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
 
新聞現場

要聞直播圖片中央領導下團組

獨家訪談現場記者會部長通道

兩會觀察

圖跡微視外眼看兩會兩會"帶節奏"

數讀秒懂報告全解讀兩會"沸騰點"

獨家策劃

世相中國習觀傳習錄中國3分鐘

幀像學習V碰詞兒HI中國人

當前位置:正文

民生禮包:每一項制度安排都來自對現實的考量

文章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發佈時間:2019-03-11 08:59:35 責任編輯:蘇向東

2018年7月,一部名為《我不是藥神》的電影引發熱議,天價抗癌藥成為很多人關心的話題。

民有所呼,我有所應。半年來,我國實施了進口抗癌藥零關稅、把17種臨床急需抗癌藥納入醫保範圍等民生措施。此次全國兩會,實施癌症防治行動,推進預防篩查、早診早治和科研攻關又寫入政府工作報告,成為著力緩解民生痛點、進一步減輕大病患者醫療負擔的重要舉措之一。

“醫療惠民政策給我這樣的家庭帶來了生的希望”

“這次報告中,又有好幾種抗癌藥物列入報銷範圍,其中就有我正在服用的!”在收看了李克強總理作政府工作報告的電視直播後,湖北省恩施市的申瓊激動不已,“醫療惠民政策給我這樣的家庭帶來了生的希望!”

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困擾社會多年。翻開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關注受癌症困擾家庭,減輕困難群眾醫療負擔的舉措還有很多:繼續提高城鄉居民基本醫保和大病保險保障水準,居民醫保每人平均財政補助標準增加30元,一半用於大病保險;降低並統一大病保險起付線,報銷比例由50%提高到60%;抓緊落實和完善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政策,儘快使異地就醫患者在所有定點醫院能持卡看病、即時結算。一條條措施,一項項安排,回應了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山東省濟南市天橋區工人新村北村街道西社區居民侯佔鋒多年來患有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等疾病,需要常年吃藥住院。隨著近年來醫療體制改革的推進和惠民政策的落實,很多救命救急的好藥都納入了醫保,侯佔鋒的經濟負擔明顯減輕。“大醫院的報銷起付線已由原來的2000元降到了400元,前幾天住院十天,我才花了1000多元,現在高血壓、糖尿病用藥也納入醫保報銷,我的負擔越來越輕了。”

“讓老年人擁有幸福的晚年,後來人就有可期的未來”

除了給予醫療方面的優惠政策外,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讓老年人擁有幸福的晚年,後來人就有可期的未來”這句話,同樣撥動著國人心弦。

我國60歲以上人口已達2.5億,相當於每五個人裏就有一名是老年人。如何做到老有所依、老有所養、老有所樂,讓老年人生活得更加有尊嚴、有溫度、有保障?政府工作報告用大篇幅為養老謀篇佈局,讓安度晚年成為每個人生活踏實的願景。

每一項制度安排,都來自對現實的考量。對生活在老舊小區,特別是居住在高層、行動不便的老人來説,出門下樓已成為重要需求。繼去年之後,“加裝電梯”再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

今年1月,位於北京市海澱區學院路街道二里莊小區43號樓的5部電梯正式投入使用。北京市住建委數據顯示,僅2018年,北京全市為老樓加裝電梯總計開工990部,完成加裝378部。

支援加裝電梯只是眾多措施的一個。健全便民市場、便利店、步行街、停車場、無障礙通道等生活服務設施;大力發展養老特別是社區養老服務業,對在社區提供日間照料、康復護理、助餐助行等服務的機構給予稅費減免等扶持;推進多層次養老保障體系建設,繼續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這些舉措都體現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嬰幼兒照護事關千家萬戶”

自2016年1月1日起,中國正式步入“全面二孩”時代。80%左右的父母在考慮是否生育第二個孩子時,首先考慮的是“生了誰來管”。

“嬰幼兒照護事關千家萬戶。要針對實施全面二孩政策後的新情況,加快發展多種形式的嬰幼兒照護服務,支援社會力量興辦托育服務機構,加強兒童安全保障。”為了達到幼有所育、學有所教的目標,大力發展嬰幼兒照護服務,加快支援建設一批示範性托育服務機構,多渠道擴大學前教育供給,無論是公辦還是民辦幼兒園,只要符合安全標準、收費合理、家長放心,政府都要支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了一系列政策舉措。

在3月6日舉行的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記者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連維良就“一老一小”問題表示,國家發展改革委等18個部門將加大力度推動社會領域公共服務補短板,通過“增能力、提品質、優結構”等一系列綜合措施,加快解決養老育幼這個領域總量不足、品質不優、發展不平衡的問題。

推動民生政策落實,需要做實做細監督。“我們要深入開展民生領域專項治理,特別是聚焦醫療、環保、教育、住房、養老等領域,嚴查‘微腐敗’,以實實在在的行動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湖北省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表示。(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王小寧)

要聞

圖片新聞

直播更多>>

全媒體矩陣

世相更多>>

幀像更多>>

他説中國更多>>

專題首頁 | 中國網首頁

新聞
現場

兩會
觀察

獨家
策劃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