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
 
新聞現場

要聞直播圖片中央領導下團組

獨家訪談現場記者會部長通道

兩會觀察

圖跡微視外眼看兩會兩會"帶節奏"

數讀秒懂報告全解讀兩會"沸騰點"

獨家策劃

世相中國習觀傳習錄中國3分鐘

幀像學習V碰詞兒HI中國人

當前位置:正文

全國人大代表謝堅:一個人堅守海島郵局見證社會巨變

文章來源:金羊網 發佈時間:2019-03-04 20:18:19 責任編輯:黃磊

開欄語

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週年,也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之年。

70年,崢嶸歲月彈指一揮間;70年,中華大地舊貌換新顏!

即日起,金羊網推出“我和我的祖國”系列報道,邀請在粵全國人大代表中的基層代表,結合自身經歷講述他們的故事,向祖國報告家鄉發生的巨變,併為祖國70華誕送上祝福。敬請垂注。

全國人大代表、珠海市外伶仃郵政營業所營業員謝堅

31年前,謝堅只帶著一套衣服來到距離珠海市區29海裏的外伶仃島,成為島上的郵遞員,從此再也沒有離開過。

31年間,謝堅和小郵局一起見證著外伶仃島的變化。

3月3日,金羊網記者專訪全國人大代表、中國郵政集團公司珠海市分公司外伶仃郵政營業所營業員兼投遞員謝堅,聽他講述他和外伶仃島的故事。

一人撐起郵局,一幹就是31年

回想起1988年上島工作時的場景,謝堅記憶猶新。那天,他從珠海市區出發,乘坐一艘小木船趕往外伶仃島。船走得很慢,29海裏的路程,花了5個小時才到達外伶仃島。

“當時,島上十分荒涼,缺水少電,上了碼頭看到島上只有一條十字路。”謝堅説,那時的外伶仃郵政所就是一所簡陋的石頭房子,裏面住人,外面辦公。島上沒有乾淨的淡水,要趁著下雨天,跑到雨中衝涼。早晚洗漱,一杯水要刷牙,還要洗臉。吃飯,也只能幹啃速食麵。

由於外伶仃島只有謝堅一個營業員,逢年過節他也要堅守在崗位。直到工作的第四年,他才告訴父母自己的工作地點。“當時,父母專門上島看我。看到島上低矮的平房和荒涼的場景,流著淚勸我回去。”謝堅説,最終他還是説服了父母,毅然留在島上工作。

那時候通訊不發達,外伶仃島上的駐島官兵和居民,與外界的聯繫只能靠信件。海島的務工人員大部分是來自沿海地區的流動漁民,信件、包裹難以及時送達本人。

謝堅明白“家書抵萬金”的分量,所以,雖然有時候送一份電報、一封信件要問二三十個人,工作十分艱苦,但他一直堅守在海島一個人的郵局。有的收件人拿到信件後,興奮地把信封拋到天空,激動地親吻著信封,“我都能感受到信件所傳遞的思念和感情,這讓我更加堅定了留下的決心”。

網購狂歡風刮進外伶仃海島

隨著通訊的發展,寄往外伶仃島的信件越來越少了。可是,謝堅並沒有閒下來。這些年島上的生活越來越好,海量的包裹寄往外伶仃島,島上的漁民也通過郵局將島上海味寄出。

“現在快遞包裹比較多,一天收到的包裹比過去一兩個月收到的總量還多。”謝堅説,島上的實體店遠遠不能滿足居民需要,80%左右的物品是通過包裹寄過來的。

“雙十一”網路購物節,也成了謝堅一年中最忙碌的日子。“網購的狂歡風早就刮進南方海島啦!”

如今的外伶仃島,早已變成了旅遊勝地。島上建設了環島景觀公路,通了自來水,每天有七八班航船往來珠海市區和外伶仃島,直航只需花費1個小時,大大方便了島上居民和遊客進出島。

離碼頭不到百米的地方,就是謝堅工作的新郵局——一座建在海邊的四層小樓——營業廳的面積就有30多平方米。“島上低矮的平房全部拆了,變成了具有海島特色的建築,非常漂亮!”謝堅説。

去年兩會期間,謝堅提出了“加快推進海島等偏遠地區公共設施建設的建議”,獲得了相關部門答覆,很快就要推進。眼看著島上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他是打心眼裏高興。

小郵局業務變遷折射時代特色

當選全國人大代表後,謝堅更加關注島上的方方面面。在郵政投遞和調研走訪中,他經常會接觸到中小微企業,發現他們負擔比較重。

“近期,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普惠性稅收減免政策,讓企業真正享受了減稅降費的紅利。”謝堅説,從去年6月開始,外伶仃島郵政所還與萬山海洋開發試驗區稅務局聯合開展了“稅·郵”共建、稅收優惠進海島、郵寄稅務發票等活動。當年的送信人,再次把減稅降費的政策紅利送到外伶仃島納稅人的手中。

今年兩會前,《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出臺,他所帶的建議中就包括“加快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基礎物流網路,構建大灣區新型關郵體系,打造‘大灣區-一帶一路’航空郵件出口平臺”的建議,期待著可以為大灣區發展作出一份貢獻,期待著外伶仃島的明天更美好。

從拍電報、送信件,到送包裹、辦業務,外伶仃島上一間小郵局,見證著時代的大變遷。“今年,我們即將迎來新中國成立70週年。我衷心祝願祖國的未來更加美好,期待著人民的生活更加幸福。”謝堅堅定地説,他對祖國的美好未來,信心滿滿!

要聞

圖片新聞

直播更多>>

全媒體矩陣

世相更多>>

幀像更多>>

他説中國更多>>

專題首頁 | 中國網首頁

新聞
現場

兩會
觀察

獨家
策劃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