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各位網友大家好!歡迎觀看新華網線上訪談。在剛剛舉行的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第三次全體會議上,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張軍向大會作了工作報告。現在,我們邀請到最高人民檢察院辦公廳(新聞辦)主任兼新聞發言人王松苗,為各位網友解讀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
王松苗:主持人好,各位網友大家好。年年相約在新華,網言網語説檢察。感謝各位網友長期以來對檢察工作的關心支援!
報告框架結構實現近15年來首次“大變身”
新華網:王主任,聽了張軍檢察長作的工作報告,感覺耳目一新,資訊量很大。作為報告起草工作的參與者,您能否簡單為我們介紹一下報告的起草和修改過程?
王松苗:感謝您的關注與肯定。在徵求意見建議時,也有人大代表、專家學者表示,最高檢今年的報告很有新意。我想,這個“新”來源於兩個方面。一方面,過去一年的檢察工作有創新。報告是工作的反映。去年,新一屆最高檢黨組接過人民檢察事業的接力棒,積極適應反貪轉隸、檢察職能調整變化,提出“講政治、顧大局、謀發展、重自強”的總體要求,採取一系列新思路新舉措,主動跟進、積極作為,檢察工作呈現出新的面貌。這是報告“新”的根源。另一方面,今年在寫法上嘗試創新。與往年比,報告的指導思想、框架結構、語言風格、表述方式等都有不小的變化。比如,報告的框架結構實現了近15年來的首次“大變身”。2018年工作回顧部分,5大內容依次展開,即服務大局、訴訟監督、公益訴訟、自身建設、接受監督,特別是將公益訴訟檢察作為單獨一部分來寫,還是第一次。2019年工作部分沒有再按照檢察職能一一鋪陳,而是與黨和國家重大部署融為一體,3個部分講了6個字:“穩進、落實、提升”,這也是第一次。
為了反覆打磨這個報告,從去年12月初,最高檢就啟動了起草工作。報告起草組由張軍檢察長負總責,負責日常工作的邱學強副檢察長統籌協調,下設正文起草小組、附件起草小組和素材準備小組。在報告起草過程中,張軍檢察長多次與我們一起討論報告,對報告的寫作思路、框架結構、重點內容、語言風格和具體表述等提出一系列明確要求。
報告初稿形成後,就開始了密集的全方位徵求意見。不僅在檢察系統內部幾上幾下、充分徵求意見,而且還廣泛徵求了中央和國家機關有關部門、省區市四大家主要負責同志意見,總人數達287人。同時,還連續召開5場座談會,邀請82名人大代表、專家學者、最高檢特約監督員和社會各界代表把脈問診,是去年的3.9倍。與往年比,今年徵求意見有四個“第一次”。第一次覆蓋國務院所有組成部門,旨在更好了解把握經濟社會發展深層司法需求;第一次走訪八大民主黨派中央,當面徵求意見建議,自覺接受民主監督;第一次召開社會各界普通群眾代表座談會,快遞小哥、醫院護士、信訪申訴人、基層幹部、網路大V、中學老師等走進檢察機關,直抒胸臆、暢談感受;第一次邀請法律語言學專家挑刺,力求報告文字更精準。
報告從起草到最後定稿歷經三個月,先後修改64稿。可以説,這份報告既濃縮了過去一年20多萬檢察人員的奮鬥與拼搏,也凝聚了系統內外各方面的支援與期望。這份報告是否做到了“官方身份、民生立場、法治視角、人文情懷、群眾表達”,還得請網友來打分。我們希望每個領域、每個人都能從報告中找到關心的事,各行各業的群眾聽了以後都能感到“總有一句屬於我”。
“四大檢察”並行 華麗“轉身”之後檢察機關風貌一新
新華網:對檢察機關來説,剛剛過去的一年非常特殊。反貪轉隸,檢察職責發生重大調整……這一年,檢察機關化轉隸為轉機,順應形勢推進內設機構改革,打造“四大檢察”總體佈局,可以説是風生水起。
王松苗:的確,去年對檢察機關來説非常特殊,既是改革開放40週年,也是檢察機關恢復重建40週年。隨著反貪轉隸以及人民檢察院組織法、刑事訴訟法修改,檢察職能發生重大調整。在這樣的背景下,為了找準檢察工作創新發展方向,去年最高檢專門部署開展了大調研活動。通過調研,我們認識到,內設機構設置在新形勢下制約了檢察工作的全面協調充分發展。比如,民事檢察、行政檢察、公益訴訟檢察,全部擠壓在民事行政檢察一個部門。又比如,上下級檢察機關、同一級檢察機關執行的是同樣的實體法、程式法,但上下、左右內設機構設置模式卻差異極大,被吐槽為“五花八門”。
