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
 
新聞現場

要聞直播圖片中央領導下團組

獨家訪談現場記者會部長通道

兩會觀察

圖跡微視外眼看兩會兩會"帶節奏"

數讀秒懂報告全解讀兩會"沸騰點"

獨家策劃

世相中國習觀傳習錄中國3分鐘

幀像學習V碰詞兒HI中國人

當前位置:正文

為教師減負 代表委員:儘快啟動立法明確教師權責

文章來源:光明日報 發佈時間:2019-03-09 07:55:26 責任編輯:蘇向東

下大力氣為教師減負

  【問計民生】 

“現在教師負擔很重,填表、考評、比賽、評估……各種與教育教學科研無關的事務性工作,讓老師們疲於應付。”在今年1月的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教育部黨組書記、部長陳寶生一針見血,劍指當前中小學教師負擔過重的問題。他強調,今年要把為教師減負作為一件大事來抓,“要把教師從‘表叔’‘表哥’中解脫出來”。

今年全國兩會上,除了學生,代表委員們聚焦的減負對象又多了一個——教師。正如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所言,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托起明天的希望。作為托起少年兒童未來的堅實臂膀,當前教師的負擔有多重?如何下大力氣為教師減負,將時間和精力還給他們?

1.小小表格折射教師負擔之重

談起“填表”等繁重的事務性工作,河北省張家口市第一中學教師尤立增代表一口氣就列舉了很多種——“資訊採集、考核、檢查、職稱、榮譽稱號、班主任工作、教學工作、滿意度調查等,都需要填寫各式各樣的表格。同時,還有許多臨時加派的文字資料要撰寫。”

尤立增代表分析,通過填寫這些表格,可以定期總結教育教學、業務拓展以及師德提升等方面的工作成績與不足,強化工作職責,利於學校及上級領導單位評估考核,出發點是好的,但表格的重復填寫現象較為突出,甚至出現了追求形式化、“為填表而填表”的情況,給本該靜心施教的老師們增加了負擔。

民進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委員也認為,過多的評估和檢查任務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師生的教育教學活動。“為了做好迎接各類評估檢查的工作,學校每次都需要組織教師填表格、寫材料、做展板、換宣傳欄、挂橫幅、開會傳達任務,卻因此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

“教育工作與其他職業最大的不同是關注人的發展,通過教育對學生産生思維的啟迪、思想的影響和靈魂的洗禮,這些內化、深層次的東西是無法通過表格或數據量化的,這也是教育的魅力所在。而大量的表格填寫等非教學任務過多佔用了老師們的時間和精力,會弱化教育的基本功能。”尤立增代表強調。

2.教師責任不等於“無限責任”

其實,“填表”只是教師負擔過重的一個方面。

“教師看似上課時間短,實則教學工作本身就時間長、加班多。由於各地政府結構性編制補充政策較為滯後,學校教師人員普遍緊張,再加上教師工作有其特殊性,每天看似只上幾節課,但其背後隱性的教學設計、課件製作、學具準備、作業批改、教研進修、學生管理、突發事件處置、家校聯繫等工作頗多,此外,班主任的工作也很繁雜。”重慶市九龍坡區謝家灣小學校長劉希婭代表説。

她坦言,當下,關注某公眾號、轉發文章、下載App、平臺註冊、學習答題,甚至包戶扶貧等各類事務性工作,也佔用了基層教師的許多時間和精力,“面對這類額外的非教學任務,教師們有苦難言”。

“當下,暑假期間開展防溺水工作,教師要承擔巡檢任務;班級裏有留守兒童,教師還要當‘兼職父母’。這些工作以外,教師還被賦予了許多任務,個別地方甚至把走訪貧困戶、招商引資等工作也攤派給教師。”朱永新委員認為,教師的教育責任被混同於監護者的無限責任,也是造成教師負擔重的原因之一。

劉希婭代表對此深有體會,“家庭、社會和學校本應各自承擔教育功能,但許多本應由家庭或社會承擔的教育責任也都由教師承擔了。”她坦陳,教師教育和關愛學生理所應當,但如果把家庭和社會應承擔的教育責任過多地壓在教師身上,讓教師疲於應付,對教師正常履行教育職責有害無益。

3.儘快啟動立法明確教師權責

身為教師,本該靜下心來研究教學、備課充電、提高專業化水準。讓教師減輕負擔、安心從教,代表委員有何良策?

劉希婭代表指出,目前,我國法律法規尚未對教師的具體工作量作出明確規定。她建議,各級地方政府可結合當地城市化進程、二孩政策、學校實際情況重新核定教師編制數,教育行政部門可根據教師工作性質,核算出量化的教師工作量標準。

朱永新委員則建議,儘快啟動《學校法》立法工作,以法律形式明確學校、教師的責任、權利和義務,尤其要明確學校和教師的責任邊界。同時,要尊重教育規律,清理非教學專項工作進校園項目。嚴禁侵佔正常教學時間、學校德育活動時間、體育鍛鍊時間開展各類行政性工作,“具體來説,要設定各學校一年考核和活動的最高數量限制,超過數量學校有權拒絕”。此外,還應當力戒行政檢查和督導評估中的形式主義作風,對學校開展的督導評估堅持隨機抽取檢查對象,隨機選派執法檢查人員,抽查情況及查處結果及時向社會公開。

“中小學校要將教育學生和提升教師業務能力放在第一位,明確職能和分工,不能讓與教學工作無關的事務性工作等增加教師負擔。”尤立增代表建議,讓行政的歸行政,教學的歸教學,“行政人員為了更好地完成工作,可以深入一線,加強調查研究,但與教學無關的事務性工作不應分派給一線教師,應由專門的部門和人員來承擔。”

(本報記者 晉浩天 鄧暉)

要聞

圖片新聞

直播更多>>

全媒體矩陣

世相更多>>

幀像更多>>

他説中國更多>>

專題首頁 | 中國網首頁

新聞
現場

兩會
觀察

獨家
策劃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