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
 
新聞現場

要聞直播圖片中央領導下團組

獨家訪談現場記者會部長通道

兩會觀察

圖跡微視外眼看兩會兩會"帶節奏"

數讀秒懂報告全解讀兩會"沸騰點"

獨家策劃

世相中國習觀傳習錄中國3分鐘

幀像學習V碰詞兒HI中國人

當前位置:正文

人大代表趙昭:新型職業農民培育認定應出臺方案

文章來源:新京報 發佈時間:2019-03-11 07:57:36 責任編輯:蘇向東

趙昭 新型職業農民培育認定應出臺方案

2008年,24歲的趙昭辭去鄭州的工作回鄉創業“養牛”。面對鄉親們的不解,她和愛人決定用行動來證明。回顧創業的艱辛,趙昭坦言,每天睡醒睜開眼睛,都是一堆問題等著去解決。11年過去了,趙昭的公司探索出一套迴圈農業體系,年産值三四千萬元,並累計幫扶兩百多戶建檔立卡的貧困戶。

  3月6日,全國人大代表趙昭接受新京報記者專訪。新京報記者 彭子洋 攝

趙昭認為,想去發展農村産業,就需要吸引人才。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作為全國人大代表、河南省南陽市雅民農牧有限公司總經理,趙昭建議國家對新型職業農民的培育認定出臺完整的實施方案,包括培育、職稱認定、後期優惠政策實施、考核等。

有一些貧困戶是已經喪失勞動能力的,只能通過社會兜底去幫扶,但是一部分是有勞動能力的,我們就可以給他提供就業平臺,或者教會他一門技術,讓他有一技之長,未來可以有自己生存的能力、有賺錢的本領,我覺得這應該是最重要的。——趙昭

談代表履職

發展農村産業 要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新京報:在過去一年的履職中,有沒有遇到一些你覺得亟須解決的問題?

趙昭:因為一直是在農村一線,我深刻地認識到,在農村這塊你想去做産業振興,想去發展農村産業,沒有人肯定是不行的,而農村想要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更難。

新京報:你今年兩會關注的話題也與此有關?

趙昭:我關注的是有關新型職業農民。我一直在農村,會到我的同行或者是其他從事農業的人們當中,去了解他們對新型職業農民的認識程度,然後也會去農業相關部門了解。

新京報:今年兩會帶來了哪些建議?

趙昭:怎麼把産業做好,把百姓帶動好,肯定還需要有能力、有技術、有現代化思維的人才。對於新型職業農民的培育認定,我希望國家能夠從頂層出臺完整的實施方案。從培育到職稱的認定,到後期優惠政策的實施,還包括考核,能夠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方案體系。還有就是我們南陽市南水北調這一塊,希望國家能夠把南陽市丹江流域納入山水林天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

談創業初心

區域發展差距大 想為父老鄉親做點事

新京報:你當初為什麼要辭去大城市的工作,回到農村?

趙昭:我之前在廣告公司做設計員,就是打工,給別人做事情。雖然把工作做好了,但好像心裏面還是缺一點東西,找不到歸屬感。可能我本人就是土生土長的農村人,農村情結比較深,對傍晚嫋嫋炊煙或者田野裏的歡聲笑語印象深刻,就特別想回來。讓我下決心的就是,我每次從鄭州回到南陽老家,就能深刻地體會到兩個區域發展的差異化,而且差距越來越大。就想著能回來為父老鄉親做點什麼事。

新京報:那你是怎麼找到創業養牛這個方向的呢?

趙昭:經過市場調研,我發現我們南陽黃牛這個品種特別好,但是在牛肉市場上沒有南陽黃牛的牛肉品牌。我就感覺,如果把南陽黃牛養好、産品做好、品牌打好的話,肯定會有很大的市場前景。養牛就可以作為自己的事業去做、去發展。

新京報:你沒有考慮過其他的創業途徑?

趙昭:當時沒有想過其他的,因為感覺牛比較好養。牛的體型比較大,抗病能力會強一點。南陽市牛肉消費群體又特別多。所以説,基本上是直接就想到養牛。

新京報:你剛回來養牛的時候,村裏人、父母有什麼反應?