最高檢黨組認真學習領會黨的十九屆三中全會精神,決定把深化內設機構改革作為檢察工作創新發展的切入點和突破口,首先從最高檢自身改起。重點有兩個方面:一個是堅持捕訴一體,按照案件類型重新組建專業化刑事辦案機構;一個是將民事行政檢察廳分設為民事、行政、公益訴訟檢察三個廳,著力解決“重刑輕民”問題。去年12月,根據中央印發的“三定”方案,最高檢內設機構改革落地,重組十大業務機構,構建起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訴訟“四大檢察”並行的法律監督總體佈局。省級檢察院機構設置與最高檢相對應,市、縣一級將與省級檢察院原則對應,努力為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培養專業能力、專業精神”提供組織保證。正如張軍檢察長在報告裏講的,這次內設機構改革是一次“系統性”“重構性”的變革。外界評論説,從偏重反貪到“四大檢察”並行,是恢復重建以來檢察工作的最大變革,華麗“轉身”之後檢察機關風貌一新。
報告六次出現“以人民為中心” 貫穿整個報告主線
新華網:我注意到,在報告中“以人民為中心”這個表述出現了六次,每個部分的開頭一段都有。我理解,這應該就是貫穿整個報告的主線。
王松苗:贊成!整個報告有一條主線貫穿始終,就是“以人民為中心”。在2018年工作回顧中,5個部分的開頭一段都用“以人民為中心”統領;在2019年工作安排部分的引言中,也突出強調“以人民為中心”。據統計,報告中共有50多處提到“人民”。因為我們是人民檢察院,就要對人民負責、為人民司法。
比如,食品藥品安全事關群眾切身利益,去年檢察機關起訴制售假藥劣藥、有毒有害食品等犯罪12360人,同比上升5.5%。為此,我們部署了“保障千家萬戶舌尖上的安全”公益訴訟專項監督,辦理校園周邊、網路平臺、農貿市場等領域涉及食品安全公益訴訟案件28341件。舉兩個案例。一個是長生公司問題疫苗案發生後,最高人民檢察院掛牌督辦,吉林檢察機關依法批准逮捕18人,彰顯運用法治方式堅守民生底線。另一個是,針對一些網路外賣無證經營、超範圍經營等問題,最高檢統一組織全國檢察機關開展公益訴訟工作,督促相關職能部門嚴格監管,5萬餘家不合格網路餐飲店舖得到整改,讓百姓點外賣更放心。
再比如,我們將心比心對待群眾信訪,建立7日內程式回復、3個月內辦理過程或結果答覆制度。全國檢察機關每年收到群眾來信幾十萬件,其中最高檢就有18萬件,件件回復談何容易,但數量再大,也要盡心竭力,對老百姓負責。最高檢已經集中精力將去年受理的群眾來信全部分類作出回復,對新的來信及時回復。這項制度的作用已經初步顯現,目前到最高檢的重復信訪明顯下降。我們已同步對地方檢察機關提出要求,正在逐步落實。
報告更加突出講最高檢工作 但也不埋沒地方檢察工作
新華網:有細心的網友提到,過去最高檢工作報告中地方檢察工作分量很重,而今年的報告則更多體現最高檢自身的工作。這個變化背後蘊含著怎樣的深意?
王松苗:這個問題涉及到檢察機關的領導體制。憲法明確規定最高檢領導地方各級檢察院和專門檢察院的工作。最高檢的工作實際上也包含著地方檢察機關的工作,因此過去我們總是力圖把地方檢察工作體現到最高檢的報告中。這幾年,經常有代表、委員提出,希望最高檢多報告自己的工作,因為地方兩會已經審議了地方各級檢察院的報告。我們今年進行了嘗試,在報告中更加突出講最高檢的工作,但也不埋沒地方檢察工作。
實際上,今年報告這樣寫,也更符合過去一年最高檢的工作特點。去年以來,最高檢推動的很多工作,都是從自身開始做起,帶動全國檢察機關一起落實的。比如領導幹部帶頭辦案、檢察長列席法院審委會。最高檢提了很多年,但實踐中落實效果差強人意。去年6月11日,張軍檢察長依照法律規定列席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會議,參與討論最高檢抗訴的一起刑事案件和一起民事案件併發表意見。這是共和國首席大檢察官第一次列席最高人民法院審委會。在最高檢的帶動下,去年全國各級檢察長、副檢察長共列席審委會8713人次,省級院檢察長首次實現全部列席審委會。又比如檢察長兼任中小學法治副校長。去年9月1日,張軍檢察長從北京二中校長鈕小樺手中接過聘書,成為這所學校的法治副校長,併為同學們講授了開學第一課。在最高檢的帶動下,全國檢察機關共有1796位檢察長兼任中小學法治副校長,推動法治進校園。再比如大檢察官上講臺。去年,張軍檢察長帶頭,最高檢班子成員中有13人次登上講臺,各省區市不少檢察長、副檢察長也都主動走上講臺,效果不錯。
堅持以理念變革引領檢察工作創新發展
新華網:人們常説,理念一新天地寬。有網友注意到,張軍檢察長的報告中有許多理念性的表述,比如“檢察監督不是零和博弈”“雙贏多贏共贏”等,引人深思、給人啟迪。請問這些理念是如何影響、引領檢察工作發展和變革的?
