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協作為國家治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人民政協成立65週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提出的“以改革思維、創新理念、務實舉措大力推進履職能力建設,努力在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發揮更大作用”的要求,推進履職能力現代化建設,打造“離人民很近”的協商民主平臺。
在“協商什麼”的基礎環節上同人民“想在一起”。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毛澤東誕辰120週年座談會上指出:“在人民面前,我們永遠是小學生,必須自覺拜人民為師,向能者求教,向智者問策;必須充分尊重人民所表達的意願、所創造的經驗、所擁有的權利、所發揮的作用。”人民政協協商何事、議什麼政、監督什麼,要問政於民、問計於民、問需於民。協商的議題,不僅由黨委、政府、政協來提出,也要認真聽取民主黨派、人民團體、界別、委員以及專業機構、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媒體和群眾的意見建議。
在“誰來協商”的主體環節上同群眾“幹在一起”。大力推進智慧政協建設,打造“網際網路+媒體+協商民主”的議政平臺,讓人民群眾真切感受到協商民主就在眼前、就在身邊。探索與媒體聯手開設常態性直播的“議政大廳”,邀請群眾代表出席有關協商會議,還可以線上線下相結合,對有關議題進行敞開式討論;進一步完善“委員之家”履職平臺和“委員有話説”“有事好商量”等專項協商平臺,聯通和激活四級政協委員及群眾線上線下參政議政的作用,營造“生動活潑”的協商民主氛圍;加快數字政協建設,打通政府的共用資源和平臺,引入政府部門參與線上線下的專題協商;成立各級社情民意資訊中心,建立社情民意專網專頁和“掌上民意”手機APP平臺,結合議題開展客觀科學、原汁原味的民意調查,及時掌握輿情,服務協商之需;加強智庫政協建設,建設一支會內會外相結合的專家隊伍,並通過調研和視察等有效途徑,創造條件讓委員和專家與基層群眾直接對話和訪談交流。
切實改進“怎樣協商”的程式,建立參與者合作共事的長效機制。目前一些協商會議,往往半天或一天時間就結束,許多參與者並沒有作充分準備,在協商會上也沒有充足的時間發表意見;一些政府部門,並沒有完全進入角色,要麼簡單地釋疑解惑,要麼純粹地表態回應。為克服上述問題,應進一步健全資訊化知政、民主化問政、平等化議政的機制,在議題徵集、議題確定、參與人選、協商準備、上會協商、共識形成、會後公示、成果實施、落實反饋、實效評估等方面完善“怎樣協商”的程式,並分別制定各個細節的操作辦法,從一個個具體細節上保障協商成果落地落實。
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協商議政的主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永遠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密切關注醫療、教育、就業、住房、收入分配、食品安全、生態環境等具體的民生議題,並運用民主監督手段,督促政府有關民生措施真正落實;促進解決群眾的具體權益和利益問題,開設常態開放的政協委員熱線和信箱,在機制上保證委員跟蹤處理群眾信訪等具體問題。
政協委員狠抓建言謀策提質增效,提高為民説話的“含金量”。在態度上,要有主體榮譽感,做到“我有話要説”。不是敷衍應付,而是負責任地説負責任的話。在方法上,要有主體位置感,做到“有話好好説”。應當設身處地、感同身受提出問題,平心靜氣、入情入理分析問題,客觀實在、有商有量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説正能量的話,説有水準的話,説接地氣的話。
弘揚優秀品質,爭做人民的好委員。
始終堅持“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政治立場,“旗幟鮮明講政治”;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取向,“推動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始終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的工作要求,“求真務實提高協商能力水準”。黨中央提出“以人民為中心”,我們的工作就要圍繞這個中心,而不能偏離這個中心。習近平總書記説,要緊扣民心這個最大的政治,把贏得民心民意、匯集民智民力作為重要著力點。我們議政就要議到這個點子上。習近平總書記説,讓人民群眾真正感受到,清正幹部、清廉政府、清明政治就在身邊、就在眼前。我們就應當努力做一個永遠在人民身邊、群眾眼前、百姓心中的政協委員。
總之,人民政協要打造“離人民很近”的協商民主平臺,應當做足三個“到”:一是心到。同人民心在一起、想在一起,心近才能近。二是人到。同人民幹在一起,讓群眾感到協商民主就在身邊,身近才是近。三是事到。謀事為民,實事惠民,事近才有近。
(作者係廣東省政協副秘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