的路上,劉玉忠老人十幾名親屬拉著兩幅長長的橫幅歡送,隊員們熱淚盈眶。

華樹成代表認為,以鄭楊教授為代表的吉大一院援鄂白衣戰士,以實際行動和無私奉獻詮釋了新時代醫者的價值。這場英雄的抗疫戰鬥,更精彩展現了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中國精神。(記者祝惠春)

全國政協委員陳宗:精神力量感天動地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英視睿達科技有限公司總裁陳宗表示,疫情發生以後,中國人民展開了艱苦卓絕的鬥爭,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勝利,必將在人類文明發展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篇章。

陳宗委員表示,疫情之下,中國人民眾志成城、團結奮戰,凝聚成齊心戰“疫”的強大精神力量。奮戰在一線的廣大醫務工作者白衣執甲、不畏生死。鐘南山、李蘭娟、張定宇等一大批傑出代表涌現出來,譜寫了一系列感天動地的英雄故事。

英雄是中華民族的脊梁,閃耀著人性的光輝。疫情期間,全體中華兒女的默默付出,是一個大國堅韌不拔的精神體現。中國人民在此次疫情中所展現出的高度自律與配合,是取得勝利最牢固的基礎。在艱苦抗疫的過程中,可以説每一位中國人都作出了貢獻,這些普通百姓在抗擊疫情過程中的點點滴滴,讓人從平凡中感受到偉大。

疫情期間,最讓陳宗委員激動的是雷神山醫院和火神山醫院奇跡般建成。在他看來,這個奇跡離不開每一位勞動者的添磚加瓦。他們每人身上都閃耀著堅韌不拔、負重自強的中國精神。 全體中國人齊心協力戰疫情,整個民族的凝聚力大為增強。“歷經磨難,中國經濟變得更加堅韌。中國社會恢復常態後,必定爆發出巨大力量。”陳宗委員説。(記者高興貴)

中國效率

全國人大代表楊元慶:抗疫復産齊抓並重

“新冠肺炎疫情是2020年最大的‘黑天鵝’事件,中國在疫情防控阻擊戰中充分展現出了中國效率。”全國人大代表、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在接受經濟日報記者採訪時感慨道。

楊元慶代表認為,是中國高素質的勞動力、應對突發事件的社會動員力、強大的國家治理能力和完整的製造産業鏈支撐了“中國效率”。比如,第一批方艙醫院僅用了29個小時就建設好,接下來3個星期裏在武漢共建設了16家方艙醫院。

“同樣的效率也體現在防疫用品生産線上。”楊元慶代表説,儘管疫情初期防疫物資生産受到一定衝擊,但生産企業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復工復産,快速恢復産能,保障供應。一批汽車、服裝等生産企業甚至緊急轉産,跨界生産口罩、防護服、呼吸機等需求量極大的緊缺物資,在疫情面前,展現出了中國製造極強的韌性和靈活度。

據楊元慶代表介紹,疫情集中暴發後,聯想第一時間成立疫情防控小組,並決定向火神山、雷神山兩所醫院捐獻所需全部IT設備。第一批設備于1月29日上午運抵火神山醫院。2月4日,馳援雷神山醫院的全部設備也都正式交付,為加快應急醫院的落成與投入使用提供助力。

楊元慶代表説,聯想還通過加速自身復工復産、扶持中小企業共克時艱等系列舉措,來保衛中國智慧製造、維護全球供應鏈穩定,增強中國經濟和全球經濟“免疫力”。從2月初率先復工復産至4月7日,聯想(武漢)基地實現滿産。

“在疫情衝擊下,聯想能夠快速恢復産能主要得益於我們全球化的業務佈局,以及均衡製造基地佈局所帶來的資源調度靈活性和抗衝擊韌性等核心競爭力。”楊元慶代表説。(記者黃鑫)

全國人大代表陳華元:極限挑戰迎難而上

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這兩座在武漢抗疫保衛戰中立下赫赫功勳的醫院,將被歷史銘記。這是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建築業協會工程項目管理與建造師分會會長陳華元在中建三局任職期間帶隊承擔的最後兩項建設任務。

“這對我們可以説是極限挑戰。”陳華元代表説,一般這種全功能傳染病醫院要兩年左右時間才能建成。火神山醫院項目是在1月23日下午接到任務,2月2日就要投入使用。

陳華元代表説,醫院建設遇到了巨大挑戰。首先,專業性要求高。這兩所醫院的專業系統非常複雜,功能區分很細、很全,環保要求特別高,並且所有病房均為負壓病房,需要單獨設置新風系統。其次,現場協調管理難度大。現場有1萬多人施工,車輛、物資調度難度非常大。

“難,但也得迎難而上。”陳華元代表説,1月23日,火神山醫院建設啟動,10天完工交付;1月25日,雷神山醫院建設啟動,12天完工交付。(記者陳果靜 柳潔)

兩會要聞更多>>

圖片新聞更多>>

直播更多>>

全媒體矩陣

要聞

現場

聚焦

聲音

全媒體

多語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