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
 
新聞現場

要聞直播圖片中央領導下團組

獨家訪談現場記者會部長通道

兩會觀察

圖跡微視外眼看兩會兩會"帶節奏"

數讀秒懂報告全解讀兩會"沸騰點"

獨家策劃

世相中國習觀傳習錄中國3分鐘

幀像學習V碰詞兒HI中國人

當前位置:正文

財稅改革打出“加減乘除”組合拳:提升獲得感 釋放新活力

文章來源:人民網 發佈時間:2019-03-09 10:40:20 責任編輯:吳疆

編者按:

東風送暖,春回大地。3月,一年一度全國兩會召開,共商發展大計,舉國高度矚目。

解決“新官不理舊賬”、消除奇葩證明、緩解“大城市病”、嚴懲暴力傷醫、治理校外託管亂象、提速降費……每年兩會,總有一些話題“脫穎而出”,引來廣泛熱議。

今年兩會哪些話題最熱、網民最關心?人民網將充分運用大數據作為參考依據,捕捉兩會熱點,解讀背後世情。

“兩會熱1℃”系列報道,帶你到兩會熱點裏面瞧門道。

  人民日報記者提問財政部部長劉昆

“今年全年減輕企業稅收和社保繳費負擔近2萬億元。”

“積極的財政政策要加力提效。”

“2019年赤字率擬按2.8%安排,比去年預算提高0.2個百分點。”

……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重磅推出減稅降費等系列“大禮包”,引發代表、委員們熱議。據人民網輿論與公共政策研究中心統計,3月5日至3月7日10時,有關“財稅改革”的新聞報道1008篇,論壇文章35篇,微信文章666篇,APP文章349篇。

“大禮包”如何不折不扣送到企業和百姓手中?“國家賬本”釋放了什麼信號?日前,財政部部長劉昆回應稱,作為財政部門,關鍵要做好“加減乘除”這四則運算。當前,如何用政府收入的“減法”和體制障礙的“除法”,來換取企業、民生效益的“加法”和市場活力的“乘法”,正是中國經濟實現高品質發展的重要發力點。

財稅改革加力提效,2019年的賬本蓄勢待發。網友們紛紛寄語期盼:“把《政府工作報告》的紅利落到基層,需要各級政府部門準確理解、全面貫徹,需要各位代表、委員集思廣益、獻計獻策,克服各種各樣的困難把這件大事辦成、辦好、辦出彩!”

乘法:減稅降費是頭等大事 鼓勵“放水養魚”

增強發展後勁、減輕企業負擔,成為了兩會會場內外的熱詞。這份接近2萬億元的全年減稅降費清單,科學理性、誠意十足,瞄準現實中企業經營存在的痛點、難點,贏得了掌聲雷動,更贏得了我們對中國經濟更大的信心。

財政政策如何助力經濟穩增長?劉昆指出做好“加減乘除”這四則運算,其中最重要的是“乘法”,“放水養魚”用減稅降費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提高居民消費能力。

數據統計,從2013年到2017年,僅營改增一項,就累計減稅2.1萬億元,加上小微企業稅收優惠等措施,共減輕市場主體負擔3萬多億元。從政府工作報告來看,今年的減稅“大餐”實是普惠性與結構性並舉,重點仍在於進一步降低製造業和小微企業稅收負擔。

“減稅降費,對經營好的企業而言是錦上添花,對於困難企業來説是雪中送炭。”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表示,實施更大規模減稅降費,既是減輕企業負擔、激發市場活力的重大舉措,也是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頭戲”。

政府工作報告中顯示,今年除了對小微企業實施普惠性稅收減免,及全面落實修改後的個人所得稅法外,還將進一步深化增值稅改革。劉昆指出,深化增值稅改革是今年減稅降費的核心內容,也是一道“主菜”。

劉尚希認為,深化增值稅改革的目標,應當是建立現代增值稅制度,主要集中于在稅率方面進行改革。具體增值稅率怎麼調、調多少,還需要等方案出臺。

財政、財政,有“財”方能行政。以往的經驗告訴我們,“放水”容易、“養魚”不易。減稅、降費不是“零和博弈”,也不能簡單講“減得越多越好”,而是要把減免的力度、釋放的紅利與企業成長、公共服務、居民消費相互適應、彼此協調。讓企業、職工和社保基金共同受益、平衡發展,才能促進各要素的良性迴圈。

加法:加大財政支出力度 保障重點領域投入

積極的財政政策方面做“加法”,主要體現在加大財政支出力度上。

劉昆指出,2018年財政支出超過22萬億元,今年將繼續適度擴大財政支出規模。擬安排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1.13萬億元,同比增長8.7%,重點增加對脫貧攻堅、“三農”、結構調整、科技創新、生態環保、民生等領域的投入。

