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深化司法體制綜合配套改革,全面落實司法責任制,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近年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司法機關瞄準制約司法公正和司法能力的體制機制問題,不斷深化司法體制改革,堅持以釘釘子精神推進各項改革措施落到實處、發揮實效。
代表委員認為,“兩高”報告既體現了推進司法改革的成果,也彰顯了司法為民、公正司法的不懈追求。下一步改革既要持之以恒抓落實、補短板、強弱項,持續做好“精裝修”;又要一心一意謀長遠、破難題、克難關,不斷取得新突破。
為改革提供精細化配套設計
今年2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相繼出臺深化司法體制綜合配套改革的文件:最高法提出了65項改革舉措,涉及人民法院工作機制、訴訟程式、隊伍建設、科技創新等各個層面;最高檢確定了46項改革任務,要求健全完善檢察機關堅持黨的領導制度、檢察機關法律監督、完善檢察權運作等六大體系,為司法體制綜合配套改革做好了頂層設計。
“司法體制綜合配套改革是司法體制改革的新階段、新征程。”江蘇省常州市委書記汪泉代表表示,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司法體制改革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突破性進展,司法體制框架性、支柱性的制度已經建立。“現在的主要任務,是在司法體制綜合配套改革上下更大功夫,全面深化司法責任制改革的‘精裝修’, 為司法體制改革提供精細化配套設計。”汪泉代表説。
“黨的十九大從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深化依法治國實踐的高度,作出深化司法體制綜合配套改革、全面落實司法責任制的重要戰略部署,回應了廣大人民群眾對公平正義的迫切需求。”長期關注司法體制改革的華東政法大學刑事司法學院副院長虞潯表示,深入推進司法體制綜合配套改革需要從優化司法隊伍結構、規範司法權力運作機制、提高司法保障水準等多個方面入手,有效提升司法效率和司法品質,確保好的制度創設發揮應有的作用。
“目前,以司法責任制為核心的司法體制改革全面推進,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制度改革初見成效,專業化、正規化、職業化的司法隊伍正在形成。”深圳清華大學研究院研究員姜希猛代表認為,下一步要根據實際情況動態調整員額比例,切實做到分類管理到位、崗位責任到位、職業保障到位。
吸收行之有效的基層經驗
今年的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和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列出了不少地方推進司法體制改革的經驗做法。比如,浙江法院開展移動微法院試點,讓當事人和法官充分感受“指尖訴訟、掌上辦案”的便利;杭州網際網路法院率先在國際上探索網際網路司法新模式;上海牽頭探索長三角環境保護一體化檢察協作機制,等等。
對此,陜西省律師協會副會長方燕代表説:“司法體制改革的措施在基層要發揮實效,能用、好用、管用,就必須因地制宜,防止‘一刀切’。基層面臨的挑戰多、承擔的任務重,對改革有迫切的需求。同時,基層堅持問題導向,探索了不少好經驗好做法,值得總結提升推廣。因此,應該將‘接天線’和‘接地氣’結合起來,發揮頂層設計的作用,也調動地方積極性,上下合力推進司法體制改革。”
“這些年隨著司法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司法機關啃下的都是硬骨頭,全國法院推進改革的積極性高、主動性強,司法體制改革取得了扎紮實實的成效。”北京金誠同達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劉紅宇委員説。
去年,最高法健全常態化改革督察機制,開展集中督察,編發55個司法改革示範案例,推廣各地先進經驗,提高全國法院改革整體效能。北京法院的集約化送達、上海法院的智慧輔助辦案、天津法院的審務政務標準化、蘇州法院的語音識別智慧運用、成都法院的庭審實質化和實習助理、深圳法院的“執轉破”工作和購買社會化服務機制……鮮活的地方經驗成為代表委員們熱議的話題。
河南省沈丘縣馮營鄉李寨村黨支部書記李士強代表説,深入推進司法體制改革,需要注重提煉、挖掘各地法院可複製和有推廣價值的創新舉措,推動將有益經驗上升為制度設計。
以釘釘子精神不斷深化改革
今年1月3日,在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佈會上,最高檢向社會公開了按照新的職能和辦案機制正式運作的10個檢察廳。這一次最高檢內設機構改革,被譽為一場“動筋骨觸靈魂”的重塑性變革。
“這次改革主要解決檢察工作面臨的四大難題。”最高檢政治部副主任郭興旺説,一是如何把握檢察工作新的時代方位,二是如何適應反貪轉隸後檢察職能的重大調整,三是如何適應司法責任制對專業化建設提出的更高要求,四是如何解決檢察機關機構職能、數量、名稱等方面存在的不一致問題。
“檢察機關內設機構改革是司法體制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充分體現了最高檢主動適應新時代形勢任務發展變化,準確把握檢察工作發展規律的努力。”浙江省人民檢察院檢察長賈宇代表表示,“建議最高檢繼續加強頂層設計、加強指導,推進改革配套措施的落地生根,最大程度地發揮改革的活力和作用。”
在最高法工作報告中,關於深化司法體制改革的內容也引起了代表委員的廣泛關注。“最高法提出,要深化以審判為中心的刑事訴訟制度改革,強化庭審功能。我們律師對深化這一制度改革充滿了期待。”中華全國律師協會副會長呂紅兵委員説,法庭是律師體現價值的平臺,是律師施展才華的舞臺,只有庭審實質化,律師才能發揮真正作用,才能切實維護和保障合法權益。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李少平委員在介紹最高法第五個五年改革綱要時表示,對於需要進一步攻堅克難的前沿性、瓶頸性問題,要統籌解決。如“推動將具有普遍法律適用指導意義、關乎社會公共利益的案件交由較高層級法院審理”“訴源治理”“搭建全國統一的電子送達平臺”“研究推動建立個人破産制度”,等等。(徐 雋 彭 波 魏哲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