王松苗:網友中的有心人真不少啊!過去我們起草報告時,基本上不講工作理念,只是客觀陳述工作,也就是不講為什麼、怎麼做,只講做了什麼。今年我們反覆研究認為,最高司法機關的工作報告,如果能既敘事又説理,傳播有一些引領社會發展、給人啟迪的思想、理念,又何嘗不是一件好事?去年最高檢黨組堅持以理念變革引領檢察工作創新發展,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理念,確實讓人醍醐灌頂。比如,提出監督不是零和博弈,監督與被監督責任是共同的、目標是一致的,都是為了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贏則共贏、敗則同損;其他執法司法工作中的問題往往也是檢察機關的問題,因為監督沒到位,體現出法律監督機關的責任和擔當。再比如,提出精準監督理念,民事抗訴力求精準,重視選擇在司法理念、政策導向、法律適用等方面有創新、引領價值的典型案件,通過抗訴發揮對類案的指導作用。又比如,提出“智慧借助”理念,組建專家委員會,與相關行政機關互派幹部挂職。在這些理念指引下,去年各項法律監督工作明顯加強。
數據翔實是今年報告的一個顯著特點
新華網:報告用到了大量的數據,可以説是非常翔實。有網友注意到,有的數據同比上升,有的下降,這是否意味著檢察監督有強有弱呢?
王松苗:數據翔實是今年報告的一個顯著特點。我們統計了一下,今年的報告使用數據185個,比去年上升了38%。有網友説“從數字中看到了檢察人奮鬥的身影”。
在這些數據中,除公益訴訟檢察、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等工作是全新工作,國家監察體制改革帶來辦案體制變化等有關數據無法進行比較外,其他數據全部與去年進行了同比,並且無論升降,都如實反映,體現了求真務實的作風,展現了一種檢察自信、法治自信。特別是全文共出現11處下降數字,這在過去的報告中極少出現。這些數據下降並不意味著檢察監督力度的減弱。隨著法治建設的全面加強,執法工作的日趨規範嚴格,有些方面的案件下降,有些方面的案件上升,都是正常的。有的是犯罪態勢發生變化,比如起訴嚴重暴力犯罪、多發性侵財犯罪同比分別下降5.9%、6.9%。有的是有關方面採取綜合整治措施取得成效,比如起訴涉醫犯罪同比下降29%。有的是因為貫徹寬嚴相濟刑事政策、加大審查把關力度,當嚴則嚴、當寬則寬,比如去年受理審查逮捕、審查起訴小幅上升,但由於不捕、不起訴增加,實際批捕、提起公訴同比分別下降2.3%和0.8%。有的則反映出有關機關工作品質不斷提高,比如監督社區服刑人員脫管漏管同比下降36.8%,體現出社區矯正監管措施更加完善。有的數據下降則表明工作需加強,比如行政抗訴同比下降15.8%,提醒需加大監督力度。準確反映數據升降,使這個報告更加具有史料價值,客觀再現新時代全面依法治國基本狀況。
開展掃黑除惡 檢察機關堅持做到“三個嚴”
新華網:去年1月,黨中央作出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的重大決策部署。一年多來,一大批為非作歹、禍害百姓的黑惡勢力犯罪團夥受到法律嚴懲,人民群眾拍手稱快。但也有一些群眾擔心掃黑擴大化、泛化,出現辦案下指標、為掃黑而辦案的問題。
王松苗: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一項重大決策部署。在這項工作中,檢察機關堅持做到“三個嚴”。第一是嚴厲打擊。對群眾深惡痛絕的涉黑涉惡犯罪從嚴從快批捕起訴。去年,共批准逮捕涉黑犯罪嫌疑人11183人、起訴10361人,批准逮捕涉惡犯罪嫌疑人62202人、起訴50827人。比如報告中提到的洛寧“十八兄弟會”、聞喜“侯氏兄弟”、白城史淼等涉黑團夥受到法律的嚴懲。第二是嚴格把關。我們堅持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是黑惡犯罪一個不放過、不是黑惡犯罪一個不湊數,努力把每一起案件都辦成優質高效、經得起法律和歷史檢驗的鐵案。比如,偵查機關以涉黑涉惡移送審查起訴,檢察機關不認定9154件;未以涉黑涉惡移送,依法認定2117件。第三是嚴肅追查“保護傘”。有“黑”往往就有“傘”,掃黑首先要除“傘”。最高檢強調,在檢察辦案環節,凡有“保護傘”線索應當發現沒有發現的就是失職;發現了不移送就是瀆職!去年共起訴黑惡勢力犯罪背後的“保護傘”350人。
打出“組合拳”為三大攻堅戰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新華網:打好三大攻堅戰是當前黨和國家工作的一項重點任務。去年檢察機關在這方面做的工作很實,您能不能給我們詳細介紹一下這方面情況?
