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
 
新聞現場

要聞直播圖片中央領導下團組

獨家訪談現場記者會部長通道

兩會觀察

圖跡微視外眼看兩會兩會"帶節奏"

數讀秒懂報告全解讀兩會"沸騰點"

獨家策劃

世相中國習觀傳習錄中國3分鐘

幀像學習V碰詞兒HI中國人

當前位置:正文

最高檢史上首份檢察建議書為何發給教育部?

文章來源:法制日報 發佈時間:2019-03-13 07:32:22 責任編輯:蘇向東

● 一號建議是最高檢認真分析辦理的性侵幼兒園兒童、中小學生犯罪案件,針對校園安全管理規定執行不嚴格、教職員工隊伍管理不到位,以及兒童和學生法治教育、預防性侵害教育缺位等問題,歷史上首次以最高檢名義發出的。其核心內容為,建議進一步健全完善預防性侵害的制度機制;加強對校園預防性侵害相關制度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依法嚴肅處理有關違法違紀人員等

● 截至今年1月25日,全國25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政府領導對落實最高檢一號建議作出了批示。浙江省省長袁家軍在浙江省檢察院報送的《浙江校園安全案件專題分析報告》上親自批示“完善機制,提高未成年人保護水準”

● 最高檢黨組已經部署,下一步將聯合有關國家部委,不斷加強未成年人司法保護工作,通過開展專項調研督導、推動建立教職工性侵害未成年人違法犯罪資訊查詢制度、建立案件資訊共用機制等有效舉措,打好落實一號建議的“組合拳”

□ 本報記者 蔣安傑

3月12日,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張軍第一次以首席大檢察官的身份向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作工作報告。這份通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有思想有觀點有張力、求真務實、很接地氣、用數據説話、裝滿了人民聲音的報告吸引了各界的目光,尤其是報告中提到的“一號檢察建議”引起社會高度關注,被各大媒體追逐。

據悉,這份于2018年10月19日向教育部發送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建議書》(以下簡稱一號建議),是最高檢認真分析辦理的性侵幼兒園兒童、中小學生犯罪案件,針對校園安全管理規定執行不嚴格、教職員工隊伍管理不到位,以及兒童和學生法治教育、預防性侵害教育缺位等問題,歷史上首次以最高檢名義發出的。其核心內容為,建議進一步健全完善預防性侵害的制度機制;加強對校園預防性侵害相關制度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依法嚴肅處理有關違法違紀人員等。

首席大檢察官的首起抗訴案件

很多人會問,最高檢史上第一份檢察建議書為何發給教育部?這要從首席大檢察官的首起抗訴案件説起。2018年6月12日,因為一起關於小學教師性侵未成年學生的抗訴案件,共和國首席大檢察官張軍首次依法列席最高人民法院審委會會議,最高人民法院院長、首席大法官周強主持,最高法17位審委會委員悉數出席。

這起案件的被告人齊某是一所鄉村小學的班主任。在一年多的時間裏,齊某利用午休、晚自習及宿舍查寢等機會,在學校辦公室、教室、無人的宿舍等地方多次對兩名被害女童(均為10歲)實施姦淫、猥褻,並以外出看病為由將其中1名女童帶回家中強姦。此外,齊某還在女生集體宿舍多次猥褻多名10歲至11歲的女童。

2016年1月20日,某省高級人民法院終審判決結果為,判決齊某犯強姦罪判處有期徒刑6年,犯猥褻兒童罪判處有期徒刑4年6個月,決定執行有期徒刑10年。2017年3月3日,最高檢以某省高級法院對齊某強姦、猥褻兒童一案判決適用法律錯誤、量刑畸輕為由,向最高法院提出抗訴。

在此次審委會上,張軍檢察長髮表了抗訴意見,明確指出原審判決存在的錯誤,並從情節認定、法律適用、量刑建議等多個方面闡述了檢方觀點,得到了最高法院審委會絕大多數委員的一致贊同。最終,最高法經審理採納了高檢院的全部抗訴意見,依法改判齊某無期徒刑。這一案例後來被列為最高檢2018年11月下發的第十一批指導案例之一。 