趙昭:我剛回來養牛的時候,基本上除了我愛人和我兩個人相互扶持,其他親朋好友和雙方父母都極力反對,就感覺養牛這件事太不靠譜了,外人有時候也會冷言冷語。有人就到我父母跟前説,你們家閨女是不是在外邊找不到工作,沒辦法才回來養牛了?我沒有用語言去説服他們,通過自己養牛,做得越來越有成績、規模越來越大,用事實和實際行動去説服他們,讓他們覺得我的選擇是對的。通過我們自己養牛賺錢、致富,村民也是親眼目睹了,就覺得這個活還行。

新京報:剛開始有沒有遇到什麼困難?

趙昭:2009年的時候,我們第一年賣牛,還是很艱難的。買賣是靠“牛經紀”來進行的,沒有“牛經紀”,你就不能買不能賣。當時是我們(養牛)第一年,沒有銷路,那個過程是很心酸的。於是就給“牛經紀”打電話説,他推三阻四,就想把價格給壓下去,可以中間賺差價。因為當時牛的交易是不公開、不透明的。

新京報:是什麼時候開始變好,慢慢有了信心的?

趙昭:是在有了第一批客戶,緊跟著第二批客戶就又過來的時候。因為大家對我們養牛都很認可,我們養的這個牛確實出肉率比較高。大家都願意回頭再來買我們的牛的時候,我感覺第一桶金賺到了。

談農村扶貧

輸血不如造血 有一技之長最重要

新京報:你覺得創業的時候,面臨的最大挑戰是什麼?

趙昭:我感覺沒有最大,都是挑戰,都是困難。就比如説資金、技術,比如人力等方方面面,感覺自己每天睡醒了睜開眼睛都是一堆問題等著你去解決。隨著企業的發展,老的問題解決了,但新的問題又出來了,就是這麼一個過程。困難總是有的,但之所以能夠成功,就是面對困難從來不退縮。今天有座山擋在我面前,我就把山翻過去;明天有條河擋在我面前,我就把河趟過去。

新京報:公司現在的規模和效益怎麼樣?

趙昭:目前我們公司已經發展出一個迴圈農業體系,以養殖黃牛為主營業務,包括從黃牛養殖上游的秸稈收儲、綜合利用及下游的黃牛糞污綜合利用這三大板塊,生産總值每年有大概三四千萬。我們養牛産生的牛糞,一部分作為有機肥去還田,提升土壤肥力。田裏邊長飼草,然後牛糞制沼氣,沼氣供老百姓使用,包括用牛糞去種蘑菇,為周圍老百姓提供就業崗位。

新京報:你覺得怎麼樣才能做好農村扶貧?

趙昭:作為扶貧企業之一, 我們公司現在累計幫扶建檔立卡的貧困戶有兩百多戶。在這個過程當中,我認為輸血不如造血。真正有一些貧困戶是已經喪失勞動能力的這種人,只能通過社會兜底去把他幫扶起來,但是有一部分是有勞動能力的,這些我們就可以給他提供就業平臺,或者教會他一門技術,讓他有一技之長,未來可以有自己生存的能力、有賺錢的本領,我覺得這應該是最重要的。

我們公司扶貧分有三種模式,最直接的就是用工這一塊。還有一種就是通過産業幫扶,比如説合作養牛,把他們的牛寄養到我們這裡,養好賣了之後分紅、分利潤給他們。還有一種就是技術上的幫扶。

新京報:聽説你團隊裏35歲以下員工的比例比較大,是什麼吸引這些年輕人回到鄉里和你一起打拼?

趙昭:大家思維都非常活躍,也喜歡在一起討論。除了激發大家的創業激情之外,還有一部分年輕人,他可能在外打工,然後回家結了婚,老婆孩子都在家裏,就造成夫妻兩地分居。我就給他們提供我這邊的崗位,讓他回來,在自己家門口就業,他就可以顧全家裏,也有個比較好的工作。我們(公司)現在90後有3名、80後大概有十幾個人,70後可能也就是三四個人。

新京報:你未來的打算或者規劃是什麼?

趙昭:未來的打算還是能夠把現在的迴圈農業體系越做越好、越做越精緻。

本版采寫/新京報記者 陳鵬 逯仲勝 雷燕超

要聞

圖片新聞

直播更多>>

全媒體矩陣

世相更多>>

幀像更多>>

他説中國更多>>

專題首頁 | 中國網首頁

新聞
現場

兩會
觀察

獨家
策劃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