王松苗:為三大攻堅戰順利推進提供有力司法保障,是檢察機關義不容辭的政治責任。去年,檢察機關在這方面打出了一套“組合拳”,用數字表示就是“1346”。“1”是指最高檢專門出臺了服務保障三大攻堅戰的意見,提出8條措施和要求,確保將服務保障三大攻堅戰落實到每一個司法案件中。“3”是指最高檢組織了3場講座,邀請銀保監會、國務院扶貧辦、生態環境部的負責同志來作專題輔導,並到府問需問計,深度了解司法需求;“4”是指參與、開展了4個專項活動,包括網際網路金融風險專項整治、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國家司法救助工作助力脫貧攻堅戰專項行動、破壞環境資源犯罪專項立案監督,依法辦理了一批危害金融安全、妨害精準扶貧、破壞生態環境案件;“6”是指會同有關部門出臺了6個指導性文件,既指導規範案件辦理,又努力推動形成“強力推動、部門聯動、全面行動”的工作格局。
長江經濟帶是檢察機關服務三大攻堅戰的重要領域。去年,最高檢先後召開兩個座談會,提出服務長江經濟帶發展“10項舉措”,建立長江沿線11省市檢察機關協作機制。最高檢還指導安徽、湖北等地檢察機關辦理了一批長江沿線跨省傾倒固體廢物、非法排污、非法採砂等案件,共護“一江碧水、兩岸青山”。
保障和支援民營經濟發展重在“平等”
新華網: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民營企業迅速發展。檢察機關在保障民營企業權益方面肩負重要責任。張軍檢察長在報告中,著重提到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平等”二字。那麼,檢察機關在這方面具體是怎麼做的呢?
王松苗:經濟下行壓力大,企業發展尤為不易。檢察機關感同身受。這些年來,最高檢終高度重視服務和保障民營經濟發展,2016年、2017年,先後制定實施了3個保障和支援民營經濟發展的文件,一以貫之的核心思想就是“平等”,要求對國企民企、內資外資、大中小微企業一視同仁,杜絕差異性、選擇性司法。
去年,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民營企業座談會併發表重要講話後,最高檢黨組認真學習貫徹,結合檢察工作實際把總書記強調的“兩個毫不動搖”、“三個沒有變”落到實處。去年11月,最高檢與全國工商聯共同召開檢察機關服務民營經濟座談會,邀請46位民營企業家,當面聽取司法需求。最高檢還從2016年、2017年制定實施的3個文件中歸納出11條檢察政策,指導檢察機關嚴格區分正當融資與非法集資、産權糾紛與惡意侵佔、個人財産與企業法人財産等界限,切實保障民營企業合法權益特別是企業家人身和財産權益。最高檢還將4起保護企業合法權益典型案件印發全國檢察機關參照,防止把一般違法作為犯罪起訴、把輕罪作為重罪辦理。
我們特別強調辦案要堅持實事求是,堅持法治思維。比如,在辦理張文中案等重大涉産權案件時,全案錯了全案糾正,部分錯了部分糾正,既不遮醜護短,也不“一風吹”,以實際行動體現檢察機關的勇氣與擔當。
監檢銜接配合順暢 互相制約行之有效
新華網:去年是國家監察體制改革全面推開後的第一年。經過一年的磨合,監察機關和檢察機關的銜接、配合怎麼樣?另外,修改後的刑事訴訟法賦予檢察機關對司法工作人員部分職務犯罪的偵查權,現在情況如何?
王松苗:去年檢察機關受理各級監察委員會移送職務犯罪16092人,審查後已起訴9802人。對於監察機關和檢察機關的銜接,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監檢銜接配合順暢,互相制約行之有效。一方面,銜接有序。最高檢會同國家監察委員會制定了辦理職務犯罪案件工作銜接辦法、證據收集審查基本要求,確立嚴格的辦案規範。對一些重大、疑難的職務犯罪案件,檢察機關提前介入調查,圍繞證據“充分、確鑿、合法”提出建議。從檢察機關的數據來看,職務犯罪起訴數逐季度上升,辦案品質明顯上升。另外,檢察機關對反貪轉隸後3428件尚處偵查環節的案件分類處置,逐案清理辦結。另一方面,制約有力。監察法規定的互相配合、互相制約原則得到落實,各級監察委員會移送的案件,檢察機關不起訴250人,退回補充調查1869人次,不起訴率、退查率同比均有下降。
去年10月,修改後的刑事訴訟法賦予檢察機關對司法工作人員部分職務犯罪的偵查權,共涉及14個罪名。正如張軍檢察長所講,這是維護司法公正的重要制度設計,也是對檢察機關的高度信任。最高檢黨組提出,這項權力從一開始就要規範行使,把“第一粒扣子扣好”。為此,最高檢專門發佈《關於人民檢察院立案偵查部分職務犯罪案件及相關程式的意見》,對各級檢察機關依法履行職責、嚴格規範辦案提出明確要求。根據這個意見,這一類的案件都要“上提一級”辦理。也就是説,這類案件由設區的市級檢察院立案偵查;基層檢察院發現線索的,要報設區的市級檢察院作出處理決定。“上提一級”主要是考慮到犯罪主體特殊,而且案件數量並不大,由市級以上檢察院立案偵查,有利於統籌調動辦案力量資源,更好地排除各種干擾。去年11月以來,全國檢察機關已經立案偵查71人。
加強未檢工作 舉全國檢察機關之力保護“祖國的花朵”
新華網:去年未成年人檢察工作可謂風生水起。比如説,最高檢增設未檢專門機構、向教育部發出“第一號檢察建議”等,都有歷史意義吧?
