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
 
新聞現場

要聞直播圖片中央領導下團組

獨家訪談現場記者會部長通道

兩會觀察

圖跡微視外眼看兩會兩會"帶節奏"

數讀秒懂報告全解讀兩會"沸騰點"

獨家策劃

世相中國習觀傳習錄中國3分鐘

幀像學習V碰詞兒HI中國人

當前位置:正文

張茅:大幅度提高違法成本 使制假售假者傾家蕩産

文章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佈時間:2019-03-11 15:30:21 責任編輯:劉峻淩

3月11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新聞中心舉行記者會,邀請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局長張茅、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局長焦紅、國家智慧財産權局局長申長雨就“加強市場監管 維護市場秩序”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圖為張茅(中)在會前向記者致意。中新社記者 侯宇 攝

中新社北京3月11日電 (記者 李曉喻 杜燕)中國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局長張茅11日在北京表示,要大幅度提高違法成本,使制假售假者傾家蕩産,公開曝光造假者,讓制假售假者在陽光之下無處藏身。

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11日舉行記者會。談到“‘天下無假’這個目標是一個很難實現的目標”時,張茅表示,假冒偽劣産品嚴重侵害群眾利益,擾亂市場秩序,必須重點整治。

他説,去年,中國處理的假冒偽劣産品案件129萬件。當前和今後要做的工作要突出重點,把群眾最關心、危害最大的食品藥品、兒童用品、老年用品這些領域作為重點,加強監管,“要採取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

“過去有個觀念’假冒不偽劣’”,我覺得得糾正這個觀點。”張茅指出,假冒就是侵犯了智慧財産權,就要嚴厲打擊。

他強調,要大幅度提高違法成本,使制假售假者傾家蕩産,公開曝光造假者,讓制假售假者陽光之下無處藏身。同時,還要加強企業自律,形成社會的信用系統。

作為産品的提供者,如何監管企業?張茅指出,“雙隨機、一公開”是創新市場監管方式的重要內容。過去傳統監管方式是巡查方式,是企業年檢方式,現在把年檢改為年報,把巡查改為抽查,這個改革取得了初步效果。“不能有免檢企業,不能有監管空白。這樣就能促使企業提高自律的要求和意識,同時也降低政府監管成本。”

他還提到,企業的品牌是在市場競爭中形成的,是消費者選擇的結果。但“過去有一種觀點往往認為,提高産品品質、創造名牌産品,要通過政府來進行評比和獎勵,實際上是扭曲了政府和市場的關係,影響了市場的公平競爭,會對消費者産生誤導,為此我們曾經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他強調,現在對各地評選著名品牌、知名品牌進行清理,而一些與政府沒有脫鉤的協會、所謂“紅頂仲介”還在進行這項工作,這是不允許的。要正確處理政府與市場的關係,在政府的榜單上只有“黑榜”沒有“紅榜”,“紅榜”是消費者的口碑,是企業應該做到的;“黑榜”上的違法經營要受到懲處。

張茅表示,通過努力,不敢説“天下無假”,只能説逐步做到“天下少假”,讓群眾少一份擔心,多一份放心。(完)

要聞

圖片新聞

直播更多>>

全媒體矩陣

世相更多>>

幀像更多>>

他説中國更多>>

專題首頁 | 中國網首頁

新聞
現場

兩會
觀察

獨家
策劃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