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總理李克強5日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提出2019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其中“國內生産總值增長6%-6.5%”,比往年的目標略有下調。李克強表示,這樣的預期目標,體現了推動高品質發展要求,符合我國發展實際,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相銜接,是積極穩妥的。
中國對經濟增長速度的這種“淡定”心態,源於追求高品質發展的充足底氣。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高品質發展”一詞共出現8次,也彰顯出中國追求高品質發展的信心和決心。李克強總理更是明確指出:“經濟長期向好趨勢沒有也不會改變。”
不可否認,中國經濟正面臨“穩中有變、變中有憂”的複雜局面。但是,中國經濟增長的韌性為高品質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過去一年,中國經濟運作保持在合理區間,經濟增長的含金量不斷提高。正如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中國並沒有採取“大水漫灌”式的財政刺激,確保中國經濟增長率穩定的首要因素是服務業的穩定增長,其對經濟增長貢獻率接近60%。服務業的穩步發展,不但讓中國經濟結構日益優化,也支撐了中國就業、物價和國際收支的總體穩定。
從經濟結構來看,中國的經濟轉型正在加速,高技術産業、裝備製造業增速明顯快於一般工業。消費拉動經濟增長作用也進一步增強,2018年消費支出最終對國內生産總值增長的貢獻率為76.2%。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深入推進,日均新設企業超過1.8萬戶,市場主體總量超過1億戶。從這些數據中可以看到,中國的經濟轉型已經頗見成效,高新技術産業和內需拉動型經濟的發展讓中國經濟抵抗國內、國際風險的能力都明顯增強。
當前,中國已經很好地融入了新一輪技術革命的浪潮,以新技術為依託的新經濟成為了中國發展的新動能。新能源汽車、人工智慧、網際網路+、共用經濟等都在中國得到了蓬勃發展。發展新動能的快速成長,賦予了中國經濟巨大的潛力和不斷迸發的創新活力。
改革的不斷深入和新區域發展戰略的推出,也讓中國的經濟增長不乏後勁。今年初始,從加快《外商投資法(草案)》審議,到金融業開放政策密集落地,從發佈《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到批准北京市全面推進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改革開放步履鏗鏘。今後,中國仍將以更堅定的信心、更有力的措施把改革開放不斷推向深入,中國經濟在高品質發展的軌道也會越跑越快。
誠然,世界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經濟又深度融入到世界經濟中,全球經濟的波動,不可避免地會影響到中國的發展。但是,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説,“中國經濟是一片大海……經歷了無數次狂風驟雨,大海依舊在那兒!”如今,中國的創新發展動力仍足、消費驅動轉型效果明顯,未來的改革紅利依然可期。只要我們保持戰略定力,下大氣力解決存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中國經濟的大海就一定會更加壯闊。 (中國網評論員 戚易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