王松苗:謝謝您對這項工作的肯定!近年來,性侵、拐賣、虐待、傷害未成年人犯罪持續多發,去年起訴50705人,同比上升6.8%。孩子的傷是全社會的痛!未成年人司法保護是一項未來工程,今天不下力氣,將來就會加倍付出代價!我們舉全國檢察機關之力保護“祖國的花朵”,在加強未成年人檢察工作方面採取了一系列措施。
比如,在內設機構改革中,最高檢和各省級檢察院均專設未成年人檢察工作機構,系統做好司法辦案、犯罪預防、權益維護工作,這在政法單位是第一家。
又比如,我們嚴厲懲治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最高檢抗訴了齊某強姦、猥褻兒童案,張軍檢察長就該案列席最高法審判委員會併發表意見。齊某從有期徒刑十年,被改判無期徒刑。最高檢還認真分析此類案件中反映的問題,向教育部發出建院以來第一號檢察建議,同時請各省級檢察院結合實際撰寫檢察建議,送給主管副省長和教育行政部門,並附送最高檢的檢察建議,共同推動未成年人司法保護。教育部高度重視,專門部署加強中小學(幼兒園)預防性侵害學生工作,並正式回函最高檢,擬會同檢察機關和有關部門共同做好校園安全的頂層設計。25個省區市黨委和政府領導同志對落實檢察建議作出批示。目前,性違法犯罪人員從業禁止、校園性侵強制報告、女生宿舍封閉管理等制度正在落實。
再比如,最高檢去年抗訴了一起通過網路聊天強迫女童自拍裸照案。這起案件,法院認定駱某強迫被害女童拍攝裸照,並通過網路獲得裸照的行為不構成猥褻兒童罪;但以公開裸照相威脅,要求與被害女童見面,準備實施猥褻,因被害人報案未能得逞,構成猥褻兒童罪,係犯罪未遂。檢察機關抗訴意見認為,在網路環境下,行為人以滿足性刺激為目的,以誘騙、強迫或者其他方法,要求兒童拍攝裸體、敏感部位照片、視頻等供其觀看,是對兒童人格尊嚴和心理健康的嚴重侵害,與實際接觸兒童身體的猥褻行為具有同樣的社會危害性,應當認定構成猥褻兒童罪既遂。法院採納了檢察機關的抗訴意見,改判為猥褻兒童罪(既遂)。最高檢將這個案件作為指導性案例發佈,確立了無身體接觸的猥褻行為與直接接觸兒童身體的猥褻行為同罪追訴原則。
現在社會上有一種觀點,認為對於涉罪未成年人,政法機關是“保護有餘、嚴懲不足”。對於這一點,我們想特別報告的是,教育感化挽救是未成年人保護法確定的方針,檢察機關認真落實,始終做到關愛不放縱、寬容不縱容。對涉嫌輕微犯罪並有悔罪表現的,檢察機關依法不批捕、不起訴;對需要依法懲戒的,堅決批捕、起訴;對未達到刑事責任年齡的涉案未成年人,我們和有關部門一起,落實教育矯治措施,決不放任不管。
把檢察建議做成剛性、做到剛性
新華網:您剛才講到給教育部發出的“第一號檢察建議”。我們知道,過去檢察機關發出的一些檢察建議“石沉大海”。現在是否有所好轉?
王松苗:檢察建議,顧名思義,就是檢察機關向相關單位發出的建議性法律文書。檢察機關在執法辦案中發現其他單位“應該做而沒有做、應做好而沒做好”的問題,可以發出檢察建議促進改進、完善、落實。坦率地講,長期以來,檢察建議並不那麼“剛性”,有的建議發出後的確“石沉大海”、“杳無音訊”。
去年,最高檢緊緊盯住檢察建議的落地落實問題,採取了許多措施。張軍檢察長提出,把檢察建議做成剛性、做到剛性,首先必須保證品質。要把問題指得精準,做到“擲地有聲”,確保建議于法有據、合情合理,可行性、操作性強,讓被建議單位從心底裏服氣、打心眼裏接受,這就是做成剛性。檢察建議發出後,要持續做好跟蹤監督、跟進監督,確保不落空,這就是做到剛性。在各方面的支援配合下,去年全國檢察機關共提出各類檢察建議252966件,相關單位已採納208438件,採納率82.4%。
為進一步規範檢察建議工作,最高檢最近還發佈了《人民檢察院檢察建議工作規定》,既聚焦品質提升,確保建議事項“事實清楚、準確”,同時提出對不改進、不落實的被建議單位,可以將相關情況報告上級檢察院,通報被建議單位的上級機關、行政主管部門或者行業自律組織等,必要時可以報告同級黨委、人大,通報同級政府、紀檢監察機關。符合提起公益訴訟條件的,依法提起公益訴訟。
指導性案例更加注重選擇焦點案件 回應社會關切
新華網:最高檢去年下發了不少指導性案例,這些指導性案例緊扣現實、針對性強,對司法辦案具有引領、指導意義;對社會公眾來説,也是一個很好的普法過程。在以案釋法方面,最高檢做了哪些工作?
