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開啟新征程,新使命呼喚新作為。
十三屆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緊緊圍繞黨和國家工作大局,認真履行憲法法律賦予的職責,在履職第一年實現了良好開局。
從完成憲法修改的崇高任務,到選舉産生新一屆國家機構領導人;從制定監察法、電子商務法到修改個人所得稅法、農村土地承包法;從加開常委會會議審議執法檢查報告,到首次就“兩高”專項工作開展專題詢問……
一年來,制定或修改了一批重要的法律,黨的主張通過法定程式成為國家意志,為黨和國家事業提供法治保障;
一年來,人大監督依法盡責,保證了憲法法律有效實施,促進了國家機關加強和改進工作;
一年來,代表密切聯繫群眾,履職出新出彩,建言獻策渠道更多、回應更快,為新時代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發展注入新動力。
“多項創新舉措開創了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歷史上的先河,這一年的工作確實不容易!”來自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漓渚鎮棠棣村的劉建明代表道出了近3000名全國人大代表的心聲。
大興學習之風,為做好新時代人大工作築牢思想基礎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新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大興學習之風,為做好新時代人大工作築牢思想基礎。
2018年3月21日,新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一次會議的主要議題就是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栗戰書委員長指出,全國人大常委會堅持向黨中央看齊,就要把加強學習貫穿始終,努力建設學習型人大常委會。
本屆全國人大常委會黨組帶頭加強學習,每次召開黨組會議時都將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黨中央重要文件精神作為第一項內容,並作為一項制度堅持下來。
全國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中有72%是新當選的,要承擔好黨和人民交給的光榮任務,迫切需要增強學習本領。據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研究室主任宋銳介紹,每一次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閉幕後,都會有一場專題講座,內容都是圍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人大涉及的主要任務開展的。這是全國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集體學習的一個重要平臺。
去年9月,一場高規格的“大學習”在河北石家莊舉行。全國人大常委會領導和地方人大常委會負責人聚集一堂,交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重要思想的心得體會。
這場“大學習”具有非比尋常的意義,是人大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具體舉措。正如栗戰書委員長所説,“學習好、研究好、宣傳好、貫徹好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重要思想,是人大同志的首要任務和看家本領,也是做好新時代人大工作的根本保證。”
“學員們”認為,黨的十八大以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理論和實踐與時俱進、完善發展,根本在於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指引,在於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浙江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梁黎明清晰記得,“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工作期間指出,加強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最根本的是要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有機統一,這就必須在制度上作出安排和設計,人大制度正是這一有效載體。”
全國人大常委會還完成了新一輪對全國省、市、縣三級人大常委會負責同志的集中學習培訓。山西平陸縣人大常委會主任張孝木感嘆:“這樣的集中充電,既通‘天線’,能學習領會黨中央決策部署、全國人大工作要求,又接‘地氣’,能解決基層人大工作實踐中的困惑。”
完成憲法修改的崇高任務,夯實國家長治久安的制度根基
這是一個載入史冊的重要時刻!
2018年3月11日下午,莊嚴的人民大會堂,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舉行全體會議,經過全體代表投票表決,完成了憲法修改的崇高任務,將黨的十九大確定的重大理論觀點和重大方針政策特別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載入國家根本法,夯實了國家長治久安的制度根基。這是時代大勢所趨、事業發展所需、黨心民心所向,是推進全面依法治國、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大舉措,對更好發揮憲法在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的重大作用具有重要意義。
這是一個難以忘懷的重要時刻!