當前我國經濟面臨下行壓力,財政收入也一定程度受到影響。因此把好鋼用在“刀刃上”成為資金合理分配的重要準則。

從財政支出形勢看,各領域對財政資金需求很大,支援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打好三大攻堅戰、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大基本民生領域投入力度、增強基層財政保障能力等,都需要予以重點保障。

──大力支援脫貧攻堅。中央財政專項扶貧資金安排1260.95億元,增長18.9%,增量主要用於深度貧困地區。

──積極支援污染防治。中央財政大氣污染防治資金安排250億元,增長25%。將消滅城市黑臭水體作為水污染治理的重點,水污染防治方面的資金安排300億元,增長45.3%。

──提高養老保障水準,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按平均約5%的幅度提高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標準;城鄉居民醫保財政補助標準提高30元,達到每人每年520元。

“用好財政預算資金不應‘漫灌式’、‘撒胡椒面’。”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國家會計學院黨委書記秦榮生指出,2019年,對於三大攻堅戰、高品質發展、新興産業發展等重點領域應增加財政資金投入。

全國人大代表、江蘇淮陰中學校長皇甫立同認為,近年來,各級財政對教育、養老、住房、醫療等加大投入力度。在財政收支壓力加大的情況下,今年的民生支出繼續保持高強度,體現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

減法:要當“鐵公雞”,也要打好“鐵算盤”

“我們要當’鐵公雞’,不該花的錢’一毛不拔’。同時,我們也要打好’鐵算盤’,把該花的錢花好,花在刀刃上。”2019年3月7日,正在召開記者會的財政部長劉昆面對數百名中外記者,鄭重表態。

財政部門既要當“鐵公雞”,又要當“鐵算盤”,這是鐵了心要堵住財政資金跑冒滴漏,切實把國家的錢管好用好。

減法,就是節用裕民。堅持政府過緊日子,大力壓減一般性支出,嚴控“三公”經費預算,取消低效無效支出。中央財政帶頭嚴格管理部門支出,一般性支出要壓減5%以上,“三公”經費再壓減3%左右,長期沉澱的資金一律收回。

近年來,隨著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嚴格落實,以及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各項規定的出臺,制度的籠子越扎越緊、越扎越密、越扎越牢。

2016年6月,財政部、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全國政協辦公廳、國管局、中直管理局聯合發佈通知,向社會公佈了中央行政單位通用辦公設備傢具配置標準。新標準規定,中央行政單位配置辦公傢具要符合簡樸實用要求,且辦公桌椅的最低使用年限為15年,不得“喜新厭舊”。對於購置辦公設備,新標準也更加嚴格,辦公用的通用電腦、印表機不得配置高端設備,最低使用年限為6年。

“公務支出標準更細化,制度體系更完備,有利於管住亂花錢。”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副院長白景明説,超出標準的費用無法列入預算、也不能報銷。開會去旅遊景點、培訓上高檔菜肴、出差住豪華酒店行不通了,借公務活動之名趁機“撈實惠”的現象得到有效遏制。

政府過緊日子,不是財政部門一家的事情,而是所有政府機關都必須嚴格執行要求,把厲行節約體現在行動上,將省下來的錢更多地用於保障改善民生,不斷提升老百姓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除法: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

小智治事,大智治制。 財政部門的“四則運算”中,做好“除法”就是破除體制機制障礙,全面深化財稅體制改革。

“特別是要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將預算績效管理貫穿預算編制執行全過程,加快預算執行進度,做好預算績效監控,更好發揮財政資金作用。”劉昆説。

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是優化財政資源配置、提升公共服務品質的關鍵舉措,也是深化財稅體制改革、建立現代財政制度的重要內容。

2018年9月25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的意見》公佈,提出加快建成全方位、全過程、全覆蓋的預算績效管理體系。“花錢必問效、無效必問責”的機制正在形成。

“實施預算績效管理是化解財政收入放緩與剛性支出矛盾的‘牛鼻子’,也是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實現高品質發展的要求。”上海財經大學中國公共財政研究院執行院長劉小川説。

2016年以來,財政部建立健全重點績效評價常態機制,每年選擇重點民生政策和重大專項支出,組織第三方機構開展績效評價,同時,加大績效資訊公開力度,逐步將重點項目績效目標、績效評價結果隨同預決算報送全國人大,並向社會公開。

“財政資金面臨資源有限性與需求無限性之間的矛盾,這就要求財政資金使用做到效用最大化。”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表示,花錢只是手段,辦事才是目的,財政資金使用必須圍繞功能目標統籌各主體的活動和行為,形成財政資金充分、有效使用的良性迴圈。

要聞

圖片新聞

直播更多>>

全媒體矩陣

世相更多>>

幀像更多>>

他説中國更多>>

專題首頁 | 中國網首頁

新聞
現場

兩會
觀察

獨家
策劃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