王松苗:案例是最好的法治“教材”。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一個案例勝過一打文件。新時代人民群眾對公平正義的獲得感,需要通過案例來供給;人民群眾對法治的信仰,需要通過案例來強化。檢察機關的指導性案例制度始於2010年。8年來,最高檢發佈了13批51件指導性案例,在指導辦案、釋法説理、法治教育等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去年,最高檢共發佈了4批13件指導性案例,涉及金融犯罪、侵害未成年人權益犯罪、正當防衛和公益訴訟四個方面內容。細心的網友應該會注意到,去年的4批13件指導性案例與以往有很大不同。主要是因為最高檢對指導性案例進行了改版,更加突出闡釋指控犯罪的疑難、焦點問題,特別是增加了“指控與證明犯罪”這一板塊,再現檢察機關組織、運用證據指控與證明犯罪的過程,還原訴訟過程中控辯爭議和法庭審理的焦點,對具體司法辦案更具指導性意義。
同時,我們更加注重選擇社會廣泛關注的焦點案件、回應社會關切的複雜法律問題。比如,去年8月發生的昆山反殺案,公眾空前關注,引發全社會關於正當防衛的熱烈討論。最高檢指導江蘇檢察機關認真研究案件定性,及時提出檢察意見,支援公安機關撤案。最高檢把這起案件作為指導性案例發佈,專門闡釋了正當防衛的界限和把握標準,進一步明確對正當防衛的保護,既為檢察機關提供司法辦案參考,也為正當防衛撐腰,不向違法讓半步!
法律不僅鐫刻在大理石上 更應銘刻在公民心中
新華網:您剛才提到了正當防衛。我注意到,3月的第一個週末,檢察機關相繼發佈了福建趙宇案、河北淶源反殺案的處理決定,“正當防衛”再度成為法治熱詞。有媒體評價,這波“加班不起訴”的操作讓檢察機關在輿論場實力圈粉。
王松苗:正當防衛是法律賦予公民的基本權利,不是“以暴制暴”,而是“以正對邪”,是法律鼓勵和保護的合法行為。福建趙宇案、河北淶源反殺案,還有昆山反殺案,引發了全民對正當防衛問題的圍觀,這也反映出新時代人民群眾對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秩序的普遍訴求。長期以來,受執法理念和執法環境等因素影響,各地對正當防衛尺度把握不夠統一,立法設計的初衷在司法實踐中並未得到充分實現,刑法第20條大部分時間處於“沉睡”狀態。
法律不僅鐫刻在大理石上,更應銘刻在公民心中。一百次詳盡的法律條款解讀,不如一個生動的司法案例。趙宇案,檢察機關糾正“相對不起訴”,作出“絕對不起訴”處理。一個“不起訴”替代另一個“不起訴”,向公眾傳遞了“見義勇為不是犯罪”的明確信號。河北淶源反殺案,還確立了對公民住宅的特殊保護,不斷增強人民群眾安全感。在這些案例中,檢察機關秉持客觀公正的立場,嚴把事實關、證據關、程式關、適用法律關,讓正當防衛“挺直腰桿”。對於正當防衛權的保護,不僅可以有效震懾不法侵害人甚至潛在犯罪人,而且可以鼓勵人民群眾勇於同違法犯罪作鬥爭、“該出手時就出手”。
今年7月1日起在全國檢察機關推行對監獄巡迴檢察
新華網:張軍檢察長在報告中提到“派駐+巡迴”的檢察方式。過去檢察機關對監獄的監督主要通過設立派駐檢察室實現,為什麼要專門增加“巡迴”的監督方式呢?