向教育部發出史上第一份檢察建議書

正義得到了伸張,但檢察監督並未就此結束。據最高檢第九檢察廳齊某抗訴案的承辦人介紹,張軍檢察長在案件改判後多次強調,要思考如何把未成年人檢察工作做到起訴之前、延展到裁判之後,為每個家庭、每一所幼兒園和中小學校帶來更實在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根據張軍檢察長的要求,辦案組的檢察官們結合齊某案開始“解剖麻雀”。

校園應當是最安全的地方,是孩子們健康成長的港灣。檢察官們調研發現,近年來,幼兒園和中小學教職員工性侵害幼兒園兒童、中小學學生犯罪案件呈明顯上升趨勢,如3月12日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中披露的,去年同比上升30%,而且相當數量的案件犯罪時間長、侵害次數多,一案侵犯多名學生,犯罪情節惡劣。要想遏制和減少未成年學生遭受違法侵犯,不僅要依靠公安、司法機關的嚴厲打擊,更有賴於教育主管部門的源頭預防,通過堵漏建制來斬斷伸向孩子們的黑手。 

於是有人提出向教育部發送檢察建議,這種想法很快得到高檢黨組的認可和支援。張軍檢察長親自指導部署撰寫工作,連建議書的封皮都經過精心設計。高檢院原未成年人檢察工作辦公室(以下簡稱未檢辦)、研究室等部門抽調業務骨幹,前後歷經3個月,其間數易其稿,最終形成了高檢院歷史上的首份檢察建議書。

“以前,最高檢都是對辦案機關提出檢察建議。向有關主管部門發送檢察建議,地方檢察機關有不少實踐,但最高人民檢察院直接向國務院組成部門發送檢察建議,在歷史上尚屬首次。”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委會專職委員、研究室主任萬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強調。

因為是“史上首次”,最高檢對發出一號建議十分慎重。這份建議書的內容曾反覆論證修改,還經過了最高檢檢委會會議審議,確保反映的問題精準、提出的建議可行;同時,還正式發函徵求教育部意見,根據其意見對檢察建議書作了進一步的修改。

最高檢辦公廳王松苗主任對記者介紹,當時分管未檢工作的孫謙副檢察長工作非常細心,也有擔心對方不太了解檢察建議的顧慮,建議張軍檢察長在發出建議之前與教育部部長先進行溝通。

張軍檢察長親自與陳寶生部長通電話後,陳寶生部長特別重視,除感謝最高檢對預防未成年人性侵犯罪等問題的關注支援外,還特別希望在建議上加一句“督促地方政府落實”。正是這句話,促使最高檢黨組要求把工作進一步做到家,陳寶生部長電話裏的建議被張軍檢察長在多個場合提及。據內部人士透露,在最高檢工作報告分別徵求各方意見的五次座談會上,幾乎每個與會者都知曉了教育部部長的這句話。

張軍檢察長為何要反覆強調陳寶生部長“督促地方政府落實”這8個字?這是因為兩位領導深知,保護祖國的花朵、真正地關心孩子,必須讓制度落地,而最關鍵的一步還在於落實;必須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一分部署,九分落實,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最終檢驗標準”,扎紮實實將工作做到實處,實在是任重而道遠。

上海市法學會未成年人法研究會會長姚建龍教授在接受記者採訪時稱,一號建議是通過個案促進制度完善、強化未成年人保護機制,案結事不了、放大辦案效果,有力地促進了教育部和全國教育部門以及學校加強對未成年學生的保護。

把一號建議做成剛性做到剛性

那麼,被冠以最高檢歷史上首次稱呼的一號建議向教育部發出後,教育部是如何回應的呢?

