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
新聞

要聞直播兩會圖片中央領導下團組

獨家視頻現場直擊記者會部長通道

兩會
觀察

圖跡直通兩會中國正在説兩會天天評

圖解中國訪談代表委員説報告全解讀

獨家
策劃

習觀中國3分鐘中外觀HI中國人

世相幀像深讀碰詞兒兩會有數

當前位置:2018全國兩會>正文

軍隊人大代表談凝聚起實現中國夢強軍夢的磅薄力量

文章來源:解放軍報 發佈時間:2018-03-19 16:23:07 責任編輯:蘇向東

用奮鬥迎接新時代

——軍隊人大代表談凝聚起實現中國夢強軍夢的磅薄力量

■本報記者 侯 磊

受訪代表

軍隊人大代表、西藏軍區副司令員 汪海江

軍隊人大代表、海軍合肥艦艦長 趙岩泉

軍隊人大代表、空軍航空兵某部大隊長 馮 瑋

軍人的肩膀扛著千鈞重擔

記者:3月17日,新當選的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進行憲法宣誓,莊嚴承諾為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努力奮鬥!作為新時代的革命軍人,我們該有怎樣的使命擔當?

馮瑋代表:強國必須強軍,軍強才能國安。強軍夢是中國夢的重要組成部分,與中國夢相融共生,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需要強大的人民軍隊作支撐。

新征程已經開啟,奮鬥號角已經吹響,我們必須責無旁貸扛起新時代的歷史使命,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強軍之路,為把人民軍隊建設成為世界一流軍隊作出自己的貢獻。

趙岩泉代表:軍人的肩膀扛槍扛炮,扛的更是國家和民族的安全重任。現在,新時代的強軍重任歷史性地落在了我們肩上,必須勇於擔當,這既是黨和人民的期望,也是當代革命軍人應有的品格。

戰不可一日不備,練兵備戰是軍人的首要職責和使命擔當。這幾年,隨著遼寧艦入列、國産航母下水、駐吉布地保障基地投入使用等,人民海軍圍繞新體制、新職能、新使命,拓展和深化海軍的戰略運用,常態化遠航,多元化用兵,昂首闊步走向大洋。邁步新時代,只有不斷增強備戰打仗意識,做好隨時打硬仗的準備,才能切實為實現中國夢強軍夢提供有力支撐。

奮鬥是青春最好的注腳

記者:習主席在新年賀詞中強調,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這一重要論述,對我們完成強軍事業有怎樣的深刻啟示?

汪海江代表:天道酬勤,日新月異。對個人而言,奮鬥是實現自身成長的階梯;對國家而言,奮鬥是推動發展前進的動力。我是1977年全國恢復高考後,第一批從地方參加高考考入軍校的學員之一。畢業後不久,就參加了邊境自衛反擊作戰,帶領官兵多次抵近前沿陣地偵察,因作戰英勇榮立一等功。在軍旅生涯中,我見證了很多戰友在組織培養下,埋頭苦幹、奮發有為,為部隊建設發展貢獻了應有力量。

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近40年的軍旅經歷讓我體悟到,軍隊強大同每一名官兵迸發的堅忍不拔精神、奮發有為姿態息息相關。實踐證明,每名奮鬥者的執著和奉獻,創造著我們的幸福生活,也積聚著國家的價值和成就。今天,我們推進強軍事業,同樣需要每一名軍人艱苦奮鬥。砥礪強軍路,只有奮鬥才能成就夢想,只有奮鬥才能奪取新的勝利、贏得新的榮光。

馮瑋代表:過去,因為裝備性能的制約,祖國深遠的高空一直缺少“中國製造”運輸機。如今,我成為中國首款大型戰略軍用運輸機運-20的首批駕馭者。這一切,離不開千千萬萬奮鬥者的智慧和汗水。

青春的底色是奮鬥。邁步偉大時代,我們理應鬥志昂揚,將個人理想融入強軍夢想,在強軍興軍的道路上揮灑汗水與青春,成就一番事業。

枕戈待旦不是唱歌唱出來的

記者:習主席指出,部隊還是要練,要隨時準備打仗,枕戈待旦不是唱歌唱出來的。對這一重要論述,我們該如何理解?

趙岩泉代表:“以夢為馬,不負韶華”,這是很多年輕官兵的青春誓言。但“枕戈待旦不是唱歌唱出來的”,而是擼起袖子幹出來的、追趕強敵拼出來的、與高手過招打出來的。

當前,我們要立足國情軍情,穩紮穩打、步步為營,立足崗位實幹、苦幹、巧幹,一步一個腳印,一步一個臺階,做好當下的事情,努力實現強軍興軍的夢想。

汪海江代表:黨的十九大對全面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作出新的戰略安排:確保到2020年基本實現機械化,資訊化建設取得重大進展,戰略能力有大的提升。為此,無論是加強練兵備戰,還是推進全面從嚴治軍;無論是打好政策制度改革“第三大戰役”,還是進行運作機制“二次創新”;無論是持之以恒正風肅紀,還是傳承紅色基因,都需要我們“不馳于空想、不騖于虛聲”,扎紮實實幹好工作;都需要我們以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闖勁,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韌勁,持之以恒、久久為功聚力於強軍興軍。

年初以來,從北國邊陲到南疆海島,從西部高原到東海之濱,全軍官兵認真貫徹落實習主席在開訓動員大會上的訓令指示,堅持實戰實訓、聯戰聯訓,堅持按綱施訓、從嚴治訓,以實際行動踐行著奮鬥者的誓言,激蕩起新時代強軍興軍的磅薄力量!

要聞

圖片新聞

直播更多>>

全媒體矩陣

世相更多>>

幀像更多>>

中外觀更多>>

專題首頁 | 中國網首頁

會議
新聞

兩會
觀察

獨家
策劃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