王松苗:開展派駐檢察是過去我們對監獄刑罰執行和監管改造活動最主要的監督方式,多年來發揮了規範監獄執法活動、保障罪犯權益的重要作用。派駐檢察人員長期固定,有“熟能生巧”的利好,但也會帶來“熟能生懶”、“熟能生腐”的危機,實踐中存在不願監督、不敢監督,監督流於形式、缺乏實效等問題。特別是去年發生的淩源第三監獄罪犯脫逃事件,讓我們進一步反思派駐檢察人員相對固定導致監督敏感性不強的問題。
“滾動的石頭不長青苔”。最高檢決定從2018年6月至2019年5月,在山西、遼寧、上海等12個省區市檢察機關開展對監獄實行巡迴檢察試點工作,不讓權力長青苔。所謂“巡迴”,就是通過不定期檢察、不固定人員、不固定監獄,重點加強對監獄管理、教育改造等活動的監督。試點檢察機關充分發揮“駐”的便利和“巡”的優勢,發現監獄違法問題數量大幅上升。一些地方檢察機關還邀請消防、安檢、質檢等部門有關專家以及特約檢察員參與巡迴檢察,真正改變以往存在的“熟人熟事、一團和氣”的現象,進一步增強監督實效。經過試點,巡迴檢察的制度優勢充分顯現,不到半年就寫入了人民檢察院組織法。最高檢決定,從今年7月1日起,在全國檢察機關全面推行對監獄巡迴檢察。
去年檢察機關共提起公益訴訟3228件 法院已判決1526件
新華網:從報告中我們能夠感受到,去年的公益訴訟工作可以説是高歌猛進,成為一個突出亮點。但這項工作的開展實際上非常不易。
王松苗:是的,公益訴訟是檢察機關的一項新職能。2017年6月,全國人大常委會修改民事訴訟法和行政訴訟法,正式建立公益訴訟檢察制度。這是對檢察機關的崇高賦權。
這項全新職能剛全面推開時,少數地方畏難觀望,擔心影響本地形象和發展,最高檢鮮明提出雙贏多贏共贏理念:檢察機關與行政機關分工不同,但根本目標完全一致;行政公益訴訟的本質是助力政府依法行政,共同維護人民根本利益。一年來,22個省區市黨委和政府主要負責同志就促進公益訴訟作出批示,24個省區市黨委和政府專門下發文件給予支援、規範。黑龍江省人大常委會作出關於加強檢察機關公益訴訟工作的決定,該省檢察機關專項調查387家小煤礦關閉整治公益保護問題,發現違法違規和犯罪問題線索132件;對公益受損案件,以檢察建議督促主管機關履職,取得良好成效。一年來,全國檢察機關共辦理民事公益訴訟4393件、行政公益訴訟10.9萬件。到去年11月底,100%的縣級檢察院辦理了公益訴訟案件,實現全覆蓋。
在公益訴訟檢察工作中,我們堅持把訴前實現維護公益目的作為履職最佳狀態。什麼是最佳狀態?就是通過公益訴訟訴前程式,強化監督、溝通、協調,促進行政機關依法履職、適格主體主動維權,不僅有利於及時保護公益,而且可以用最小的司法資源獲得最佳的“三個效果”。去年,檢察機關共辦理訴前程式案件10.3萬件。其中,向行政機關發出檢察建議10.1萬件,行政機關主動糾正的佔97.2%,更多問題在訴前得以解決。
對因種種原因導致訴前檢察建議不能落實的,檢察機關就依法提起訴訟,將提起訴訟做成最佳法治課堂。通過庭審,更有力推動一類問題、面上問題的解決,促進依法治理的落實。去年檢察機關共提起公益訴訟3228件,法院已判決1526件,支援檢察機關起訴意見1525件。這反映了司法機關和社會各界維護公益的共同努力。
一年來,公益訴訟檢察的制度優勢充分顯現。通過辦理公益訴訟案件,督促治理被污染損毀的耕地、濕地、林地、草原211萬畝,督促清理固體廢物、生活垃圾2000萬噸;督促查處、回收假冒偽劣食品40萬公斤,督促查處、回收假藥和走私藥品9606公斤;督促追收國有財産257億元;追償修復生態、治理環境費用30億元。可以説,過去一年,中國檢察機關以全世界最豐富的公益訴訟檢察實踐,為加強公益司法保護、促進法治政府建設貢獻了全新的中國方案。
努力讓檢察故事“飛入尋常百姓家”
新華網:去年有很多案件引發社會廣泛關注,檢察機關都及時回應新聞媒體、人民群眾的呼聲需求。另外,“大檢察官説”等一系列節目亮相中央媒體,更多的檢察故事“飛入尋常百姓家”。
王松苗:經常有一些代表、委員問我們:“轉隸之後,檢察官一天到晚忙啥?”為了消除代表委員和社會公眾的疑慮,去年,我們守正創新,著力講好檢察故事,通過全媒體、融媒體,努力讓檢察故事“飛入尋常百姓家”。
我們積極回應社會關切,加強新聞發佈和資訊公開。去年以來,最高檢召開新聞發佈會16場,其中2場在國新辦舉行。今年國新辦舉行的首場新聞發佈會,主題就是最高檢改革內設機構,張軍檢察長親自參加並回答記者提問。這也是最高檢首次參加國新辦新聞發佈會。
案例是開展檢察宣傳的“富礦”。以案釋法,用案例來介紹檢察職能和檢察工作,效果要好得多。去年,我們組織編寫了《四大檢察案與評》,用83個案例故事對76項檢察職能作了介紹評析,老百姓讀懂了案例也就讀懂了檢察。
檢察宣傳是一項政治性、法律性、社會性都很強的專業工作。我們堅持“內核姓黨、表達姓網”,注重將專業晦澀的法律語言轉化為百姓願意聽的社會語言、網路語言,通過生動新穎的形式多元呈現。
在全媒體時代,我們既注重傳統媒體的主渠道作用,也更加重視加強檢察融媒體建設。像您提到的,我們與中央媒體聯手打造“大檢察官説”“守護明天”等系列節目,檢察官走進鏡頭、走入畫面介紹檢察工作。我們還主動運用H5、動漫、直播、秒拍、圖解等“十八般兵器”,為人民群眾提供豐富的多端互動“檢察新聞大餐”。比如,從2016年1月起,我們持續開展“走近一線檢察官”微直播活動,利用新華網平臺等向網友呈現人民檢察官工作生活真實狀態,目前網路閱讀量已達2.6億人次。
最高檢堅持從自身做起 以上率下狠抓業務建設
新華網:去年最高檢在業務建設、提升能力方面做了不少創新性工作,也就是張軍檢察長強調的“重自強”。能不能給我們介紹一下檢察機關在這方面具體採取了哪些措施?
