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博物館就是一所大學校。博物館管理是多學科的、綜合的,既需要學歷史專業、文博專業的,也需要學化學、物理學、環境學、生物學等理工科的,還需要學書法、繪畫、設計等藝術學科的優秀人才。複合型‘跨界’人才短缺,是現在最著急的事……”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國家博物館館長王春法這樣説。
最近幾年裏,文物、博物館的關注度日益提升。其實,不僅是行業人才培養問題,如何看待當前“文博熱”,如何通過網際網路手段讓文物更好“活起來”等,都是人們關注的焦點話題。
圍繞這些,王春法委員與聊起了他的看法。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國家博物館館長王春法接受光明網採訪
博物館裏觀眾數量不是越多越好
記者:最新數據顯示,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博物館數量從1978年的349家增長到現在的5136家,2018年年參觀人數超過10億人次。如何看待當下的“文博熱”現象?
王春法:隨著社會發展,當我們滿足了基本生活需求後,不可避免地會回過頭思考,我們從哪來,我們的祖先是怎麼過來的,他們走過的路對我們今天的文化發展有什麼啟示。當下這個階段出現的“文博熱”是經濟社會文化發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現象,存在一種必然性和規律性。
對任何一座博物館來講,當然希望大家來參觀展覽,但並不是説博物館裏的觀眾越多越好,雜亂無序的參觀環境不是好事。
近年來,中國國家博物館的觀眾參觀人數不斷在刷新記錄,2017年達到807萬人,2018年達到861萬人,這還是在閉館兩個月的情況下達到的;今天春節期間,國博觀眾參觀人數更是創下歷史新高,人數最多的是從初二到初五,每天都在65000人以上,大年初三甚至達到68000余人的歷史峰值。
但我們測算過,國博的最大容量大概是三萬五到四萬人。過多的參觀量其實會使觀眾的觀展體驗直線下降,從博物館裏獲得的精神享受也會大打折扣。
因此,我們確實希望創造一個相對安靜、舒適的觀展環境,讓每一位觀眾進來以後,能夠靜下心來欣賞文物,能深入地思考文物內在的精神價值,使思想上、情感上得到昇華,從而獲得文化的認同。這也是我們2019年的一大挑戰,如何為觀眾提供更加舒適、更加靜謐的觀展環境,讓大家進來國博後能夠深入思考或挖掘文物背後的精神價值,能夠欣賞文物的設計之美。
文物“活起來”應該有多種方式
記者:説到《如果國寶會説話》《文物戲精大會》等爆款,人們基本都是耳熟能詳。應該如何用好創新手段,將文博“寶藏”更好地呈現給觀眾?
王春法:要説文博領域的資源,可以説是比比皆是、極為豐富,主要看你有沒有一雙識寶的眼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問題,轉化和發展是目的,創造和創新是手段。那麼,通過哪種方式手段實現這種轉化呢?
第一,要創新展覽的呈現形式,將文物放在展覽中呈現出來;第二,要通過資訊技術手段,將文物數據資訊製作成各種各樣的視頻形態,特別是發揮移動端的作用,使得觀眾能夠直觀多角度地欣賞體味其豐富內涵;第三,要促進文物融入文化創意工作之中,讓觀眾能夠更近距離感受文物的歷史、文化、審美、科技等方面的內在價值。2018年國博結合館藏文物開發文創産品90餘款,助力文物“活起來”,同時把IP授權業務和電商業務作為新的增長點,推動線上線下多渠道融合拓展。
在去年國博舉辦的“馬書林中國畫作品展”上,《關羽組畫》《穆桂英組畫》《包龍圖組畫》《齊天大聖組畫》等組畫吸引大批觀眾圍觀。(李政葳/攝)
我認為,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手段是多樣的,而非單一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文化根脈,不僅是中國人思想和精神的內核,對解決人類問題也有重要價值。要把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標識提煉出來、展示出來,把優秀傳統文化中具有當代價值、世界意義的文化精髓提煉出來、展示出來。這樣一些核心的東西,我們不能丟。
其實,讓文物“活起來”的方式應該是多種多樣的:文物從庫房移到展廳裏,是一種“活起來”;從北京到外地巡展,也是一種“活起來”;從外地來到北京,還是一種“活起來”。博物館最重要的産品是展覽展示,只有把文物放到展覽裏,才能真正把優秀的具有審美價值、歷史價值、時代價值、科技價值的東西展示出來,這正是我們更應該做的。
智慧博物館需“人+物+應用+管理”多端融合
記者:網際網路技術在文博行業應用不斷加深,中國國家博物館也啟動了“智慧國博”項目。目前進展情況如何?將有哪些規劃?
