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
 
新聞現場

要聞直播圖片中央領導下團組

獨家訪談現場記者會部長通道

兩會觀察

圖跡微視外眼看兩會兩會"帶節奏"

數讀秒懂報告全解讀兩會"沸騰點"

獨家策劃

世相中國習觀傳習錄中國3分鐘

幀像學習V碰詞兒HI中國人

當前位置:正文

趙江濤:科技創新引領稀土産業轉型發展

文章來源:新華網 發佈時間:2019-03-14 08:01:47 責任編輯:吳疆

新華網北京3月13日電(張欣然)3月13日,全國人大代表、包頭市委副書記、市長趙江濤做客新華網2019全國兩會特別報道。在談到稀土産業發展時,趙江濤認為,制約稀土産業發展主要是基礎研究和創新的不足。

主持人:包頭是老牌工業城市,在推進工業轉型和高品質發展的過程中動力是什麼?有哪些措施和成效?

趙江濤:包頭市是我們國家“一五”“二五”時期佈局的重點鋼鐵工業城市。長期以來,包頭的國有經濟和傳統産業一直佔主導地位。推動産業轉型升級和經濟高品質發展,對我們來講更為迫切。我認為,創新是包頭工業轉型的主要動力。

第一,思路創新。一方面,傳統産業和傳統企業通過高新技術和實用技術,加快它的轉型升級。另一方面,加大新經濟、新業態、新模式的發展力度,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我們現在服務業的佔比,已經佔到生産總值的55.8%。

第二,科技創新。市委市政府出臺了“科技十條”“人才十條”,為科技創新發展營造好的氛圍。我們全市現在各類研發機構達到266家,擁有45個院士工作站。

第三,體制創新。市委市政府出臺了關於支援實體經濟發展、促進“企地”融合的政策措施意見。目的是把駐包頭的中央企業、自治區企業,地方民營企業等各種生産要素有效地整合在一起,形成發展的合力,使它們的資源和品牌、技術、設備,形成共用的發展。

3月13日,全國人大代表、包頭市委副書記、市長趙江濤做客新華網2019全國兩會特別報道。新華網 郭小天攝

主持人:包頭以盛産稀土聞名,近年來深入實施“稀土+”戰略,全面打造稀土産業之都。您覺得稀土産業發展情況怎麼樣?産業創新發展的突破口又在哪?

趙江濤:包頭被譽為“世界稀土之都”,怎麼使這些資源優勢變成經濟優勢,形成一種産業支撐?我們一直持續致力於稀土産業的轉型發展。

稀土被譽為“現代工業維生素”,在新材料、新能源、智慧製造、資訊通信、航空航太等領域都有十分廣泛的應用。這個資源怎麼利用好、發揮好?目前,我國的稀土産業還處産業鏈的中低端,我們在不斷地加大研發力度。

包頭是我們國家發展稀土産業最早的地區,目前我們從稀土的採選、分離、冶煉,到材料、元器件、裝備,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産業鏈條,並在稀土的永磁、儲氫、催化、拋光、合金五大功能材料實現了全覆蓋。在稀土的轉型發展方面,我們與中科院共同成立了“稀土創新中心”,與上海交大成立了“上海交通大學包頭材料研究院”,我們有了10個這樣的研發機構,以及6個院士工作站。

從現在來講,制約稀土産業發展的主要是基礎研究和創新不足。這是我們短板,也是我們的一個突破口。

主持人:好的。剛才您分析稀土産業的一個突破口是基礎研究方面,還有沒有探索別的秘訣?

趙江濤:主要還是在於科技研究。我們現在的政策方面,從自治區黨委政府出臺了《關於加快稀土産業轉型升級的若干政策》,市裏也出臺了相應的稀土産業發展“十條政策”,設立了轉型發展的基金,也制定了産業鏈圖。而且我們委託中國工程院,專門就稀土産業發展制定了“三年行動方案”。這一系列的政策配套,應該説對助力稀土産業的發展提供了很多政策支撐。

要加大科技創新的力度,現在我們急缺的是人才。所以也希望從國家到地方共同發力,把基礎研究做實,支撐稀土産業鏈繼續延伸,使它的附加值更高。(文字:楊靜 張欣然 剪輯:劉昱 攝影:郭小天 導播:魏薇 攝像:陳揚 張翔 主持:鄭磊 速記:王莉娜)

要聞更多>>

圖片新聞更多>>

直播更多>>

全媒體矩陣

世相更多>>

幀像更多>>

他説中國更多>>

專題首頁 | 中國網首頁

新聞
現場

兩會
觀察

獨家
策劃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