王松苗:檢察機關是國家法律監督機關。有不少代表、委員向我們提出:監督不是高人一等,但要技高一籌!監督者必須對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必須努力做到政治上更敏銳、業務上更精通。我們認真落實,過去一年最高檢以空前的力度推進業務建設、提升專業能力。
最高檢堅持從自身做起,以上率下狠抓業務建設。比如,我們前面講過的領導幹部帶頭辦案、檢察長列席法院審委會、兼任中小學法治副校長、大檢察官上講臺等等,都是最高檢帶頭做起,並且帶動全國檢察機關一起來做。
去年,我們在業務建設的方式方法上做了一些探索創新。比如,聘請103名專家學者、律師、退休法官、有法律背景的代表委員,組建相關案件專家委員會,借助“外腦”提升專業能力;建立業務數據分析研判會商機制,運用大數據分析的理念與方法,為檢察決策和業務工作提供依據,等等。特別是,我們採納基層檢察官建議,去年11月建成了直通高檢院的業務學習平臺“檢答網”,基層檢察人員可直接在網上諮詢法律適用、辦案程式和司法政策等方面問題,由上級院專業人員作答,拓寬對下指導渠道。截至目前各級檢察人員累計諮詢問題1.1萬個。“檢答網”已經成為檢察人員的學習園地、良師益友,辦案遇到問題“上網”求教已然成為一種習慣。
對代表委員意見建議 做到“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
新華網:在報告的附件部分,我注意到一個數據——“3869條”。這麼多的代表委員意見建議,最高檢是怎樣逐條研究落實的呢?
王松苗:這“3869條”意見建議,是2013位代表委員提出的,既包括去年全國兩會期間代表委員審議最高檢工作報告時提出的意見建議,也包括去年代表委員應邀參加檢察機關組織的座談會、開放日等活動時提出的意見建議。數字背後凝聚著代表、委員們認真履職、有力監督的擔當與智慧,更承載著人民群眾對檢察工作的厚愛與期望。我們堅持逐一梳理、逐一交辦、逐一總結、逐一作出書面答覆。先由辦公廳將意見建議按職能分工交辦至各職能部門,各職能部門認真研究落實後,擬定“個性化”答覆,再由辦公廳統一審核、反饋代表委員。其中,我們對1389位代表委員提出的意見建議書面回復了落實情況,對其他714位代表委員提出的肯定、鼓勵和涉及檢察工作長遠發展的意見建議,在檢察工作中研究落實,真正做到了“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
2019年工作安排 圍繞“穩進、落實、提升”三個方面展開
新華網:關於2019年的工作安排,報告寫了三個方面、六個字——穩進、落實、提升,這種寫法很精煉,與往年有很大不同。
王松苗:對於2019年工作安排,我們沒有按照檢察職能逐一展開,而是圍繞“穩進、落實、提升”三個方面展開,主要是想更加突出地把檢察工作與黨和國家重大部署融為一體。這三個方面六個字既凝練了我們對檢察新征程的共識與理念,也體現了我們服務黨和國家大局的定力與決心,是我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軍令狀和行動書。
“穩進”,就是要貫徹“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深刻理解和把握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切實發揮檢察機關在維護政治安全、服務打好三大攻堅戰、保障民生等9項任務中的職能作用;“落實”,就是要融會貫通習近平總書記“一分部署、九分落實”的要求,嚴格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深入落實修訂後三大訴訟法、人民檢察院組織法,推動重大改革項目落地;“提升”,就是要始終堅持講政治與抓業務相統一,堅持抓重點與補短板相統一,堅持嚴管與厚愛相統一,切實提升政治業務素質、增強為人民司法的意識與本領。
立下這樣一份軍令狀和行動書,不僅可以讓人民群眾更清晰地了解檢察工作的發展目標,也促使各級檢察機關和全體檢察人員以更大的動力、更強的擔當做好新一年的檢察工作,向共和國成立70週年交上一份合格的答卷。
再次感謝新華網和廣大網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