2018年3月17日上午,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面向近3000名全國人大代表、面對13億多中國人民,莊嚴進行憲法宣誓。這是共和國歷史上首次國家領導人憲法宣誓。這次宣誓,充分彰顯了依憲治國、依憲執政的理念,樹立了尊崇憲法、遵守憲法、維護憲法的榜樣。
憲法的生命在於實施。全國人大憲法和法律委員會成立以來,積極穩妥推進憲法實施和監督工作,對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的每部法律案是否符合憲法進行審議,確保常委會通過的法律、作出的決定決議與憲法的原則、規定、精神保持一致。
健全備案審查制度,是加強憲法監督的重要內容。所有的法規、規章、司法解釋等各類規範性文件都要依法依規納入備案審查範圍。一年來,全國人大常委會共接收報送備案的行政法規40件、地方性法規1180件、司法解釋18件,對行政法規、司法解釋逐一進行主動審查,對地方性法規開展專項審查;認真研究公民、組織提出的審查建議1229件,做到有件必備、有備必審、有錯必糾。
一批重要的法律制定或修改,反映人民意志、得到人民擁護
“抓住提高立法品質這個關鍵,推進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遵循和把握立法規律,使每一項立法都符合憲法精神、反映人民意志、得到人民擁護。”栗戰書委員長對立法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履職第一年,十三屆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或修改了一批重要法律:完成了憲法修改的崇高任務,制定法律9件,修改法律47件,通過有關法律問題和重大問題的決定13件。制定監察法、英雄烈士保護法、電子商務法、土壤污染防治法、國際刑事司法協助法、人民陪審員法、消防救援銜條例、耕地佔用稅法、車輛購置稅法等;修改個人所得稅法、刑事訴訟法、人民法院組織法、人民檢察院組織法、公務員法、農村土地承包法、公司法等;審議外商投資法草案、民法典各分編草案、證券法修訂草案、基本醫療衛生與健康促進法草案、疫苗管理法草案、資源稅法草案、藥品管理法修正案草案、“兩官法”修訂草案、專利法修正案草案、土地管理法和城市房地産管理法修正案草案等。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研究室副巡視員劉運龍説,這一年的立法分量更重、節奏更快、力度更大、要求更高,是歷屆常委會履職第一年審議通過法律案數量最多的一年。
去年4月28日,天安門廣場人民英雄紀念碑前來了一群特殊的參觀者,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黨員幹部來到紀念碑前開展“立法捍衛英烈,傳承紅色基因”主題黨日活動,重溫入黨誓詞。“近代以來,你們用生命和鮮血捍衛了祖國和人民,今天,我們用專門的法律捍衛你們的事跡和精神。”法工委立法規劃室主任岳仲明面對紀念碑報告了英雄烈士保護法立法情況。這一天正是英雄烈士保護法獲全票通過後的第二天,他們用這種特殊的方式告慰英烈,宣示國家和人民永遠銘記那些為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作出犧牲和貢獻的英雄烈士。
立法及時回應人民群眾重大關切,人們越來越感到,法律與百姓生活是如此息息相關。
一段時間以來,媒體不斷曝出旅客霸座、強搶方向盤等嚴重干擾運輸秩序和危害運輸安全的行為。民有所呼、法有所應,立法機關及時亮劍。據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民法室副主任石宏介紹,法工委從強化承運人和旅客義務的角度,對民法典中合同編草案的客運合同規定作了進一步完善,以利於維護正常的運輸秩序。
去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分別對藥品管理法修正案草案和疫苗管理法草案進行了審議,用最嚴謹的標準、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為疫苗和藥品安全開出“猛藥良方”。從疫苗案發生,到人大常委會審議,只有短短的幾個月,這種高效充分體現了人大立法關注民生、迅速回應百姓呼聲的責任擔當。
全國人大常委會4次審議、3次向全社會公佈法律草案,它就是去年8月通過的電子商務法。“電子商務法和其他法律相比很複雜,涉及面廣、規模大,而且電子商務作為新生事物,發展日新月異,很多事看不準。”電子商務法起草組副組長、全國人大財政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尹中卿表示,面對複雜艱巨的立法任務,充分發揮人大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導作用,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是電子商務法最終能夠順利出臺的關鍵。
直面問題、動真碰硬,監督更有力度、更具權威
沒有該亮劍就亮劍、該斷腕就斷腕的氣魄,哪來的監督力度和權威?這一年,人大監督直面問題、動真碰硬,讓法律長出“牙齒”。
圍繞打好三大攻堅戰、保障和改善民生等重大任務,全國人大常委會依法行使職權,共檢查了統計法、大氣污染防治法、傳染病防治法、防震減災法、農産品品質安全法和海洋環境保護法等6部法律的實施情況,聽取審議23個工作報告,開展3次專題詢問、5項專題調研。
由栗戰書委員長擔任組長帶隊對大氣污染防治法實施情況進行的檢查,充分發揮監督利劍作用,産生了很好的社會影響。