王春法:2018年初中國國家博物館啟動“智慧國博”項目,旨在消除資訊孤島,實現應用系統之間資訊共用;充分開發利用藏品資訊數據豐富藏品呈現形式,滿足公眾參觀欣賞的需求;完成對老舊設備的更替,通過雲端設備的方式實現資源共用等。我們的最終目標是到2021年初步建成設施智慧化、數據融合化、管理高效化、服務精準化、安防協同化的“智慧國博”建設運營服務體系。
“智慧國博”建設大體分為三個層面,即技術層、平臺層和應用層。我們會遴選物色一些符合條件的一流企業來協同推進這項工作;在呈現形式上也會採用虛擬現實、增強現實等新技術手段。對此,中國國家博物館部分文創産品已進行了嘗試,今後將繼續在理論、技術、人才方面保持改進。
記者:智慧博物館建設逐漸得到國際博物館界重視,能不能談談建設面臨的挑戰?
王春法:現在博物館的文物藏品形態豐富多樣,藏品數量動輒達到數百萬件。比如,中國國家博物館藏品數量就超過了140萬件。這就要求藏品管理必須從傳統的手工登編向數字化轉型,運用數字技術進行數據採集、分析和管理,並進行數據儲備。
另外,臨時展覽時間總是有限,觀眾希望看到永不落幕的展覽。建設虛擬展廳可以讓觀眾欣賞更多更好的展覽。比如,全球巡展的“大英博物館百物展”運用動態地圖受到了公眾好評;在文物修復方面,虛擬現實技術、3D列印技術等都發揮了重要作用。
今年1月29日至3月1日,圍繞“國寶”虎鎣主題展覽在國博舉行。圖為青銅“虎鎣”虛擬互動展示(李政葳/攝)
受到諸多因素制約,國內博物館資訊化的發展水準總體上仍滯後於社會資訊化發展水準。産生這種問題的原因,一是缺乏智慧博物館建設的統一標準。智慧博物館不是簡單的建立一些應用系統和多媒體展示,而是需要一整套“人+物+應用+管理”的多端融合體系,需要在統一標準體系下,結合各自博物館實際有序建設。
二是傳統博物館管理體系封閉分割,部門之間彼此聯繫較少。這就需要對博物館的整個管理體系進行格局重塑、流程再造與組織重構,除理順部門職能外,更要保證各個部門之間的溝通順暢、資訊共用、執行有序,從整體上提高效率。
三是資金和人才投入嚴重不足。博物館管理和運營更加智慧化、定制化和科學化,特別需要一大批既懂博物館業務又懂資訊技術的高端複合型人才參與。由於項目週期時間更長,科技含量更高,智慧博物館建設需要更多的資金和人才。資金投入的不足又直接導致博物館在人才激勵方面的靈活性不夠,不容易吸引並留住高水準人才。
四是國際技術合作交流不平衡。世界各國各地區之間社會經濟發展水準存在巨大差異,資訊技術的發展與普及也有明顯差距,在博物館領域這種差距也同樣存在。
記者:這方面有哪些建議?
王春法:中國國家博物館在去年10月舉辦了首屆金磚國家博物館聯盟大會。我們在金磚國家博物館聯盟框架下達成共識,共同牽頭研究智慧博物館建設標準。推進智慧博物館建設,要求在尊重博物館事業發展規律的前提下,結合國情實際和博物館需求,從加強博物館管理、提升策展水準、改進觀展體驗出發,制定切實可行的智慧博物館建設標準,形成智慧博物館的全球“樣板”。
在智慧時代,專業化的管理者和技術人才是博物館事業發展的關鍵,智慧博物館建設對博物館工作人員的思想觀念和專業素養提出很高要求。因此,應該高度重視專業人才的培養,充分發揮他們的才能和創造性。
將以“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為重點加強與國外名館合作
記者:作為國家的文化客廳,中國國家博物館今年會有哪些值得期待的“大動作”?
王春法:中國國家博物館將以“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為重點,繼續加大與國外名館特別是國家博物館合作力度。計劃于2019年4月舉辦“殊方共用——絲綢之路國家博物館文物精品展”開幕式,同時以“絲綢之路國家博物館的功能與使命”為主題舉辦全球博物館館長峰會,邀請世界知名博物館、“一帶一路”國家博物館及與我館有密切業務往來的博物館館長等50余名外國代表到京參會,其中,包括將近30名外國著名博物館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