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檢察機關司法辦案“重刑輕民”現象十分突出,在力量配備、能力建設、監督實效方面似乎都不能適應新時代人民群眾對加大民事監督的期盼。面對此問題,3月11日,全國人大代表,安徽省人民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薛江武在做客“新時代四大檢察”網路訪談時表示,安徽省檢察機關要下大氣力強弱項、補短板,把民事檢察做強做好,在維護司法公正中凸顯檢察作為。
薛江武告訴記者,為打造民事檢察“強化版”(即民事檢察要向“做強”發展,實施民事檢察提升計劃,著力強化監督能力、監督力度、監督質效、監督剛性),安徽省檢察機關堅持依法正確履職,綜合運用抗訴、再審檢察建議、檢察建議等監督方式,對包括裁判結果、審判人員違法行為和執行活動在內的民事訴訟活動實現全面監督。
“民事訴訟監督格局整體上從以往偏重對裁判結果的一元監督格局,轉變為裁判結果和審判人員違法行為監督、執行監督全面發展的多元化監督格局。”薛江武表示。
數據顯示,2018年,安徽省檢察機關共針對法院生效裁判、民事調解書提出抗訴340件,法院審結216件,再審改變率70.8%;提出再審檢察建議1529件,抗訴數和改判率均穩居全國前列。
在重視對裁判結果進行監督的同時,安徽省檢察機關還把監督的注意力放在影響裁判結果公正的審判程式和實現裁判結果的執行程式上。
“我們特別注重全過程、多方位維護司法公正。”薛江武告訴記者,2018年以來,安徽省共辦理民事執行監督案件1700件,審判人員違法行為監督案件557件,多元監督格局日漸穩固並不斷完善,基本形成省市兩級檢察院以辦理生效裁判監督案件為主,基層檢察院以執行監督和審判人員違法行為監督為主的訴訟監督工作模式。
準確把握監督條件,提高監督層次,積極運用檢察建議、糾正違法通知書、建議更換辦案人等多種手段,注重對審判程式中“不立不裁”、違法送達、違法保全及違反管轄、回避、審限規定等違法情形開展監督……安徽省檢察機關的一系列的舉措,創新了審判程式監督工作。
在民事訴訟中,虛假訴訟也是一個頑疾。濫用訴訟權利、虛假陳述、偽造證據、提供虛假證據等訴訟失信問題,是檢察機關開展民事審判和執行監督工作的重要內容。“對此,安徽省檢察機關全力查辦披著合法外衣的‘虛假訴訟’案件,促進保障司法公信和司法公正。”薛江武介紹。
“去年以來,全省民事抗訴案件中涉及虛假訴訟的案件25件,審判程式和執行監督中涉及虛假訴訟20件,檢察機關均嚴格辦理,提出監督意見。”薛江武總結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