今年1月17日,在北京舉行的全國檢察長會議上,張軍檢察長在講話中説,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出的首份檢察建議得到教育部的積極回應。

“教育部黨組收到‘一號建議’後高度重視,于2018年12月29日,向最高檢來函回復。”萬春對記者説。教育部主要領導親自部署落實工作,迅速出臺了《關於進一步加強中小學(幼兒園)預防性侵害學生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要切實從性侵害學生案件中吸取教訓,進一步加強預防性侵安全教育、教職員工隊伍管理、安全管理規定落實、預防性侵協同機制構建、學校安全督導檢查等工作。據悉,雙方的溝通合作實際上在回復前已經展開。12月25日上午,剛成立的專門負責未檢工作的最高檢第九檢察廳迎來了第一批來訪嘉賓。教育部政法司有關負責同志受部主要領導委託,主動登門聽取對一號建議落實工作的意見。下一步,教育部還將進一步加強與高檢院的溝通配合,在完善未成年人保護頂層設計、構建未成年人學校保護體系、加強未成年學生法治教育等方面進行深入合作,共同推動一號建議落到實處。

檢察建議的生命在於落實,而落實的關鍵在於剛性。

“檢察建議絕不是發出去就了事,要緊緊盯住效果,監督落實情況。”“要通過我們的努力,把所謂沒有硬性要求的檢察建議做成剛性、做到剛性!”這是張軍檢察長最初在2018年大檢察官研討班上的明確要求。

一號建議發出後,檢察系統的工作更是駛入快車道。記者了解到,為把一號建議做成剛性、做到剛性,最高檢向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檢察院,新疆生産建設兵團檢察院印發建議時,要求各地及時將檢察建議書抄報本省教育主管部門及主管省(區、市)領導,並將本省檢察機關開展未成年人保護工作情況、存在的問題一併報送。

之所以這樣要求,最高檢一位負責人對記者説,是因為考慮會同教育行政部門落實將更有力度,司法機關畢竟和行政部門在這個問題上有不一樣的職能和履職方式,很多工作需要檢察機關幫助去促進、協調。因而,最高檢要求“做到剛性”必須“以上率下”,把檢察建議發給各個省檢察長,各省檢察長圍繞具體情況寫出本省的建議,然後給分管省長和教育行政部門,同時把最高檢的一號建議附在後面,督促地方政府落實。

那麼,成效如何?據最高檢第九檢察廳廳長史衛忠透露,“落實的效果是最高檢和各個省當初都難以想像的”。截至今年1月25日,全國25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政府領導對落實最高檢一號建議作出了批示,26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主管部門採取了積極舉措。通過檢察機關和教育部門的共同努力,預防性侵害幼兒園兒童和中小學學生違法犯罪工作,受到高度重視已顯積極成效。浙江省省長袁家軍在浙江省檢察院報送的《浙江校園安全案件專題分析報告》上親自批示“完善機制,提高未成年人保護水準”。

記者在採訪時意外獲知,這份一號建議還曾得到國務院領導的高度關注。去年參觀“中國改革開放四十週年成果展”時,張軍檢察長向國務院分管教育的副總理就一號建議作了彙報,這位領導認為性侵未成年人案件就要依法從嚴,依法重判;當這位副總理拿到最高檢的一號建議後,在批示中充分肯定了一號建議,強調最高檢的工作是從源頭上保護學校安全、維護兒童權益,支援司法部門依法嚴懲犯罪,還校園一片凈土,並且指示必須做好更要落實。

高檢院領導的頭腦非常清醒。原來的制度沒有得到很好的落實,情況很複雜,一紙建議並不能代表全部,還要加大力度推進。據高檢院第九檢察廳廳長史衛忠介紹,最高檢黨組已經部署,下一步將聯合有關國家部委,不斷加強未成年人司法保護工作,通過開展專項調研督導、推動建立教職工性侵害未成年人違法犯罪資訊查詢制度、建立案件資訊共用機制等有效舉措,打好落實一號建議的“組合拳”。

“重犯率高、熟人作案是比較常見的特點。建立教職工入職查詢制度及從業禁止制度,將性侵預防‘關口’前移,能防患于未然,或從源頭上較為有效地減少在校未成年人被前科教職工性侵的風險,有效預防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暨南大學少年及家事法研究中心張鴻巍教授對最高檢近期出臺的相關舉措給予高度評價。

要聞

圖片新聞

直播更多>>

全媒體矩陣

世相更多>>

幀像更多>>

他説中國更多>>

專題首頁 | 中國網首頁

新聞
現場

兩會
觀察

獨家
策劃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