人大開展執法檢查就是要發現問題、找準問題,找到法律實施中存在問題的癥結所在。堅持問題導向,實地檢查與隨機抽查、調查問卷相結合,對違法行為點名曝光,督促立行立改、限期整改,這些創新舉措讓被檢查對象連呼:“不嚴格遵守法律,是無法過關的。”不僅如此,全國人大常委會還專門加開了一次常委會會議,聽取審議執法檢查報告並開展專題詢問,作出關於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依法推動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決議。
“針對大氣污染防治法執法檢查組發現的38個問題,均已責成地方依法查處,累計實施行政處罰28起、罰款467萬元,移送行政拘留1起。”2月26日,在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上,生態環境部部長李幹傑受國務院委託,報告國務院研究處理大氣污染防治法執法檢查報告和審議意見情況以及有關決議落實情況。這次報告足以證明,正是發揚了鍥而不捨的釘釘子精神,用法律的武器治理污染、用法治的力量守護藍天白雲,因而取得了越來越明顯的成效。
2018年,全國人大常委會首次審議國務院關於國有資産管理情況的年度綜合報告和金融企業國有資産的專項報告。常委會組成人員普遍認為,國務院的兩個報告,交出了國有資産的“明白賬”,要繼續推進人大對國有資産監督的制度化、規範化,使國有資産更好服務發展、造福人民。目前,全國31個省(區、市)人大常委會建立了國有資産管理情況報告制度,進一步規範國有資産管理,促進國有資産保值增值。
去年10月,全國人大常委會首次對“兩高”工作進行了專題詢問,涉及最高人民法院解決“執行難”、最高人民檢察院加強對民事訴訟的監督等工作,“兩高”兩位主要領導、國務院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到場接受詢問。這無異於一場特殊的“考試”,一問一答,體現了法律的莊嚴、監督的嚴肅,體現了被監督方對法律的敬畏、負責和忠誠。
支援保障代表依法履職,人大工作越來越接地氣
近3000名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肩負著13億多中國人民的重托。如何保證全體代表真實地代表人民的意志,做到為人民用權、為人民履職、為人民服務?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堅持尊重代表主體地位,支援和保障代表依法履職,更好發揮代表作用、回應人民關切。
一年來,邀請300人次代表列席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邀請300余人次代表參加全國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1200余人次參加全國人大常委會組織的學習培訓,還有許多代表參加了專題調研等活動。
全國人大常委會堅持和完善常委會組成人員聯繫代表制度,據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聯絡局局長傅文傑介紹,目前有16位委員長會議組成人員聯繫93名代表、145位常委會委員聯繫347名代表。
這種聯繫不是走形式、做表面文章,而是實實在在的真聯繫、推心置腹的真交心。有的是通過電話、短信、信函等多種形式密切與代表的日常聯繫,有的則是邀請代表共同參加調研或執法檢查。這種聯繫調動了代表聯繫群眾、反映社情民意的積極性,提升了代表的履職能力。
去年12月24日下午,人民大會堂委員長會議室,列席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的54位來自基層一線的全國人大代表應邀與委員長進行座談。無論是新任代表還是老代表,大家都有一個共同的感受:人大工作越來越接地氣。
作為全國人大常委會聯繫代表的一項重要舉措,從2018年8月起,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建立了與列席常委會會議的全國人大代表進行座談的機制。每場座談會上,代表們踴躍發言,每人3至5分鐘,講的都是“幹貨”,委員長聽到的也是“原生態”聲音。目前,這樣的座談會已舉行了3次,累計160多位代表參加。
此外,委員長、副委員長帶隊開展執法檢查、調研活動,積極邀請所聯繫的代表一道參加,在地方召開五級人大代表座談會,向代表問睿智之言、求務實之策。這已成為全國人大常委會聯繫代表、聯繫群眾的又一個重要渠道。
提出議案建議,是人大代表參與管理國家事務、履行職責的重要途徑。記者從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了解到,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期間,主席團交付有關專門委員會審議的325件代表議案已全部審議完畢;代表提出的7139件建議、批評和意見也已全部辦結,所提問題得到解決或者計劃逐步解決的佔75.8%;代表提出的議案建議在國務院有關方面出臺的政策措施中得到採納和體現。
數千件議案建議凝聚的是代表心血,每一件回復和辦理,都是對民生關切的回應。
在這7000多件建議中,有來自貴州的石麗平代表的建議:“我是做傳統工藝保護的,去年3月12日,我提出了傳承人稅負過重的問題,第二天就得到了財政部的答覆,6月1日這個問題得到了解決。在今後的履職中,我將通過學習,爭取多提一些高品質的議案和建議。”
人民代表來自人民、植根人民,最了解基層實際情況,同人民群眾的聯繫最密切。重慶市江北區觀音橋街道辦事處首席調解員馬善祥代表做了30年的調解工作,對基層矛盾糾紛瞭如指掌,“我不一定能幫助所有人解決問題,但我要盡最大努力幫大家解開心結。”結合一年來的調解工作,最近他正在梳理如何發揮退伍軍人在人民調解方面作用的建議,準備帶到今年全國人代會上。
新時代要有新氣象,更要有新作為。十三屆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將不負人民重托、無愧偉大時代,不斷推進人民代表大會制度與時俱進、完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